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政专利>正文

一种病人术前术后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741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人术前术后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床、病床、移动床板、支杆、万向轮、底座、固定杆、滑轮、电动推杆、推板、导轨、导轨槽、嵌合槽、连接导轨、卡合槽和卡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整个装置由转运床和病床构成,利用独立设置的床板以及转运床和病床的对接实现对病人的移动和转运,相较于传统病人转运方式有着省力、节约时间以及减少病人痛苦的优点,适用于病人术前术后的转运,同时生产成本较低,不会额外的增加生产成本,值得推广使用,同时也适用于移动不便病人的转运。

A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Transport Device for Patien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transporting device for patients, including a transporting bed, a sickbed, a moving bed plate, a support rod, a universal wheel, a base, a fixing rod, a pulley, an electric push rod, a push plate, a guide rail, a guide rail groove, a chimeric groove, a connecting guide rail, a clamping groove and a clamping convex.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and the whole device is composed of a transfer bed and a hospital bed. The mobile and transporting of patients are realized by using the independently arranged bed board and the docking of the transfer bed and the hospital b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ransporting mode of patien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bor saving, time saving and pain reducing,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transporting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ith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no additional cost. Increasing production cos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it is also suitable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patients with mobile inconven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人术前术后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病人术前术后转运装置,属于医疗器械应用

