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能专利>正文

一种梁体自重可变的桥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561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梁体自重可变的桥梁,包括桥墩和梁体,还包括配重架,配重架上有平行于梁体长度方向的转轴,转轴上有齿轮和置于齿轮端面外侧并与齿轮同轴设置的螺母,螺母与转轴经螺纹连接;梁体上有置于梁体下方的竖杆,竖杆置于齿轮上方,竖杆的下端与螺母经第一连杆铰接;桥墩上有竖向设置的挡板,挡板的下端与桥墩铰接,挡板上有与齿轮啮合的圆弧形齿条,当圆弧形齿条随挡板转动时,齿轮在圆弧形齿条的啮合作用下产生转动;桥墩上有置于挡板上方水平设置的可滑动的滑杆,滑杆的一端有置于挡板的锁止挡块,桥墩上有与滑杆的另一端对应的压力挡板,压力挡板的上端与桥墩铰接,所述的滑杆的另一端与压力挡板经第二连杆铰接。

A Bridge with Variable Beam Weigh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ridge with variable self-weight of beam body, including pier and beam body, as well as counterweight frame. The counterweight frame has a rotating shaft parallel to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beam body, a gear on the rotating shaft and a nut placed outside the end face of the gear and coaxially arranged with the gear, and the nut and the rotating shaft are connected by threads; the beam body has a vertical bar placed below the beam body, and the vertical bar is placed above the gear body,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vertical bar. The nut is articulated by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pier has a vertical baffle, the lower end of the baffl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pier, and the baffle has a circular arc rack meshing with the gear. When the circular arc rack rotates with the baffle, the gear rotates under the meshing action of the circular arc rack; the pier has a sliding rod arranged horizontally above the baffle, and one end of the sliding rod has a lock placed on the baffle. The stop block has a pressure baffle corresponding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slide bar on the pier,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pressure baffl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pier. The other end of the slide bar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pressure baffle through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梁体自重可变的桥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梁体自重可变的桥梁。
技术介绍
