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延和专利>正文

体外预应力结构整体加固时沉降缝处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11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名称:体外预应力结构整体加固时沉降缝处的结构,土木工程领域。一种对结构构件实现加固的方法,可以容易、确实地解决沉降缝(伸缩缝)的力的传递和结构单元相对独立的自由沉降,同时又实现了对结构整体的加固。它主要由承压板(4)、支点(5)、滚动辊轴(6)组成。主要用途为,对建筑物或构筑物多个独立结构单元,在变形缝(沉降缝、伸缩缝)两侧的框架梁、矩形贮液池等,采用预应力钢绞线连续布线(不间断),变形缝中安装本装置,实现结构单一构件和整体加固相结合,结构单元相对独立自由沉降。通过滚动辊轴(6)和承压板(4)传递水平力,滚动辊轴(6)和支点(5)保证两侧承压板(4)竖向自由位移(沉降)。(*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体外预应力结构整体加固时沉降缝处的做法"涉及建筑物或构筑物对结构采取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整体加固时,其沉降缝(伸縮缝)处需 安装的单向滑动承压装置,其保证水平传递压力和保持结构单元的相对独立自由沉降的土木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中框架梁配筋不足的问题,《建筑抗震加固技 术规程》(JGJ116-98)第6章第6.2节加固方法第6.2丄2条提出"采用钢构套、 现浇钢筋混凝土套加固,或贴钢板加固"。《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一2006)"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粘贴 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及相关的"植筋技 术、锚栓技术"。上述这些方法结合技术对一般框架梁的加固是有效的,但在紧邻沉降缝或伸 縮缝处的框架梁因其空间狭小,则无法实现。其一,较为典型的《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第7章 外加预应力加固法7.3节构造规定第9.9.3条"柱中部加贴L形钢板法"。前者, 狭小宽度的沉降缝(伸縮缝)两侧柱端不足以做出"钢箍套";后者,加贴的L 形钢板受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体外预应力结构整体加固时沉降缝处的结构,它主要有承压板(4)、支点(5)、滚动辊轴(6)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独立的结构单元之间安装上承压板(4),承压板上焊接的支点(5)支撑滚动辊轴(6),滚动辊轴在两承压板间可上下自由滚动,同时将钢绞线(1)的拉力进行水平传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林李延和
申请(专利权)人:李延和李树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