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状纱线预烘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6504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状纱线预烘干处理装置,包括进线管、进线托辊、支脚、消毒箱、支架、第一风机、托环、第一加热丝、风扇、第二风机、管道、外框、风箱、出线管、出线托辊、线轴、卷线机构、卷线平台、第二加热丝、伺服电机、第一门体、第二门体、滚轮、引线管、导线管和出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含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且安装有中空结构的风箱,风箱内壁的顶面和底面设有出风孔,且托环上装有第二加热丝,在卷线过程中,细线可以被快速脱去线中所含的水分,使得卷后的纺织线较为干燥,大大加快了后续筒状纱线的干燥效率,纺纱线从消毒箱内经过,细菌被杀死,使得纺织线更加健康,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状纱线预烘干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具体是一种筒状纱线预烘干处理装置,属于纱线纺织应用

技术介绍
中国纺织的起源相传由嫘祖养蚕冶丝开始,考古则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考古遗址上发现了骨针,为已知纺织最早的起源,至新石器时代,专利技术了纺轮,使得冶丝更加便捷,西周则出现了原始的纺织机,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毛巾等均是纺织而成的防线做成的,在纺织纱线时,需对纱线进行烘干。现有的纺织纱线烘干时,几乎没有预烘干的装置,有的是纱线卷成筒状之前进行烘干,有的则是卷成筒状之后集中进行烘干,前者,烘干的不彻底,使得产品中含有潮气,时间久了会长霉,后者则需要较长的烘干时间,不利于大批量生产,而且纺织纱线在成品前很少有消毒步骤,多是客户够买回去后自己进行消毒,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筒状纱线预烘干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筒状纱线预烘干处理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筒状纱线预烘干处理装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顶部和底部的中心处分别安装有第二风机和第一风机,所述外框内部安装有风箱,所述风箱的外壁与外框的内壁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状纱线预烘干处理装置,包括外框(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2)顶部和底部的中心处分别安装有第二风机(10)和第一风机(6),所述外框(12)内部安装有风箱(13),所述风箱(13)的外壁与外框(12)的内壁贴合,所述风箱(13)为中空结构,所述风箱(13)中空结构处安装有多个第一加热丝(8),所述风箱(13)内壁的顶面和底面开设有多个出风孔(26),所述第二风机(10)和第一风机(6)的输出端均密封连接有管道(11),两个所述管道(11)均穿过外框(12)延伸至风箱(13)的中空处,所述风箱(13)内壁的顶面吊装有两个风扇(9),所述风箱(13)内壁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根支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状纱线预烘干处理装置,包括外框(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2)顶部和底部的中心处分别安装有第二风机(10)和第一风机(6),所述外框(12)内部安装有风箱(13),所述风箱(13)的外壁与外框(12)的内壁贴合,所述风箱(13)为中空结构,所述风箱(13)中空结构处安装有多个第一加热丝(8),所述风箱(13)内壁的顶面和底面开设有多个出风孔(26),所述第二风机(10)和第一风机(6)的输出端均密封连接有管道(11),两个所述管道(11)均穿过外框(12)延伸至风箱(13)的中空处,所述风箱(13)内壁的顶面吊装有两个风扇(9),所述风箱(13)内壁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根支架(5),远离所述风箱(13)底面的两支架(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托环(7),所述托环(7)为中空结构,且托环(7)中空结构处安装有第二加热丝(19),所述外框(12)的两侧面分别设有进线管(1)、进线托辊(2)和出线管(14)、出线托辊(15),所述进线管(1)和出线管(14)均穿过外框(12)和风箱(13)内壁,所述进线管(1)和出线管(14)关于第一风机(6)相互对称;所述风箱(13)底面安装有消毒箱(4),所述消毒箱(4)靠近进线管(1)所在面,所述消毒箱(4)的内部通过轴承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鸿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亚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