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松专利>正文

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689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包括:低温发泡材料本体、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与低温发泡材料本体通过低温发泡材料凝固成型进行一体成型封装;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位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内,并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紧密粘合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选择低温发泡材料作为智能家居用品的材料,且在制作智能家居用品的同时,通过开模注塑工艺将压电薄膜传感器一体成型地封装于凝固成型的低温发泡材料中,避免了压电薄膜遭受高温损害,同时工业化一体封装工艺使得压电薄膜传感器与低温发泡材料紧密粘合为一体,提高了智能家居用品传感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Piezoelectric Thin Film Senso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ezoelectric thin film senso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low-temperature foaming material body and a piezoelectric thin film sensor; a piezoelectric thin film sensor and a low-temperature foaming material body are integrally formed and packaged by solidification of the low-temperature foaming material body; the piezoelectric thin film sensor is located in the low-temperature foaming material body and is tightly bonded with the low-temperature foaming material body. As one. The utility model chooses low-temperature foaming material as the material of smart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s smart household appliances, the piezoelectric film sensor is molded and encapsulated in the low-temperature foaming material formed by solidification through the open-die injection process, thus avoiding the high-temperature damage of the piezoelectric film, and the industrialized integrated packaging technology makes the piezoelectric film sensor and low-temperature hair. The foam material is closely bonded to improve the consistency and reliability of smart home appliances sen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传感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智能家居用品大多具有柔性触觉体验,柔性传感器适合用于具有柔性触觉体验的智能家居用品中,常用的柔性传感器包括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但其耐受的温度低于120℃,导致现有的智能家居用品只能通过在成型的家居用品上开槽,用以装配压电薄膜传感器等电子部件,装配操作繁琐且通过现有技术生产的装配电子部件的智能家居用品的传感性能一致性差,而且通过开槽后装配的电子部件,常通过黏胶等将电子部件与家居用品上的槽体粘合一体,导致使用过程中撕扯力仅集中作用于有限的黏胶位点,传感效果不佳。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压电薄膜传感器装配工艺繁琐且装配后传感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包括:低温发泡材料本体、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与低温发泡材料本体通过低温发泡材料凝固成型进行一体成型封装;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位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内,并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紧密粘合为一体。优选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还包括引线3,所述引线3为弹性引线,并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粘合为一体,所述引线3一端连接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另一端引出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外。优选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电连接后,与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一并设置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内,并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紧密粘合为一体。优选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还包括无线电能接收线路;所述无线电能接收线路位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内的指定位置,所述无线电能接收线路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后;与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柔性电路板一并设置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内,并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紧密粘合为一体。优选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还包括功能薄膜层;所述功能薄膜层紧密包裹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和/或所述柔性电路板。优选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上设置过孔,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还包括辅助固定部件;所述辅助固定部件为穿过所述过孔的所述混合原料液凝固而成。本技术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选择低温发泡材料作为智能家居用品的材料,且在制作智能家居用品的同时,通过开模注塑工艺将压电薄膜传感器一体成型地封装于凝固成型的低温发泡材料中,避免了压电薄膜传感器遭受高温损害,同时工业化一体封装工艺使得压电薄膜传感器与低温发泡材料紧密粘合为一体,提高压电薄膜传感器在跟随低温发泡材料进行形变回弹过程中的粘合效果,避免压电薄膜传感器与低温发泡材料相脱离,提高了智能家居用品传感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智能家居用品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由上述的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包括:低温发泡材料本体1、压电薄膜传感器2;压电薄膜传感器2与低温发泡材料本体1通过低温发泡材料凝固成型进行一体成型封装;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2位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1内,并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1紧密粘合为一体。本实施例的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包括智能家居用品中的枕头或床垫等,通过选择低温发泡材料作为智能家居用品的材料,且在制作智能家居用品的同时,通过开模注塑工艺将压电薄膜传感器2一体成型地封装于凝固成型的低温发泡材料本体1中,避免了压电薄膜传感器2遭受高温损害,同时工业化一体封装工艺使得压电薄膜传感器2与低温发泡材料紧密粘合为一体,提高压电薄膜传感器2在跟随低温发泡材料进行形变回弹过程中的粘合效果,避免压电薄膜传感器2与低温发泡材料相脱离,提高智能家居用品传感性能的一致性以及压电薄膜传感器2的传感效果的可靠性,同时提高智能家居用品的工业化生产效率。参照图2,本技术又一实施例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还包括引线3,所述引线3为弹性引线,并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1粘合为一体,所述引线3一端连接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2,另一端引出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1外。本实施例的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还包括引线3,本实施例的引线3包括电源输出线、信号输出线或电源充电线等。比如,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为有电路的传感器总成,则需要电源输出线和信号输出线。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为无线通信产品,则不需要信号输出线,则需要电源输出线或电源充电线。进一步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4,所述柔性电路板4与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2电连接后,与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2一并设置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1内,并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1紧密粘合为一体。本实施例的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为有电路的传感器总成,还包括柔性电路板4,以进一步扩充智能家居用品的功能模块。进一步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还包括无线电能接收线路;所述无线电能接收线路位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1内的指定位置,所述无线电能接收线路与所述柔性电路板4电连接后;与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2、柔性电路板4一并设置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1内,并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1紧密粘合为一体。本实施例的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为无线充电方式,以解决智能家居的引出线较多而影响美观度的问题,且方便为智能家居及时充电。进一步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还包括功能薄膜层;所述功能薄膜层紧密包裹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2和/或所述柔性电路板4。本实施例的压电薄膜传感器2装置中压电薄膜传感器2通过功能薄膜层进行了预包裹加工。本实施例的功能薄膜层包括电磁干扰屏蔽层、加强封装层或硬质顶托层等对压电薄膜传感器2进行进一步功能加工后形成的薄膜层结构。比如电磁干扰屏蔽层可包裹压电薄膜传感器2,防止单纯的压电薄膜传感器2遭受电磁信号干扰。再比如,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的压电薄膜传感器2需要多个小片压电薄膜连接在一起一并使用,则可通过加强封装层将多个小片压电薄膜封装起来,以进一步提高多个小片压电薄膜同时发挥作用效果。再比如,压电薄膜传感器2需连接电路板或电源等其他电子器件组成压电薄膜传感器器件一起使用,为保证压电薄膜传感器器件之间的有效电连接,通过硬质顶托层将上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器件中的各部分封装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低温发泡材料凝固包裹压电薄膜传感器器件后的功能有效性。进一步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2上设置过孔,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还包括辅助固定部件;所述辅助固定部件为穿过所述过孔的所述混合原料液凝固而成。本实施例通过对压电薄膜传感器2的薄膜平面上设置穿过压电薄膜导电层、PVDF基板的过孔,通过在模腔内注入低温发泡材料的混合原料液时,混合原料液贯穿过孔,并在凝固过程中在过孔处形成黏连体,以进一步促进压电薄膜传感器2和低温发泡材料的紧密贴合,增强压电薄膜传感器2跟随低温发泡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回弹过程中的粘合作用力,进一步避免压电薄膜传感器2脱离低温发泡材料的粘合作用而失去传感作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发泡材料本体、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与低温发泡材料本体通过低温发泡材料凝固成型进行一体成型封装;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位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内,并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紧密粘合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发泡材料本体、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与低温发泡材料本体通过低温发泡材料凝固成型进行一体成型封装;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位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内,并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紧密粘合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线,所述引线为弹性引线,并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粘合为一体,所述引线一端连接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另一端引出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薄膜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电连接后,与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一并设置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体内,并与所述低温发泡材料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岩刘绍发刘亚朋杨松
申请(专利权)人:杨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