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出气约束结构的集成式高效涡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923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出气约束结构的集成式高效涡轮机,包括涡轮壳,涡轮壳内设置有涡轮和出气导流槽,出气导流槽位于涡轮壳的出气端,出气导流槽能够提高涡后压力和增加涡后气流的稳定性;出气导流槽的起始端靠近涡轮,终端向涡轮壳的出气端延伸;且出气导流槽的外径由起始端向尾端逐渐变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出气约束结构的集成式高效涡轮机,具有涡前压力大,有助EGR的实现,涡后气流稳定,涡轮机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出气约束结构的集成式高效涡轮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上的涡轮机,尤其涉及一种带出气约束结构的集成式高效涡轮机,并可应用到固定截面、可变截面涡轮机,属于内燃机

技术介绍
车用发动机转速范围广,涡轮增压器受发动机及增压器特性的限制,难以在高、低速端均获得最佳的匹配。如果按中高速端匹配,低速端增压压力不足,为了不使烟度排放性能等恶化,不得不限制供油量,从而牺牲了低速扭矩并影响整车低速驾驶性能。废气旁通涡轮增压器正是针对解决柴油机低速动力性不足而开发的产品,它以低速端进行最佳匹配,低速增压压力高,因此低速扭矩大,排放污染低,并通过旁通阀来解决由此产生的高速端增压压力过高的问题,从而兼顾了高速端的性能。废气旁通涡轮增压器基本工作原理和一般的涡轮增压器相同,但它多一个在涡轮进口处的废气旁通阀以及受增压压力控制使其开启、关闭的执行机构。从图1可以看出,废气旁通阀门9与传动片10整体转动,并通过推杆6与执行器5(用支架4固定在增压器壳体上)中弹簧的一端相连,执行器5的另一端则通过胶管3与压气机2出口增压压力相通。当发动机7处于低速、低负荷时,增压压力低,废气旁通阀门9处于关闭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出气约束结构的集成式高效涡轮机,包括涡轮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壳(11)内设置有涡轮(12)和出气导流槽(18),所述出气导流槽(18)位于所述涡轮壳(11)的出气端,出气导流槽(18)能够提高涡后压力和增加涡后气流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出气约束结构的集成式高效涡轮机,包括涡轮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壳(11)内设置有涡轮(12)和出气导流槽(18),所述出气导流槽(18)位于所述涡轮壳(11)的出气端,出气导流槽(18)能够提高涡后压力和增加涡后气流的稳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出气约束结构的集成式高效涡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导流槽(18)的起始端靠近涡轮(12),终端向涡轮壳(11)的出气端延伸;且出气导流槽(18)的外径由起始端向尾端逐渐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出气约束结构的集成式高效涡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导流槽(18)的外轮廓线由一曲线回转而成,所述曲线包括位于起始端的竖直的第一直线和位于终端的水平的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间通过一端椭圆弧连接;所述第一直线和椭圆弧间通过第一圆弧光滑过渡,所述第二直线和椭圆弧间通过第二圆弧光滑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出气约束结构的集成式高效涡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导流槽(18)为尾端开口的壳状结构;所述出气导流槽(18)起始端的横截面面积与涡轮转子出口的横截面面积相同,终端的横截面面积约为起始端横截面面积的2/7~3/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出气约束结构的集成式高效涡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导流槽(18)的起始端与涡轮(12)的转子间设有2-3mm的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出气约束结构的集成式高效涡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昭张金明李伟邵同林信效芬刘永芳
申请(专利权)人: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