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汽车转向器用蜗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6036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汽车转向器用蜗杆,包括蜗杆本体,蜗杆的两侧分别为轴头及轴尾,轴头至轴尾之间的部位依次为过渡部、加强部、带螺旋齿的蜗杆部及承接部。通过将轴头与轴尾的均为六角形的圆柱体,从有利于与动力装置的连接,并在轴头及轴尾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有利于蜗杆本体更好的固定;在所述的蜗杆本体内设置有储油腔,在过渡部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用于放入垫圈,可以减小旋转时的摩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蜗杆部的螺旋齿的齿槽上设置若干以螺旋齿为路径均匀分布的出油孔,能使储油腔内的润滑油流道螺旋齿上,从而提高散热性能,还能提高润滑性,避免磨损,进而确保了蜗杆整体的使用寿命。

A High Strength Worm for Automotive Steering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的汽车转向器用蜗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制动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强度的汽车转向器用蜗杆。
技术介绍
汽车转向器以蜗杆为主动件,曲柄销为从动件的转向器。蜗杆具有梯形螺纹,手指状的锥形指销用轴承支承在曲柄上,曲柄与转向摇臂轴制成一体。转向时,通过转向盘转动蜗杆、嵌于蜗杆螺旋槽中的锥形指销一边自转,一边绕转向摇臂轴做圆弧运动,从而带动曲柄和转向垂臂摆动,再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使转向轮偏转。原有的汽车转向器润滑效果差,在长时间使用时,蜗杆轴中心处压强增高,蜗轮和蜗杆相互啮合,导致局部发热,容易产生胶合,如果此时持续进行驾驶,容易使轮齿发生变形,影响驾驶时转向的手感,甚至使汽车转向发生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润滑效果良好的汽车转向器用蜗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汽车转向器用蜗杆,包括蜗杆本体,蜗杆的两侧分别为轴头及轴尾,轴头至轴尾之间的部位依次为过渡部、加强部、带螺旋齿的蜗杆部及承接部。所述的轴头与轴尾的均为六角形的圆柱体,并在所述的轴头及轴尾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并在所述的蜗杆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的汽车转向器用蜗杆,包括蜗杆本体,蜗杆的两侧分别为轴头(1)及轴尾(2),轴头(1)至轴尾(2)之间的部位依次为过渡部(3)、加强部(4)、带螺旋齿的蜗杆部(5)及承接部(6),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头(1)与轴尾(2)的均为六角形的圆柱体,并在所述的轴头(1)及轴尾(2)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7);在所述的蜗杆本体内设置有储油腔(8),在所述的过渡部(3)上设置有环形槽(9),在过渡部(3)上、环形槽(9)的外测设置有锥形槽(10),在锥形槽(10)上设置有与储油腔(8)相连接的储油孔Ⅰ(11),并在所述的蜗杆部(5)的螺旋齿的齿槽上设置若干以螺旋齿为路径均匀分布的出油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的汽车转向器用蜗杆,包括蜗杆本体,蜗杆的两侧分别为轴头(1)及轴尾(2),轴头(1)至轴尾(2)之间的部位依次为过渡部(3)、加强部(4)、带螺旋齿的蜗杆部(5)及承接部(6),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头(1)与轴尾(2)的均为六角形的圆柱体,并在所述的轴头(1)及轴尾(2)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7);在所述的蜗杆本体内设置有储油腔(8),在所述的过渡部(3)上设置有环形槽(9),在过渡部(3)上、环形槽(9)的外测设置有锥形槽(10),在锥形槽(10)上设置有与储油腔(8)相连接的储油孔Ⅰ(11),并在所述的蜗杆部(5)的螺旋齿的齿槽上设置若干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