桥梁的稳定性是桥梁安全的保证,正常使用时桥梁的稳定性不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但是,在诸如强风或暴雨导致水位急剧上涨、水流湍急等类似的意外情况发生时,桥梁所受到的冲击力极有可能超出设计强度,使得桥梁发生坍塌危险,不仅影响车辆通行,还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尤其是强风和降雨多发地带或沿海地带,山洪、泥石流等地质性灾害以及河流水位上涨都会对桥梁安全产生威胁。上述情况发生时,不仅会对桥墩部位产生冲击,水位较高时还会对梁体造成冲刷,使得桥身产生偏移或断裂,特别是对一些轻质桥梁如钢结构桥、浮桥等,影响尤为显著;而为了在上述情况发生时保持桥梁良好的稳定性,相关人员常采取重物压桥的方式对桥梁的整体稳定性进行紧急应对,如将多辆满载卡车或火车车厢等开到桥上,或在桥上堆积沙袋等,这种增加重量的方法可以使梁体与桥墩以及桥墩与地面之间的挤压力增大,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的摩擦力,同时也迅速增加了桥梁本身的惯性势能,使其在受到冲击时可以更好地保持稳定,避免局部或整体产生位移。尽管该方法尚不能从根本解决桥梁的安全问题,但是用于应对紧急情况,不失为一种简单快速的保障方法;而该方法存在的缺陷也较为明显:一是需要借助设备和人员进行辅助操作,二是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来完成实施过程,显然这对现场人员来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实施过程中发生意外,将会造成更多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应将这一方法与桥梁本身进行融合,以获得更安全、更快捷的应急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梁体自重可变的桥梁,以解决现有桥梁对冲击力抵御不足及无法安全、及时应对紧急情况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桥墩和梁体,还包括配重架,配重架上有置于梁体下方且平行于梁体长度方向的转轴,转轴上有齿轮和置于齿轮端面外侧并与齿轮同轴设置的螺母,螺母与转轴经螺纹连接;所述的梁体上有置于梁体下方的竖杆,竖杆置于齿轮上方,竖杆的下端与螺母经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的桥墩上有竖向设置的挡板,挡板的下端与桥墩经平行于转轴长度方向的轴线铰接,挡板上有与齿轮啮合的圆弧形齿条,当圆弧形齿条随挡板转动时,齿轮在圆弧形齿条的啮合作用下产生转动;所述的桥墩上有置于挡板上方水平设置的可滑动的滑杆,滑杆的一端有置于挡板前侧的锁止挡块,桥墩上有与滑杆的另一端对应的竖向设置的压力挡板,压力挡板的上端与桥墩铰接,所述的滑杆的另一端与压力挡板经第二连杆铰接。本专利技术实用性好,通过水位高度和流体压力的变化对挡板和压力挡板的影响综合控制挡板的适时开启,进而经转轴、螺母和连杆的联动作用实现竖杆的拉紧,将配重架上的物体或河床的重量增加至梁体上以实现增重,不仅有效解决了紧急情况下对桥梁的及时维稳,还可避免现场操作存在的安全风险;同时,本专利技术不需要依赖于其他物资、设备和能源,节省了大量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B-B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的C-C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D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6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桥墩1和安装于桥墩1上的梁体2,还包括配重架3,配重架3上有置于梁体2下方且平行于梁体2长度方向的转轴4,转轴4上有齿轮5和置于齿轮5端面外侧并与齿轮5同轴设置的螺母6,螺母6与转轴4经螺纹连接,当转轴4转动时,螺母6可在螺纹传动作用下靠近或远离齿轮5;所述的梁体2上有置于梁体2下方的竖杆7,竖杆7置于齿轮5上方,竖杆7的下端与螺母6经第一连杆8铰接,当螺母6在螺纹传动作用下做远离齿轮5的移动使连杆7的角度改变时,竖杆7与转轴4之间的距离变小使配重架3产生向上移动,从而将配重架3的重量增加至梁体2上;所述的桥墩1上有竖向设置的挡板9,挡板9的下端与桥墩1经平行于转轴4长度方向的轴线铰接使挡板9的上端可向桥墩1的一侧也即向前转动,挡板9上有与齿轮5啮合的圆弧形齿条10,圆弧形齿条10的分度圆与挡板9的铰接轴线同轴设置,当圆弧形齿条10随挡板9转动时,齿轮5在圆弧形齿条10的啮合作用下产生转动;所述的桥墩1上有置于挡板9上方的垂直于挡板9并可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的滑杆11,滑杆11的一端有置于挡板9上弧形齿条10的相对一侧也即挡板9前侧的锁止挡块12,桥墩1上有与滑杆11的另一端对应的竖向设置的压力挡板13,压力挡板13的上端与桥墩1经平行于转轴4长度方向的轴线铰接使压力挡板13的下端可向挡板9方向也即向前转动,所述的滑杆11的另一端与压力挡板13经第二连杆14铰接,当压力挡板13向前转动时,滑杆11经第二连杆14的带动而向前滑动使锁止挡块12与挡板9分离,当压力挡板13向后转动使自身复位至竖向状态时,滑杆11经第二连杆14的带动而向后滑动使锁止挡块12与挡板9接触。作为优选,所述的滑杆11的一端贯穿锁止挡块12,滑杆11的外缘面上开设有凸轮槽15,凸轮槽15由沿滑杆11的轴线螺旋设置的螺旋槽与平行于滑杆11轴线的直槽平滑连接构成,锁止挡块12上有与凸轮槽15匹配的凸轮推杆16,凸轮推杆16置于凸轮槽15内,所述的锁止挡块12与桥墩1沿滑杆11的轴线转动连接,当滑杆11向前滑动时,锁止挡块12在凸轮推杆16与螺旋槽的传动作用下产生转动,当转过一定角度后,凸轮推杆16进入直槽使滑杆11与锁止挡块12产生轴向滑动,既解除了锁止挡块12对挡板9的阻挡,也不会对滑杆11的滑动产生阻碍。