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秀娟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城市道路用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29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城市道路用垃圾桶,包括桶盖、卡块、提手、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桶盖的后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末端与垃圾桶主体相连接,且垃圾桶主体的内部与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垃圾存放箱和第二垃圾存放箱与支撑脚,所述卡块设置在桶盖的下表面,且桶盖的前侧底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提手通过弹簧与滑槽相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穿插在废水收集箱的内部。该便携式城市道路用垃圾桶设置有废水收集箱,同时第一垃圾存放箱和第二垃圾存放箱的底端均设置有孔洞,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垃圾存放箱和第二垃圾存放箱的底端会集留废水。

A Portable Garbage Bin for Urban Roa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garbage bin for urban road, which comprises a barrel cover, a clamp, a handle, a first baffle and a second baffle. The back side of the barrel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garbage bin, and the internal and bottom end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garbage bin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garbage bin and a second garbage storage bin and a support foot. The clamp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arrel cover, and the front and bottom ends of the barrel cover are provided with a fixing frame. The hand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ute through a spring.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baffl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xing block and a second fixing block,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baffles are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wastewater collection box. The portable municipal road waste bin is equipped with a waste water collection bin. At the same time, holes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garbage storage bins,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garbage storage bins from gathering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城市道路用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垃圾桶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城市道路用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桶是每个城市环境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而路边垃圾桶是为了防止路过行人随手丢垃圾而设置的。在现有的技术中,大部分城市道路用垃圾桶设计结构简单,垃圾桶内的垃圾和液态废水未作隔离处理,导致工作人员提取垃圾时很麻烦,此外,现有的技术桶盖不具备固定装置,从而导致异味散发出来以及垃圾被风吹散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城市道路用垃圾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大部分城市道路用垃圾桶设计结构简单,垃圾桶内的垃圾和液态废水未作隔离处理,导致工作人员提取垃圾时很麻烦,此外,现有的技术桶盖不具备固定装置,从而导致异味散发出来以及垃圾被风吹散出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城市道路用垃圾桶,包括桶盖、卡块、提手、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桶盖的后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通过旋转轴与第二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末端与垃圾桶主体相连接,且垃圾桶主体的内部与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垃圾存放箱和第二垃圾存放箱与支撑脚,所述卡块设置在桶盖的下表面,且桶盖的前侧底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提手通过弹簧与滑槽相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穿插在废水收集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桶盖的下表面和垃圾桶主体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卡块,且桶盖下表面的卡块和垃圾桶主体上表面的卡块通过弹簧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垃圾存放箱和第二垃圾存放箱的底端均设置为半圆状,且第一垃圾存放箱和第二垃圾存放箱的底端均设置有孔洞。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关于废水收集箱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覆盖面积的总和等于废水收集箱的占地面积。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形状分别设置为“山”字型和双“T”型。