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手提箱的改良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677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公事手提箱的改良构造,包括:一箱体、一握柄、一拉杆、一设于箱体底部的脚轮及设于箱体后箱板外侧的外袋,其特征在于:该外袋予以区隔成三部分,使其成各自独立的袋体,该每一独立袋体均更进一步对应设置一上盖,于该袋体外侧上方适当位置处及上盖内侧均设有扣合装置,该袋体与上盖可藉由该扣合装置相互扣合或掀开。(*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事手提箱的改良构造,特别是指一种改进后箱板结构的手提箱。现代人经常为了商务或休闲游憩而出门旅行,旅行中多半以手提箱或手提袋携带随身必备物品,为了省力轻松搬运行李,该手提箱多半备有拉杆及脚轮等设备,惟该拉杆裸露在箱体的外相当突兀更影响美观。而过去为了美观的目的,在手提箱100后箱板102上再以拉链130连接的方式加设一外袋140以隐藏该旅行箱的拉杆120,不用时可将拉杆120缩入并拉起拉链(如附图说明图1B所示);但在使用拉杆时则务必将拉链130完全拉开(如图1A所示)才能将拉杆拉出,但在实际使用时,用户往往拉一小段即想拉出拉杆,致拉链经常故障另外,由于外袋140底部为配合脚轮150而呈凹部144的非平底形体,使得该外袋除了作为拉杆120的隐藏及装饰外别无他用,而且经常藏匿脏物于内部又不便清理,使得行李箱有效空间无法充份利用,殊为可惜。本技术将行李箱后箱板的外袋予以三等份,使其既可隐藏拉杆又可收容随身小物品,而兼具美观实用的功能。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事手提箱的改良构造,其行李箱体后箱板的外袋具有分隔的三部份,其中间部份小袋可收藏拉杆予以隐藏,以增加整体外观的美感。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事手提箱的改良构造,其行箱体后箱板的外袋具有分隔的三部份,其两侧小袋可当作小物品、文具、公文等的储存袋,或为随身需用品等小什物件的容置袋,使随身用品的取用更方使。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事手提箱的改良构造,其行箱体后箱板的外袋具有分隔的三部份,其两侧小袋可收容随身小物件,使该旅行公事手提箱的内部可放置较大物件而较为整齐,而使其内部空间更为有效的利用。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公事手提箱的改良构造,包括一箱体、一握柄、一拉杆、一设于箱体底部的脚轮及设于箱体后箱板外侧的外袋,其特征在于该外袋予以区隔成三部分,使其成各自独立的袋体,该每一独立袋体均更进一步对应设置一上盖,于该袋体外侧上方适当位置处及上盖内侧均设有扣合装置,该袋体与上盖可藉由该等扣合装置相互扣合或掀开;该扣合装置为魔术扣带、拉链、卡扣、扣件、甚至于绳索、细长带子等等。一种公事手提箱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箱体后箱板外侧的外袋予以区隔成三部分,使其成各自独立的袋体,于该袋体外侧上方适当位置处设有扣合装置,该袋体可藉由该等扣合装置相互扣合或掀开,该扣合装置为拉链。综上所述,本技术系在手提箱的外侧加设一外袋,并使该外袋予以三等分的独立袋体,其上且均加设上盖,上盖与袋体间再设一扣合装置以可掀开方式扣合在一起,使位于中间的袋体内部供隐藏手提箱的拉杆,而两侧的袋体可收纳细小随身物品或文具,既可保持手提箱外观的美感,更可使随身用品专用收纳而具有整齐及方便取用的优点此间必须加以说明的是该扣合装置并不限用本技术下述实施例所揭示的魔术扣带及拉链,举凡卡扣、扣件、甚至于绳索、细长带子等可方便连结或扣合定位的均可适用,本技术的结构精简、美观、方便、实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技术。图式简单说明图1A为习用手提行李箱的拉杆拉出状态的立体说明图;图1B为习用手提行李箱的拉杆隐藏状态的立体说明图;图2为本技术公事手提箱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公事手提箱第一实施例的拉杆拉出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公事手提箱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公事手提箱第二实施例的拉杆拉出状态的立体示意图。