技术介绍
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由于手术室与病人所在的病房多数都不在同一个区域,一般都需要对病人进行转运,由于传统的病床多数不能移动,所以需要通过带有万向轮的转运床对病人进行转运,且在术后一部分病人可能需要进行检查,有些检查也同样需要对病人进行转运。多数情况下,病人的转运需要医护人员或家属搬动,将病人从病床搬上转运床,或是将病人从转运床搬至病床,在搬运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病人的创口处,给病人带来不适,同时也会给转运病人的医护人员带来不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病人术前术后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病人术前术后转运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病人术前术后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床和病床以及铺设在转运床和病床表面结构一致的移动床板,所述移动床板底端四角处均设置竖直安装的固定杆,且固定杆底端设置滑轮,所述转运床和病床表面均设有两个用于导向滑轮的导轨,所述导轨底端开有用于限位滑轮的导轨槽,且导轨槽两侧底部端面设置用于容纳滑轮的嵌合槽,所述导轨一端延伸至转运床或病床侧壁处,所述转运床和病床表面的导轨与转运床和病床侧壁连通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导轨,所述连接导轨末端设置相互卡合的卡合槽或卡凸;所述转运床和病床底端四角处分别均匀分布有四个支杆,且转运床和病床上的支杆底端分别安装有万向轮和底座,所述支杆表面或转运床和病床底端安装有四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贯穿于转运床或病床延伸至嵌合槽,且电动推杆末端安装有与嵌合槽配合连接的推板。优选的,所述移动床板底端长度方向同侧的两个滑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与转运床和病床表面两个导轨之间的直线距离一致。优选的,所述连接导轨表面设有导轨槽,所述连接导轨上的导轨槽配合连接至导轨表面的导轨槽,且连接导轨外侧壁与导轨内侧壁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移动床板底端宽度方向上的两个滑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与同一个导轨上两个嵌合槽之间的直线距离一致。优选的,所述转运床和病床连接的连接导轨末端分别设置卡合槽或卡凸。优选的,所述导轨为开设在转运床和病床表面的四方体结构的凹槽,且导轨内腔底部端面与连接导轨内腔底部端面平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整个装置由转运床和病床构成,利用独立设置的床板以及转运床和病床的对接实现对病人的移动和转运,相较于传统病人转运方式有着省力、节约时间以及减少病人痛苦的优点,适用于病人术前术后的转运,同时生产成本较低,不会额外的增加生产成本,值得推广使用,同时也适用于移动不便病人的转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运床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病床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导轨和连接导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I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运床,2、病床,3、移动床板,4、支杆,5、万向轮,6、底座,7、固定杆,8、滑轮,9、电动推杆,91、推板,10、导轨,11、导轨槽,12、嵌合槽,13、连接导轨,14、卡合槽,15、卡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病人术前术后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床1和病床2以及铺设在转运床1和病床2表面结构一致的移动床板3,转运床1和病床2表面均设有相同结构的移动床板3,便于各个转运床1和病床2之间的对接,提高装置的通用性,所述移动床板3底端四角处均设置竖直安装的固定杆7,且固定杆7底端设置滑轮8,通过滑轮8推动移动床板3移动,实现对病人的转运,所述转运床1和病床2表面均设有两个用于导向滑轮8的导轨10,所述导轨10底端开有用于限位滑轮8的导轨槽11,移动床板3移动时,位于移动床板3底端的滑轮8在导轨槽11内部移动,导轨槽11对移动床板3起着导向作用,且导轨槽11两侧底部端面设置用于容纳滑轮8的嵌合槽12,当不用转运病人时,滑轮8以及固定滑轮8的固定杆7放置在嵌合槽12内,转运床1和病床2的正常使用,所述导轨10一端延伸至转运床1或病床2侧壁处,所述转运床1和病床2表面的导轨10与转运床1和病床2侧壁连通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导轨13,所述连接导轨13末端设置相互卡合的卡合槽14或卡凸15,转运床1和病床2通过各自连接导轨13末端的卡合槽14和卡凸15相互对接,使移动床板3在转运床1和病床2来回移动;所述转运床1和病床2底端四角处分别均匀分布有四个支杆4,且转运床1和病床2上的支杆4底端分别安装有万向轮5和底座6,转运床1通过万向轮5移动,对病人进行转运,所述支杆4表面或转运床1和病床2底端安装有四个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贯穿于转运床1或病床2延伸至嵌合槽12,且电动推杆9末端安装有与嵌合槽12配合连接的推板91,电动推杆9的伸长带动其末端的推板91移动,将位于嵌合槽12内的滑轮8推至与导轨槽11内腔底端平齐处,为移动床板3的移动提供结构基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移动床板3底端长度方向同侧的两个滑轮8之间的直线距离与转运床1和病床2表面两个导轨10之间的直线距离一致,便于滑轮8与导轨10内部的导轨槽11进行卡合,为移动床板3的移动提供便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连接导轨13表面设有导轨槽11,所述连接导轨13上的导轨槽11配合连接至导轨10表面的导轨槽11,且连接导轨13外侧壁与导轨10内侧壁紧密贴合,即连接导轨13沿着转轴转动后可收纳入导轨10内腔,避免连接导轨13在闲置时对转运床1和病床2的使用产生不利的影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移动床板3底端宽度方向上的两个滑轮8之间的直线距离与同一个导轨10上两个嵌合槽12之间的直线距离一致,便于嵌合槽12对滑轮8的收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转运床1和病床2连接的连接导轨13末端分别设置卡合槽14或卡凸15,通过卡合槽14或卡凸15实现两个连接导轨13之间的卡合连接,便于实现移动床板3的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导轨10为开设在转运床1和病床2表面的四方体结构的凹槽,且导轨10内腔底部端面与连接导轨13内腔底部端面平齐,实现移动床板3的移动。本技术在使用时,当无需对病人进行转运时,滑轮8以及固定滑轮8的固定杆7放置在嵌合槽12内,病床2正常使用,当需要转运病人时,电动推杆9伸长带动推板91移动,将位于嵌合槽12内的滑轮8以及固定滑轮8的固定杆7顶出,将病床2的连接导轨13和转运床1的连接导轨13对接,将承载病人的移动床板3推至转运床1表面,使移动床板3底端的滑轮8处于转运床1表面的嵌合槽12处,通过转运床1上的电动推杆9收缩带动推板91移动,将滑轮8以及固定滑轮8收纳入嵌合槽12中后,通过转运床1转运病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人术前术后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床(1)和病床(2)以及铺设在转运床(1)和病床(2)表面结构一致的移动床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板(3)底端四角处均设置竖直安装的固定杆(7),且固定杆(7)底端设置滑轮(8),所述转运床(1)和病床(2)表面均设有两个用于导向滑轮(8)的导轨(10),所述导轨(10)底端开有用于限位滑轮(8)的导轨槽(11),且导轨槽(11)两侧底部端面设置用于容纳滑轮(8)的嵌合槽(12),所述导轨(10)一端延伸至转运床(1)或病床(2)侧壁处,所述转运床(1)和病床(2)表面的导轨(10)与转运床(1)和病床(2)侧壁连通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导轨(13),所述连接导轨(13)末端设置相互卡合的卡合槽(14)或卡凸(15);所述转运床(1)和病床(2)底端四角处分别均匀分布有四个支杆(4),且转运床(1)和病床(2)上的支杆(4)底端分别安装有万向轮(5)和底座(6),所述支杆(4)表面或转运床(1)和病床(2)底端安装有四个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贯穿于转运床(1)或病床(2)延伸至嵌合槽(12),且电动推杆(9)末端安装有与嵌合槽(12)配合连接的推板(91);所述连接导轨(13)表面设有导轨槽(11),所述连接导轨(13)上的导轨槽(11)配合连接至导轨(10)表面的导轨槽(11),且连接导轨(13)外侧壁与导轨(10)内侧壁紧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人术前术后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床(1)和病床(2)以及铺设在转运床(1)和病床(2)表面结构一致的移动床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板(3)底端四角处均设置竖直安装的固定杆(7),且固定杆(7)底端设置滑轮(8),所述转运床(1)和病床(2)表面均设有两个用于导向滑轮(8)的导轨(10),所述导轨(10)底端开有用于限位滑轮(8)的导轨槽(11),且导轨槽(11)两侧底部端面设置用于容纳滑轮(8)的嵌合槽(12),所述导轨(10)一端延伸至转运床(1)或病床(2)侧壁处,所述转运床(1)和病床(2)表面的导轨(10)与转运床(1)和病床(2)侧壁连通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导轨(13),所述连接导轨(13)末端设置相互卡合的卡合槽(14)或卡凸(15);所述转运床(1)和病床(2)底端四角处分别均匀分布有四个支杆(4),且转运床(1)和病床(2)上的支杆(4)底端分别安装有万向轮(5)和底座(6),所述支杆(4)表面或转运床(1)和病床(2)底端安装有四个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贯穿于转运床(1)或病床(2)延伸至嵌合槽(12),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政
申请(专利权)人:王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