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的现场施工技术,特别是一种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造孔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特另是在混凝土拦河大坝结构中,为了防止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温度升高而导致裂缝,或为了接缝灌浆和调节混凝土温度应力情况,在混凝土浇筑之后,要进行一期和二期通水冷却。目前,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制作冷却水通孔的基本方法是在混凝土中埋置通水金属管,需用大量的金属管材,耗资巨大。虽然也出现了采用充气塑料拨管在水利坝体内造孔的试验,在浇筑过程中人工将拨管埋入浇筑块内部,但由于在平仓机、振捣车的作用下,拨管容易发生弯曲变形、位置移动,造成将拨管拨断或拨不出,因为混凝土强度的原因,造出的孔不能马上通水,及时进行一期冷却,施工时,拨管的带气门咀的一端须穿过模板,伸出仓外,增加了模板穿孔修补、封堵工作,拨管的布置受仓面大小、形状、拨管长度等因素限制,难以实际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机械自动埋管,拨管容易,造价低,施工质量好,制作的通孔可及时通水进行一、二期冷却,施工方便的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造孔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埋管器分段埋设充气拨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造孔技术,其特征是采用如下施工步骤:使用埋管器分段埋设充气拨管:选用塑料拨管,拨管尾部封头、充气端头带有气门咀,在混凝土浇完收仓后、初凝之前,使用埋管器分段将充气拨管埋入距顶面10-30cm的混凝土浇筑层中;设置 接头连接盒:在充气拨管埋完后、混凝土初凝之前,将硬塑料接头连接盒埋设在各充气拨管头、尾端连接处的混凝土内,接头连接盒内有相通的通孔、盲孔,孔的端口内周边上连接有弹性收紧片,充气拨管的头、尾端从通孔、盲孔穿过或伸入连接盒内;拨管、封堵孔口 :在混凝土龄期2天以后,放出拨管内的气体,拨管收缩后,将拨管拨出,当即对通孔的孔口进行封堵。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