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纺织用纱线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587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纺织用纱线的加工装置,包括箱体、储液箱、进口管、出口管、纱线、转轮、电机、隔板、滚筒、电阻丝、轴承、滚轮、凹槽、支撑板、横板、套管、弹簧、固定杆和刮板。该便于纺织用纱线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对纱线表面进行烧毛工序,有效减少了纱线制成成品后表面存在的茸毛和粘附的糙粒、屑物,提高了成品的品质,且通过刮板与纱线的接触有利于将经过烧毛后的灰烬刮除,有利于后续工序的进行,提高了纱线的质量;通过对纱线表面进行润滑,避免了纱线纺织时相互摩擦造成纱线表面粗糙,提高了成品的成色,有利于达到手感柔软、滑爽、穿着舒适的效果,提高了成品的平滑度和光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纺织用纱线的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线加工装置,具体为一种便于纺织用纱线的加工装置,属于纺织应用

技术介绍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纱线的捻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捻回数表示,毛纱及毛线一般用于纺织羊毛衫、毛裤、毛背心、围巾、帽子及手套和编织各种春秋季节服饰用品,除保暖外还有装饰作用,纱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和短纤维与连续长丝组合纱,例如涤棉长丝包芯纱等,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拈而成。目前市场上的纱线大多用于织布以达到保暖、装饰的作用,由纱线经过各种工序后制成布匹,但是,对于纱线的加工来说,由于纱线表面有较长的茸毛和粘附的糙粒、屑物,造成制成布匹后品质的降低;且通常织物在织造、前处理等工艺过程中,很多因素可能使织物变得手感粗糙。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纺织用纱线的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纺织用纱线的加工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纺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纺织用纱线的加工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的储液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口管(3)和出口管(4),且所述进口管(3)和出口管(4)都与纱线(5)贯穿连接,所述储液箱(2)内部设有转轮(6),且所述转轮(6)的一侧与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2)顶端设有隔板(8),且所述隔板(8)的顶端与滚筒(9)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滚筒(9)的表面缠绕有纱线(5),且所述滚筒(9)的一侧设有电阻丝(10);所述箱体(1)外侧与轴承(11)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轴承(11)一侧与滚轮(12)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滚轮(12)表面开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纺织用纱线的加工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的储液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口管(3)和出口管(4),且所述进口管(3)和出口管(4)都与纱线(5)贯穿连接,所述储液箱(2)内部设有转轮(6),且所述转轮(6)的一侧与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2)顶端设有隔板(8),且所述隔板(8)的顶端与滚筒(9)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滚筒(9)的表面缠绕有纱线(5),且所述滚筒(9)的一侧设有电阻丝(10);所述箱体(1)外侧与轴承(11)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轴承(11)一侧与滚轮(12)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滚轮(12)表面开设有凹槽(13),所述轴承(11)顶端与支撑板(14)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板(14)顶端与横板(15)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15)的底端与套管(16)固定连接,且所述套管(16)内部顶端与弹簧(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7)的底端与固定杆(18)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杆(18)的底端与刮板(19)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鸿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亚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