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动力传动系的热管理系统、冷却剂阀以及控制逻辑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涉及用于内燃机组件的主动热管理系统的冷却剂阀布局以及相关控制逻辑。诸如现代汽车之类的当前生产机动车辆最初配备有动力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操作以推进车辆并向车载车辆电子设备提供动力。在汽车应用中,例如,动力传动系通常由原动机代表,原动机通过多速动力传动装置将驱动功率传递至车辆的最终驱动系统(例如后差速器、车轴以及车轮)。汽车传统上是由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组件提供动力,这是由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组件具有易得性、相对廉价的成本、轻量以及总效率。作为一些非限制性示例,这种发动机包括压缩点火(CI)柴油机、火花点火(SI)汽油机、多用燃料模型、二、四及六冲程架构以及旋转式发动机。另一方面,混合动力以及全电动车辆使用诸如燃料电池或蓄电池供电的电动发电机之类的替代动力源,以推进车辆并最小化/消除对动力发动机的依赖。在正常操作期间,内燃机(ICE)组件以及大型牵引电动机(即用于混合动力以及全电动动力传动系)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被辐射到车辆的发动机舱中。为了延长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动力传动系的热管理系统,所述车辆动力传动系包括油加热器以及发动机组件,所述发动机组件具有发动机组、汽缸盖以及排气歧管,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电子热交换器,其被配置成主动地将热量从冷却剂流体传递至周围流体;冷却剂泵,其被配置成循环从所述电子热交换器发出的所述冷却剂流体;第一组流体导管,其将所述冷却剂泵与所述电子热交换器流体连接;第二组流体导管,其被配置成将所述冷却剂泵流体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组、所述汽缸盖以及所述排气歧管;第三组流体导管,其被配置成将所述发动机组、所述汽缸盖以及所述排气歧管流体连接至所述电子热交换器、所述冷却剂泵以及所述油加热器;第一阀组件,其被插置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26 US 15/6333141.一种用于车辆动力传动系的热管理系统,所述车辆动力传动系包括油加热器以及发动机组件,所述发动机组件具有发动机组、汽缸盖以及排气歧管,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电子热交换器,其被配置成主动地将热量从冷却剂流体传递至周围流体;冷却剂泵,其被配置成循环从所述电子热交换器发出的所述冷却剂流体;第一组流体导管,其将所述冷却剂泵与所述电子热交换器流体连接;第二组流体导管,其被配置成将所述冷却剂泵流体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组、所述汽缸盖以及所述排气歧管;第三组流体导管,其被配置成将所述发动机组、所述汽缸盖以及所述排气歧管流体连接至所述电子热交换器、所述冷却剂泵以及所述油加热器;第一阀组件,其被插置在所述第一组流体导管内并且可操作以调整所述冷却剂泵与所述电子热交换器之间的冷却剂流体流动;以及第二阀组件,其被插置在所述第三组流体导管内并且可操作以分别地及共同地调整所述发动机组、所述汽缸盖、所述排气歧管、所述电子热交换器、所述冷却剂泵与所述油加热器之间的冷却剂流体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阀组件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具有被配置成流体连接至所述排气歧管的第一入口、被配置成流体连接至所述汽缸盖的第二入口以及被配置成流体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组的第三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阀组件的所述第二本体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流体连接至所述油加热器的第一出口、被配置成流体连接至所述冷却剂泵的第三出口以及被配置成流体连接至所述电子热交换器的第四出口。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比兰恰,E·V·冈茨,L·P·齐尔,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