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宽路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57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路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宽路柱,它包括第一路柱机构、第二路柱机构,其中第一路柱机构和第二路柱机构对称地安装在路口两侧的地面上;路柱的管理者作用于连接杆,通过解除连接杆对第一旋转圆块的限制,转动第一旋转圆块,使得限宽路柱向道路两侧或者道路中心移动,从而达到移动路柱的目的。当汽车撞向限宽柱时,限宽柱绕基座中心轴线摆动;同时,伸缩板沿伸缩槽向内收缩,从而缓冲了限宽柱与汽车的碰撞,避免了路柱和汽车的二次损坏。

A Limited Width Road Column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road columns,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width-limiting road column,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Road column mechanism and a second road column mechanism, in which the first Road column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Road column mechanism are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on the ground on both sides of the intersection;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road column acts on the connecting rod and rotates the first rotating cylinder by removing the restriction of the connecting rod on the first rotating cylinder, so that the width-limiting Road column is directed to the road. The two sides of the road or the center of the road mov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oving the road column. When the car crashes into the limit column, the limit column swings around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base; meanwhile, the expansion plate shrinks inward along the expansion slot, thus cushioning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limit column and the car, avoiding the secondary damage of the road column and the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宽路柱
本专利技术属于路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限宽路柱。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路柱结构简单,或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或用钢材制作而成;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路口两侧的地面上;路柱一旦被安装在路面上就很难再被移动,即使可以移动也比较麻烦;如果不符合要求的车辆在路口遇到特殊情况必须通过路柱限制的路口时,要么毁掉路柱,要么人工花费很长时间对路柱进行拆除;而且这种路柱一旦被汽车撞坏,就得对其进行更换;从而增加道路管理成本;除了传统的简单路柱以外还有升降路柱,液压路柱,遥控路柱,自动路柱等各种形式的路柱;这些新型的路柱安装一般都比较麻烦,安装时对路面的破坏也比较大,从而增加道路管理维护成本。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限宽路柱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限宽路柱,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限宽路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路柱机构、第二路柱机构,其中第一路柱机构和第二路柱机构对称地安装在路口两侧的地面上。所述第一路柱机构和第二路柱机构的内部结构关于路面的中心面对称,对于第一路柱机构它包括限宽柱、伸缩板、定位槽、过渡块、伸缩槽、限位槽、圆形滑槽、第一滑槽、手动活动槽、第二滑槽、第一旋转圆块、第二旋转圆块、第一方槽、第二方槽、第三滑槽、第四滑槽、限位环、基座、圆槽、环形槽、第一齿形切口、第二齿形切口、触发弹簧、限位销、第二限位弹簧、第三限位弹簧、连接杆、触发杆、限位块、第一限位弹簧、手动杆、触发销、复位弹簧,其中基座为圆柱形,基座的上端面开有圆槽;圆槽的内圆面上端周向开有环形槽;圆槽的内圆面下端开有一个第一齿形切口和若干第二齿形切口;第一齿形切口与若干第二齿形切口相对;基座安装在地面以下,且基座的上端面与地面平齐;第一旋转圆块的上端面上开有第三滑槽;第二旋转圆块下端的外圆面上开有第一方槽、第二方槽和第四滑槽;第三滑槽与第四滑槽相通,第一旋转圆块和第二旋转圆块嵌入基座上的圆槽中;限位环通过固定连接嵌套在第一旋转圆块的外圆面上,同时限位环通过其外圆面嵌入基座的环形槽中;第一旋转圆块和第二旋转圆块活动连接;触发销一端插入第一方槽中,另一端与第一齿形切口相配合;触发弹簧位于第一方槽中,且触发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触发销和第一方槽的内壁连接;限位销一端插入第二方槽中,另一端与若干第二齿形切口相配合;第二限位弹簧位于第二方槽中,且第二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销和第二方槽的