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丁炔二醇半加氢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94495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丁炔二醇半加氢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催化剂以贵金属‑非贵金属为活性组分,其通式可表达为M1‑M2‑M2O/S,式中M1代表Pd、Ru、Pt或Au中的一种,M2代表Ni、Cu、Fe或Co中的一种,S代表惰性载体;所述催化剂组成中M1的重量比为0.1%~1%,M2的总重量比为0.5%~10%,余量为载体。所述催化剂应用于1,4‑丁炔二醇选择性半加氢的反应中,反应转化率高达100%,产物丁烯二醇的选择性也高达100%,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后续产品分离中的许多阻碍;并且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即可,条件温和,与以往的高温高压反应条件相比,大大降低了对反应设备的要求及危险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设备费用和生产成本。

A Bimetallic Catalyst for Semi-hydrogenation of Butynediol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metallic catalyst for semi-hydrogenation of butynedio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 catalyst takes precious metal and non-precious metal as active component, and its general formula can be expressed as M1 M2 M2O/S. M1 in the formula represents one of Pd, Ru, Pt or Au, M2 represents one of Ni, Cu, Fe or Co, and S represents inert carrier; the weight ratio of M1 in the catalyst composition is 0.1%. The total weight ratio of M2 is 0.5%~10% and the remainder is carrier. When the catalyst is applied to the selective semi-hydrogenation of 1,4_butynediol, the conversion of the reaction is as high as 100%, and the selectivity of the product butylenediol is as high as 100%. This greatly reduces many obstacles in the subsequent product separation, and the reaction can be carried out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under mild conditions,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antitrans-reaction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reaction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and danger of the equipment, the equipment cost and production cost are greatly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丁炔二醇半加氢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
,具体涉及一种丁炔二醇半加氢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4-丁烯二醇(B2D)可广泛用于医药产品维生素B6和农药硫丹等的生产,少量用作聚合物生产,因此极具商业应用价值。目前工业上合成1,4-丁烯二醇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1,4-丁炔二醇的选择性半加氢制备的。1,4-丁炔二醇是基于煤化工和甲醇工艺而生产的一种上游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其加氢过程主要分为两类反应:半加氢反应和完全加氢反应,在加氢过程中还会发生一些副反应,例如:氢解反应和异构化反应等。通常1,4-丁炔二醇加氢过程使用的催化剂分为非金属催化剂如Cu、Ni、Fe、Co和贵金属催化剂如Pd、Pt、Ag、Rh、Au。非金属催化剂价格便宜易得,但反应条件较苛刻,温度,氢气压力要求较高,如工业生产中温度一般在150℃以上,并且副产物绿油等较多,导致催化剂稳定性较差,进一步加剧了生产成本。而贵金属催化剂价格较昂贵,但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反应温度压力也不高,常见反应温度在60—100℃,压力在1.5bar左右,其催化选择性好,不会造成后续分离困难和原子经济性差的问题。公开号为10604024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1,4-丁炔二醇半加氢的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活性组分为金属镍、金属铜和金属锌,载体为二氧化硅。其催化剂反应温度达150℃,反应压力达2.5Mpa,选择性与转化率均对后续分离造成困难且对反应设备要求较高。因此,设计一种贵金属用量低且能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高效催化1,4-丁炔二醇半加氢的催化剂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丁炔二醇半加氢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丁炔二醇半加氢双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以贵金属-非贵金属为活性组分,其通式可表达为M1-M2-M2O/S,式中M1代表Pd、Ru、Pt或Au中的一种,M2代表Ni、Cu、Fe或Co中的一种,S代表惰性载体;;所述催化剂组成中M1的重量比为0.1%~1%,M2的重量比为0.5%~10%,余量为载体。优选地,所述惰性载体为活性炭、炭黑、椰壳炭、二氧化硅、α-氧化铝、碳化硅或SBA-15分子筛中的一种。一种丁炔二醇半加氢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非贵金属前驱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到水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后使用碱性溶液调节pH值至9~14得混合溶液;2)往步骤1)制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还原剂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惰性载体并继续搅拌得混合物,所得混合物密封后继续搅拌,过滤后,洗涤所得固体,干燥后制得固体粉末;3)将步骤2)制得的固体粉末加入到含贵金属前驱盐溶液中,搅拌后过滤,所得固体经洗涤干燥后制得固体粉末A;4)将步骤3)制得的固体粉末A在由氮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中焙烧即可制得所述丁炔二醇半加氢双金属催化剂。