主要部分代表符号30箱体 31握柄 32拉杆33脚轮 41外袋体 42外袋体43外袋体 410上盖 420上盖430上盖411魔术带公扣412魔术带母扣431魔术带公扣 421魔术带公扣422魔术带母扣432魔术带母扣 415拉链 425拉链435拉链请参阅图2及3,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公事手提箱包括一箱体30、一握柄31、一伸缩式拉杆32、一设于箱体底部的脚轮33及一设于箱体后箱板的三个独立外袋,该外袋包括一袋体41、42、43及一上盖410、420、430,于每一外袋的袋体41、42、43的外侧表面上方适位置设置有魔术带公扣411、421、431等扣合装置,于上盖的内侧面亦分别对应于该外袋体的魔术带公扣411、421、431设置魔术带母扣412、422、432,以便该上盖410、420、430可分别与袋体41、42、43相扣合,并于必要时方便掀开该上盖以拉出拉杆。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外袋因系独立的袋体,故可配合手提箱底的脚轮而任意向上缩,使其可维持矩形的造型而保有整齐美观的外观,并且形成良好的置物空间,使该手提箱的空间发挥最有效的利用,不仅方便隐藏手提箱的拉杆,且随身细小物品亦可获得良好的收藏,使其排列整齐井然有序而易于取用。请再参阅图4及图5所示的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图2及第3图所示的手提箱结构上大体相同,惟该作为外袋袋体41、42、43不设上盖,则各袋体扣合装置由魔术带扣改以拉链取代的,且拉链可由两个拉链头相互搭配使用,可拉合于任一位置,余者均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相同的扣合效果及方便开启的优点。本技术的改良的手提箱,为一种将后箱板的外袋予以三等份的手提箱,藉此,该手提箱的外袋既可隐藏其拉杆又可当作出差时细小文具物品的储存袋,随身需用品等可置放在两侧小袋内,不仅外观深具美感且袋口实用,使旅行公事包的空间完全予以有效利用,且细小物品收藏整齐,箱内不会因众多细小物件而呈现杂乱无章的概观。权利要求1.一种公事手提箱的改良构造,包括一箱体、一握柄、一拉杆、一设于箱体底部的脚轮及设于箱体后箱板外侧的外袋,其特征在于该外袋予以区隔成三部分,使其成各自独立的袋体,该每一独立袋体均更进一步对应设置一上盖,于该袋体外侧上方适当位置处及上盖内侧均设有扣合装置,该袋体与上盖可藉由该扣合装置相互扣合或掀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事手提箱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扣合装置为魔术扣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事手提箱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扣合装置为拉链。4.一种公事手提箱的改良构造,包括一箱体、一握柄、一拉杆、一设于箱体底部的脚轮及设于箱体后箱板外侧的外袋,其特征在于该外袋予以区隔成三部分,使其成各自独立的袋体,于该袋体外侧上方适当位置处设有扣合装置,该袋体可藉由该等扣合装置相互扣合或掀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事手提箱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扣合装置为拉链。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公事手提箱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将箱体后箱板外侧的外袋,区隔成三部分,使其成各自独立的袋体,可以直接在其外侧上方适当位置处设有扣合装置,藉由该扣合装置相互扣合或揿开;也可以更进一步在其对应处设置一上盖,该袋体外侧上方适当位置及上盖内侧均设有扣合装置,该袋体与上盖可藉由该扣合装置相互扣合或揿开;使其兼具隐藏拉杆及储存随身物品、文具的用途,可增进美观并方便使用。文档编号A45C13/10GK2409824SQ9925760公开日2000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林哲宏 申请人: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哲宏
申请(专利权)人: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