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尾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93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尾气净化器,包括尾气进气管体、尾气净化器壳体和尾气出气管,所述尾气净化器壳体的进气端与尾气进气管体连接,且尾气净化器壳体的出气端与尾气出气管连接,所述尾气净化器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相变金属储能环,所述相变金属储能环与尾气进气管体衔接,所述相变金属储能环的背面设有前导热金属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两端出现温差电动势,半导体通过导线与汽车车载蓄电池系统相连,向汽车供电;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表面涂覆有0.35%浓度的多壁碳纳米管和0.2%半胱氨基酸,这三者成本均较低,热稳定性好,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吸附性,半胱氨酸可与重金属发生沉降,对重金属的吸附率可达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尾气净化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尾气净化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汽车尾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汽车行业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却也在大量的消耗着能源,污染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目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的发展主要分为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两个方向,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或瓶颈。机内尾气净化装置无法利用汽车尾气的高温热量,使得热量浪费流失,净化装置内部的过滤结构采用普通的滤网、活性炭和过滤棉作为吸附机构,不但热稳定性较差,而且难以去除尾气中的多种重金属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尾气净化器,解决了现有机内尾气净化装置无法利用汽车尾气的高温热量,使得热量浪费流失,净化装置内部的过滤结构采用普通的滤网、活性炭和过滤棉作为吸附机构,不但热稳定性较差,而且难以去除尾气中的多种重金属物质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汽车尾气净化器,包括尾气进气管体、尾气净化器壳体和尾气出气管,所述尾气净化器壳体的进气端与尾气进气管体连接,且尾气净化器壳体的出气端与尾气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汽车尾气净化器,包括尾气进气管体(1)、尾气净化器壳体(2)和尾气出气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净化器壳体(2)的进气端与尾气进气管体(1)连接,且尾气净化器壳体(2)的出气端与尾气出气管(7)连接,所述尾气净化器壳体(2)的内部安装有相变金属储能环(12),所述相变金属储能环(12)与尾气进气管体(1)衔接,所述相变金属储能环(12)的背面设有前导热金属环(3),所述前导热金属环(3)的背面设有绝缘陶瓷片(4),所述绝缘陶瓷片(4)与N型半导体(10)和P型半导体(11)的一端连接,所述N型半导体(10)和P型半导体(11)的另一端与后导热金属环(13)连接,所述后导热金属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尾气净化器,包括尾气进气管体(1)、尾气净化器壳体(2)和尾气出气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净化器壳体(2)的进气端与尾气进气管体(1)连接,且尾气净化器壳体(2)的出气端与尾气出气管(7)连接,所述尾气净化器壳体(2)的内部安装有相变金属储能环(12),所述相变金属储能环(12)与尾气进气管体(1)衔接,所述相变金属储能环(12)的背面设有前导热金属环(3),所述前导热金属环(3)的背面设有绝缘陶瓷片(4),所述绝缘陶瓷片(4)与N型半导体(10)和P型半导体(11)的一端连接,所述N型半导体(10)和P型半导体(11)的另一端与后导热金属环(13)连接,所述后导热金属环(13)与弹性补偿元件(14)连接,所述尾气净化器壳体(2)的外壁上安装有翅片散热板(15),所述弹性补偿元件(14)贯穿尾气净化器壳体(2)与翅片散热板(15)连接,所述尾气净化器壳体(2)的内部设有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6),所述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6)紧贴尾气净化器壳体(2)的内壁,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川刘晓艳关士岩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