优选地,步骤1)所述的非贵金属前驱盐选自硝酸亚铁、硫酸亚铁、氯化亚铁、醋酸亚铁、氯化钴、硝酸钴、硫酸钴、氯化镍、硝酸镍、硫酸镍、醋酸镍、氯化铜、硝酸铜、硫酸铜或醋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步骤1)所述的碱性溶液选自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中的一种。优选地,步骤1)所述的还原剂选自水合肼、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中的一种。优选地,步骤3)所述的含贵金属的前驱盐选自氯化钯、氯化钌、氯铂酸或氯铂酸中的一种。优选地,步骤4)所述的焙烧温度为300~500℃,焙烧时间为2~5h。优选地,步骤4)所述的混合气中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9:1一种将丁炔二醇半加氢双金属催化剂应用于丁炔二醇半加氢制丁烯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催化剂、1,4-丁炔二醇和水加入到反应釜中维持反应温度为30℃,反应压力为1bar,反应结束即可制备得到1,4-丁烯二醇。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本专利技术的催化剂采用化学还原法和化学置换法合成具备小岛状结构(朱丽华.Ru-TM/TMO/C催化剂纳米结构的设计,制备及其催化芳烃加氢性能的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的双金属催化剂,其活性组分第一金属为贵金属Pd、Ru、Pt或Au,第二金属为Ni、Cu、Fe或Co等非贵金属;此外,催化剂选择惰性载体来避免异构化反应和深度加氢反应的发生,从而可提高丁烯二醇的选择性,这是因为含有酸性位点的普通载体会大量吸附丁炔二醇,并促使异构化反应发生而生成正丁醇、2-羟基四氢呋喃等异构化产物,因而降低对丁烯二醇的选择性。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首先使用水合肼等还原剂将第二金属还原后进行化学置换引入第一金属,其中,Pd、Ru、Pt或Au可负载于第二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第一金属Pd、Ru、Pt或Au可优先吸附和活化H2,但由于第一金属活性位较小而不会活化底物BYD分子;而第二金属氧化物带有正电荷空穴,可通过亲电吸附作用活化BYD分子;同时第二金属起着氢溢流作用“桥梁”,可将活化了的H﹡物种转移至活化了的BYD上从而发生加氢反应,将底物BYD选择性氧化为1,4-丁烯二醇。相对于现有的丁炔二醇半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催化剂是采用化学还原法和化学置换法制备的,所制备的催化剂在较高活性组分负载量下还能保持很高的分散度,此外,所制备的催化剂还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因而可在1,4-丁炔二醇选择性半加氢的反应中表现出高的活性与完美的选择性,且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1,4-丁炔二醇选择性半加氢的反应,反应转化率可高达100%,选择性达到100%;并且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与现有的高温高压反应条件相比,大大降低了对反应设备的要求及危险性,也大大降低了设备费用和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结合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同样应理解,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示例中具体的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工艺参数等也仅是合适范围中的一个示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均为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场购买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催化剂的制备:(1)将0.0505gNiCl2·6H2O和0.3gPVP-K30加入锥形瓶中,加入82.5mL超纯水与12.5mL乙醇组成的混合溶剂进行溶解,搅拌10min,加入NaOH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9-14之间;(2)加入25.0mL85wt%水合肼并搅拌10min;(3)加入2.5gα-Al2O3并继续搅拌10min;(4)将锥形瓶中的混合物转移至水热合成釜中(胶带密封),室温下磁力搅拌18h后过滤,所得固体用乙醇和超纯水洗涤后在60℃真空干燥6h,碾碎后得固体粉末;(5)移取PdCl2溶液10.6mL(浓度为0.00118gPd/mL水)于250mL锥形瓶中,将步骤(4)制得的固体粉末2.545g加入到10.6mL(浓度为1.18mgPd/mL水)的PdCl2溶液中并加入超纯水至溶液体积为200mL,所得混合物常温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丁炔二醇半加氢双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以贵金属‑非贵金属为活性组分,其通式可表达为M1‑M2‑M2O/S,式中M1代表Pd、Ru、Pt或Au中的一种,M2代表Ni、Cu、Fe或Co中的一种,S代表惰性载体;所述催化剂组成中M1的重量比为0.1%~1%,M2的重量比为0.5%~10%,余量为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丁炔二醇半加氢双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以贵金属-非贵金属为活性组分,其通式可表达为M1-M2-M2O/S,式中M1代表Pd、Ru、Pt或Au中的一种,M2代表Ni、Cu、Fe或Co中的一种,S代表惰性载体;所述催化剂组成中M1的重量比为0.1%~1%,M2的重量比为0.5%~10%,余量为载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炔二醇半加氢双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载体为活性炭、炭黑、椰壳炭、二氧化硅、α-氧化铝、碳化硅或SBA-15分子筛中的一种。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炔二醇半加氢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非贵金属前驱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到水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后使用碱性溶液调节pH值至9~14得混合溶液;2)往步骤1)制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还原剂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惰性载体并继续搅拌得混合物,所得混合物密封后继续搅拌,过滤后,洗涤所得固体,干燥后制得固体粉末;3)将步骤2)制得的固体粉末加入到含贵金属的前驱盐溶液中,搅拌后过滤,所得固体经洗涤干燥后制得固体粉末A;4)将步骤3)制得的固体粉末A在由氮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中焙烧即可制得所述丁炔二醇半加氢双金属催化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丁炔二醇半加氢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秉辉万晶晶郑进保张蕾樊海燕张诺伟巩建军谢建榕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