作为优选,所述的齿轮5与转轴4之间经单向轴承17同轴连接,单向轴承的单向动力传递特性可避免齿轮5受到水流冲击后带动转轴4产生反转导致梁体2受到的拉力减小或消失。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母6和第一连杆8分别有两个并对称设置于齿轮5的两个端面外侧,两个螺母6与转轴4分别经旋向相反的螺纹连接,当转轴3转动时,两个螺母6在螺纹传动作用下做相近或远离的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力挡板13与桥墩1经扭簧18弹性铰接,扭簧18的扭力使压力挡板13的下端向右转动并与桥墩1挤压接触,以实现压力挡板13的复位转动。作为优选,所述的桥墩1上有置于压力挡板13前侧并与压力挡板13下端对应的竖向设置的卡块19和置于卡块19下方的压簧20,卡块19与桥墩1竖向滑动连接,卡块19在压簧20的弹力作用下向上滑动使卡块19的上端将压力挡板13的下端挡止,所述的卡块19的上端为圆弧形端面,压力挡板13的下端与所述圆弧形端面接触,当压力挡板13受到外力而使其下端向前转动时,压力挡板13的下端与圆弧形端面产生挤压使卡块19向下滑动并逐渐解除对压力挡板13的阻挡。作为优选,所述的梁体2上有置于梁体2下方的连接块21,连接块21置于齿轮5上方,竖杆7的上端有凸缘22,连接块21上有与凸缘22匹配的容置滑槽23,凸缘22置于容置滑槽23内,容置滑槽23内有置于凸缘22下方的支撑弹簧24,支撑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凸缘22和容置滑槽23的下端面接触,通过对支撑弹簧24的选择和设定,可以对梁体2受到的拉力值范围进行设定。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4的两个端面分别开设有与转轴4同轴的花键槽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梁体自重可变的桥梁,包括桥墩(1)和梁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架(3),配重架(3)上有平行于梁体(2)长度方向的转轴(4),转轴(4)上有齿轮(5)和置于齿轮(5)端面外侧并与齿轮(5)同轴设置的螺母(6),螺母(6)与转轴(4)经螺纹连接;所述的梁体(2)上有置于梁体(2)下方的竖杆(7),竖杆(7)置于齿轮(5)上方,竖杆(7)的下端与螺母(6)经第一连杆(8)铰接;所述的桥墩(1)上有竖向设置的挡板(9),挡板(9)的下端与桥墩(1)铰接,挡板(9)上有与齿轮(5)啮合的圆弧形齿条(10),当圆弧形齿条(10)随挡板(9)转动时,齿轮(5)在圆弧形齿条(10)的啮合作用下产生转动;所述的桥墩(1)上有置于挡板(9)上方水设置的可滑动的滑杆(11),滑杆(11)的一端有置于挡板(9)一侧的锁止挡块(12),桥墩(1)上有与滑杆(11)的另一端对应的压力挡板(13),压力挡板(13)的上端与桥墩(1)铰接,所述的滑杆(11)的另一端与压力挡板(13)经第二连杆(14)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体自重可变的桥梁,包括桥墩(1)和梁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架(3),配重架(3)上有平行于梁体(2)长度方向的转轴(4),转轴(4)上有齿轮(5)和置于齿轮(5)端面外侧并与齿轮(5)同轴设置的螺母(6),螺母(6)与转轴(4)经螺纹连接;所述的梁体(2)上有置于梁体(2)下方的竖杆(7),竖杆(7)置于齿轮(5)上方,竖杆(7)的下端与螺母(6)经第一连杆(8)铰接;所述的桥墩(1)上有竖向设置的挡板(9),挡板(9)的下端与桥墩(1)铰接,挡板(9)上有与齿轮(5)啮合的圆弧形齿条(10),当圆弧形齿条(10)随挡板(9)转动时,齿轮(5)在圆弧形齿条(10)的啮合作用下产生转动;所述的桥墩(1)上有置于挡板(9)上方水设置的可滑动的滑杆(11),滑杆(11)的一端有置于挡板(9)一侧的锁止挡块(12),桥墩(1)上有与滑杆(11)的另一端对应的压力挡板(13),压力挡板(13)的上端与桥墩(1)铰接,所述的滑杆(11)的另一端与压力挡板(13)经第二连杆(14)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体自重可变的桥梁,其特征在于,滑杆(11)的一端贯穿锁止挡块(12),滑杆(11)的外缘面上开设有凸轮槽(15),凸轮槽(15)由螺旋槽与直槽平滑连接构成,锁止挡块(12)上有与凸轮槽(15)匹配的凸轮推杆(16),凸轮推杆(16)置于凸轮槽(15)内,所述的锁止挡块(12)与桥墩(1)沿滑杆(11)的轴线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体自重可变的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能
申请(专利权)人:王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