内壁连接;连接杆的一端插入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中,第三限位弹簧位于第四滑槽中,且第三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于连接杆和第四滑槽底部连接;过渡块的一个端面上开有伸缩槽;伸缩槽的内部底面上开有限位槽;限位槽的一个侧面上开有第一滑槽;过渡块的一端开有圆形滑槽,过渡块的一个侧面上开有手动活动槽;手动活动槽的内壁上开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垂直相通;过渡块通过其下端面与旋转圆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过渡块上的圆形滑槽与第一旋转圆块上的第三滑槽相通;所述第三滑槽的边长不小于所述圆形滑槽的直径,连接杆上部分为圆柱形,下部分为正方体形,连接杆下部分在第三限位弹簧的作用下完全插入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内,连接杆上部分插入圆形滑槽内,在第三限位弹簧的作用下连接杆一端突出于圆形滑槽,;连接杆滑动与圆形滑槽、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内,伸缩板一端的下端面上开有定位槽;伸缩板未开有定位槽的一端的上端面安装有限宽柱;限位块的下端两个相对的直角棱上分别开有一个斜面;限位块的上端插入定位槽中;第一限位弹簧位于定位槽中;第一限位弹簧一端与限位块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槽内壁连接;伸缩板开有定位槽的一端插入过渡块的伸缩槽中;限位块下端嵌入限位槽中;限位块下端开有斜面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定位槽的两个侧面相配合;复位弹簧位于伸缩槽中,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槽内壁和伸缩板端面固定连接;触发杆嵌入第一滑槽中;另一端与限位块的一个斜面相配合;手动杆一端插入第二滑槽与触发杆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弹簧可压缩可拉伸,用于减所述轻路柱受到撞击时的冲击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限位弹簧只有在汽车的撞击下才发生形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限位弹簧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弹性系数很大,用于避免正常状态下限宽柱发生摆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上部分面积小于所述连接杆下部分面积,用于在按压所述连接杆突出于所述圆形滑槽的部分时,所述连接杆下部分与所述第三滑槽分离,所述第一旋转圆块可以进行旋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滑槽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杆下部分形状相同,所述第三滑槽设置于第一旋转圆块中心部位,用于使所述限宽柱绕所述基座中心轴线摆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滑槽的形状与所述第四滑槽的形状相同,用于放置所述连接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下部分在第三限位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三滑槽卡合连接,用于使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圆块和所述第二旋转圆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按压所述连接杆突出于所述圆形滑槽的部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三滑槽分离,用于使所述第一旋转圆块进行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三滑槽分离后可旋转所述过渡块进而旋转所述路柱。相对于传统的路柱,本专利技术中推动限宽柱的人不是路柱的管理者时,限宽柱不会被移动;只有路柱的管理者作用于连接杆,通过解除连接杆对第一旋转圆块的限制,转动第一旋转圆块,使得限宽路柱向道路两侧或者道路中心移动,从而达到移动路柱的目的;当汽车撞向限宽柱时,限宽柱绕基座中心轴线摆动;同时,伸缩板沿伸缩槽向内收缩;伸缩板带动限宽柱向道路两侧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缓冲了限宽柱与汽车的碰撞,尽可能地减小路柱和汽车的二次损坏;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路柱整体透视示意图。图2是第一路柱机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第一路柱机构内部结构局部正视剖面示意图。图4是第一路柱机构内部结构局部俯视剖面示意图。图5是基座透视示意图。图6是基座正视剖面透视示意图。图7是基座俯视剖面示意图。图8是旋转圆块透视示意图。图9是旋转圆块剖面透视示意图。图10是过渡块透视示意图。图11是过渡块正视剖面透视示意图。图12是过渡块侧视剖面示意图。图13是伸缩板剖面示意图。图14是路柱内部结构配合示意图。图中标号名称:1、第一路柱机构;2、第二路柱机构;3、限宽柱;4、伸缩板;5、定位槽;6、过渡块;7、伸缩槽;8、限位槽;9、圆形滑槽;10、第一滑槽;11、手动活动槽;12、第二滑槽;13、第一旋转圆块;14、第二旋转圆块;15、第一方槽;16、第二方槽;17、第三滑槽;18、第四滑槽;19、限位环;20、基座;21、圆槽;22、环形槽;23、第一齿形切口;24、第二齿形切口;25、触发弹簧;26、限位销;27、第二限位弹簧;28、第三限位弹簧;29、连接杆;30、触发杆;31、限位块;32、第一限位弹簧;33、手动杆;34、触发销;35、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它包括第一路柱机构1、第二路柱机构2,其中第一路柱机构1和第二路柱机构2对称地安装在路口两侧的地面上。