优选的,所述废水收集箱的顶端设置为开口状,且废水收集箱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城市道路用垃圾桶设置有废水收集箱,同时第一垃圾存放箱和第二垃圾存放箱的底端均设置有孔洞,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垃圾存放箱和第二垃圾存放箱的底端会集留废水,同时废水通过孔洞流入废水收集箱的内部,而废水收集箱设置为拆卸结构,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收取废水,此外,该装置的桶盖通过固定架与提手相连接,固定架的底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卡在提手的外表面,从而可以对桶盖进行固定,防止垃圾飞散出来影响市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桶盖和垃圾桶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桶盖,2、第一连接杆,3、旋转轴,4、第二连接杆,5、垃圾桶主体,6、卡块,7、弹簧,8、固定架,9、第一垃圾存放箱,10、第二垃圾存放箱,11、提手,12、滑槽,13、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15、第一固定块,16、第二固定块,17、支撑脚,18、废水收集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城市道路用垃圾桶,包括桶盖1、第一连接杆2、旋转轴3、第二连接杆4、垃圾桶主体5、卡块6、弹簧7、固定架8、第一垃圾存放箱9、第二垃圾存放箱10、提手11、滑槽12、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4、第一固定块15、第二固定块16、支撑脚17和废水收集箱18,桶盖1的后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且第一连接杆2通过旋转轴3与第二连接杆4相连接,桶盖1的下表面和垃圾桶主体5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卡块6,且桶盖1下表面的卡块6和垃圾桶主体5上表面的卡块6通过弹簧7相连接,这样设置可在弹簧7的作用下移动桶盖1,便于使用者打开或固定,第二连接杆4的末端与垃圾桶主体5相连接,且垃圾桶主体5的内部与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垃圾存放箱9和第二垃圾存放箱10与支撑脚17,第一垃圾存放箱9和第二垃圾存放箱10的底端均设置为半圆状,且第一垃圾存放箱9和第二垃圾存放箱10的底端均设置有孔洞,这样设置便于第一垃圾存放箱9和第二垃圾存放箱10中的废水通过孔洞流动出去,卡块6设置在桶盖1的下表面,且桶盖1的前侧底端设置有固定架8,提手11通过弹簧7与滑槽12相连接,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5和第二固定块16,且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均穿插在废水收集箱18的内部,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关于废水收集箱18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覆盖面积的总和等于废水收集箱18的占地面积,这样设置可通过移动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对废水收集箱18进行遮挡,防止在移动废水收集箱18时废水外漏,第一固定块15和第二固定块16的形状分别设置为“山”字型和双“T”型,这样设置可将第二固定块16卡合在第一固定块15上,使废水收集箱18成为密封结构,废水收集箱18的顶端设置为开口状,且废水收集箱18设置为可拆卸结构,这样设置便于废水通过开口流入进来,同时便于工作人员收取垃圾废水。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携式城市道路用垃圾桶时,先对该便携式城市道路用垃圾桶的结构进行简单的了解,行人在丢垃圾时,在提手11后侧弹簧7的作用下,将提手11往滑槽12的下方拉动,使提手11离开固定架8上的凹槽内,然后在卡块6内部弹簧7的作用下,带动桶盖1弹起,这样行人便可将桶盖1提起来往垃圾桶主体5内部丢入垃圾,丢完垃圾结束后,在桶盖1的重力作用下,桶盖1又继续合上,第一垃圾存放箱9和第二垃圾存放箱10内部的垃圾废水通过第一垃圾存放箱9和第二垃圾存放箱10底端的孔洞流入废水收集箱18的内部,从而便于使用者隔离提取固液态垃圾,工作人员在提取废水时,分别将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往垃圾桶主体5的内部推动,当第二挡板14上的第二固定块16卡在第一挡板13上的第一固定块15内部时,使用者便可将废水收集箱18抽取出来直接拿走,使其使用更加方便,且可防止废水外漏,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城市道路用垃圾桶,包括桶盖(1)、卡块(6)、提手(11)、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1)的后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且第一连接杆(2)通过旋转轴(3)与第二连接杆(4)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末端与垃圾桶主体(5)相连接,且垃圾桶主体(5)的内部与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垃圾存放箱(9)和第二垃圾存放箱(10)与支撑脚(17),所述卡块(6)设置在桶盖(1)的下表面,且桶盖(1)的前侧底端设置有固定架(8),所述提手(11)通过弹簧(7)与滑槽(12)相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5)和第二固定块(16),且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均穿插在废水收集箱(18)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城市道路用垃圾桶,包括桶盖(1)、卡块(6)、提手(11)、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1)的后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且第一连接杆(2)通过旋转轴(3)与第二连接杆(4)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末端与垃圾桶主体(5)相连接,且垃圾桶主体(5)的内部与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垃圾存放箱(9)和第二垃圾存放箱(10)与支撑脚(17),所述卡块(6)设置在桶盖(1)的下表面,且桶盖(1)的前侧底端设置有固定架(8),所述提手(11)通过弹簧(7)与滑槽(12)相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5)和第二固定块(16),且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均穿插在废水收集箱(18)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城市道路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1)的下表面和垃圾桶主体(5)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卡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李秀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