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宽路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路柱机构、第二路柱机构,其中第一路柱机构和第二路柱机构对称地安装在路口两侧的地面上;所述第一路柱机构和第二路柱机构的内部结构关于路面的中心面对称,对于第一路柱机构它包括限宽柱、伸缩板、定位槽、过渡块、伸缩槽、限位槽、圆形滑槽、第一滑槽、手动活动槽、第二滑槽、第一旋转圆块、第二旋转圆块、第一方槽、第二方槽、第三滑槽、第四滑槽、限位环、基座、圆槽、环形槽、第一齿形切口、第二齿形切口、触发弹簧、限位销、第二限位弹簧、第三限位弹簧、连接杆、触发杆、限位块、第一限位弹簧、手动杆、触发销、复位弹簧;其中基座为圆柱形,基座的上端面开有圆槽;圆槽的内圆面上端周向开有环形槽;圆槽的内圆面下端开有一个第一齿形切口和若干第二齿形切口;第一齿形切口与若干第二齿形切口相对;基座安装在地面以下,且基座的上端面与地面平齐;第一旋转圆块的上端面上开有第三滑槽;第二旋转圆块下端的外圆面上开有第一方槽、第二方槽和第四滑槽;第三滑槽与第四滑槽相通,第一旋转圆块和第二旋转圆块嵌入基座上的圆槽中;限位环通过固定连接嵌套在第一旋转圆块的外圆面上,同时限位环通过其外圆面嵌入基座的环形槽中;第一旋转圆块和第二旋转圆块活动连接;触发销一端插入第一方槽中,另一端与第一齿形切口相配合;触发弹簧位于第一方槽中,且触发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触发销和第一方槽的内壁连接;限位销一端插入第二方槽中,另一端与若干第二齿形切口相配合;第二限位弹簧位于第二方槽中,且第二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销和第二方槽的内壁连接;连接杆的一端插入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中,第三限位弹簧位于第四滑槽中,且第三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于连接杆和第四滑槽底部连接;过渡块的一个端面上开有伸缩槽;伸缩槽的内部底面上开有限位槽;限位槽的一个侧面上开有第一滑槽;过渡块的一端开有圆形滑槽,过渡块的一个侧面上开有手动活动槽;手动活动槽的内壁上开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垂直相通;过渡块通过其下端面与旋转圆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过渡块上的圆形滑槽与第一旋转圆块上的第三滑槽相通;所述第三滑槽的边长不小于所述圆形滑槽的直径,连接杆上部分为圆柱形,下部分为正方体形,连接杆下部分在第三限位弹簧的作用下完全插入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内,连接杆上部分插入圆形滑槽内,在第三限位弹簧的作用下连接杆一端突出于圆形滑槽,;连接杆滑动与圆形滑槽、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内,伸缩板一端的下端面上开有定位槽;伸缩板未开有定位槽的一端的上端面安装有限宽柱;限位块的下端两个相对的直角棱上分别开有一个斜面;限位块的上端插入定位槽中;第一限位弹簧位于定位槽中;第一限位弹簧一端与限位块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槽内壁连接;伸缩板开有定位槽的一端插入过渡块的伸缩槽中;限位块下端嵌入限位槽中;限位块下端开有斜面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定位槽的两个侧面相配合;复位弹簧位于伸缩槽中,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槽内壁和伸缩板端面固定连接;触发杆嵌入第一滑槽中;另一端与限位块的一个斜面相配合;手动杆一端插入第二滑槽与触发杆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宽路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路柱机构、第二路柱机构,其中第一路柱机构和第二路柱机构对称地安装在路口两侧的地面上;所述第一路柱机构和第二路柱机构的内部结构关于路面的中心面对称,对于第一路柱机构它包括限宽柱、伸缩板、定位槽、过渡块、伸缩槽、限位槽、圆形滑槽、第一滑槽、手动活动槽、第二滑槽、第一旋转圆块、第二旋转圆块、第一方槽、第二方槽、第三滑槽、第四滑槽、限位环、基座、圆槽、环形槽、第一齿形切口、第二齿形切口、触发弹簧、限位销、第二限位弹簧、第三限位弹簧、连接杆、触发杆、限位块、第一限位弹簧、手动杆、触发销、复位弹簧;其中基座为圆柱形,基座的上端面开有圆槽;圆槽的内圆面上端周向开有环形槽;圆槽的内圆面下端开有一个第一齿形切口和若干第二齿形切口;第一齿形切口与若干第二齿形切口相对;基座安装在地面以下,且基座的上端面与地面平齐;第一旋转圆块的上端面上开有第三滑槽;第二旋转圆块下端的外圆面上开有第一方槽、第二方槽和第四滑槽;第三滑槽与第四滑槽相通,第一旋转圆块和第二旋转圆块嵌入基座上的圆槽中;限位环通过固定连接嵌套在第一旋转圆块的外圆面上,同时限位环通过其外圆面嵌入基座的环形槽中;第一旋转圆块和第二旋转圆块活动连接;触发销一端插入第一方槽中,另一端与第一齿形切口相配合;触发弹簧位于第一方槽中,且触发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触发销和第一方槽的内壁连接;限位销一端插入第二方槽中,另一端与若干第二齿形切口相配合;第二限位弹簧位于第二方槽中,且第二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销和第二方槽的内壁连接;连接杆的一端插入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中,第三限位弹簧位于第四滑槽中,且第三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于连接杆和第四滑槽底部连接;过渡块的一个端面上开有伸缩槽;伸缩槽的内部底面上开有限位槽;限位槽的一个侧面上开有第一滑槽;过渡块的一端开有圆形滑槽,过渡块的一个侧面上开有手动活动槽;手动活动槽的内壁上开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垂直相通;过渡块通过其下端面与旋转圆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过渡块上的圆形滑槽与第一旋转圆块上的第三滑槽相通;所述第三滑槽的边长不小于所述圆形滑槽的直径,连接杆上部分为圆柱形,下部分为正方体形,连接杆下部分在第三限位弹簧的作用下完全插入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内,连接杆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硕明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