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种瘤的离心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33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种瘤的离心管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支撑板和离心管框架,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均固定连接有转轴,离心管框架转动于转轴上,离心管框架设于支撑板的顶面上,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活动有调整杆,调整杆穿过离心管框架,第一安装板的外侧设有杆套,第二安装板设有第一通孔,调整杆穿过第一通孔,调整杆的端部通入杆套中,第二安装板的顶面设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离心管框架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转动一定角度,使得离心管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操作人员将针头倾斜伸入离心管,并抽取肿瘤细胞混悬液,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高度,操作方便,效率高。

A Centrifugal Tube Frame for Tumor Species in Laboratory Anima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entrifugal pipe rack for experimental animal seed tumors,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installation plate and a second installation plate. A support plate and a centrifugal pipe frame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installation plate and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plate. The first installation plate and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plate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centrifugal pipe frame rotates on the rotating shaft, the centrifugal pipe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first installation plate and the centrifugal pipe frame are fixed on the top The adjusting rod moves between the second installing plate, and the adjusting rod passes through the centrifugal tube frame.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install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od sleeve. The second install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The end of the adjusting rod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end of the adjusting rod passes into the rod sleeve.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econd install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 The utility model can rotate the centrifugal tube frame at a certain angle between the first installation plate and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plate, so that the centrifugal tube keeps a certain inclined angle, and the operator tilts the needle into the centrifugal tube, and extracts the suspension of tumor cells, thus reducing the operation height of the operator, making the operation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种瘤的离心管架
本技术属于实验研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种瘤的离心管架。
技术介绍
国内外各类基础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实验动物种瘤是常用的体内肿瘤造模方法。目前,常用的实验动物种瘤手段均是以普通针筒抽取肿瘤细胞混悬液进行注射种瘤。目前肿瘤细胞混悬液存放在离心管中,在抽取肿瘤细胞混悬液之前都要对液体进行吹打,保证离心管中细胞混悬液浓度均匀,然后将离心管放置在离心管架上。当进行注射种瘤时,将普通针筒插入离心管,并抽取肿瘤细胞混悬液,但是离心管竖直放置在离心管架上,为了避免针头触碰离心管的内壁,操作人员需保持针筒处于竖直状态,然后对肿瘤细胞混悬液进行抽取,由于实验工作台具有一定高度,这样操作人员需保持一定的高度才能完成肿瘤细胞混悬液的抽取,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种瘤的离心管架,当对离心管中的肿瘤细胞混悬液吹打,液体浓度均匀后,可将离心管框架水平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能快速将离心管逐一放置在离心管框架中,当进行注射种瘤时,将离心管框架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转动一定角度,使得离心管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操作人员将针头倾斜伸入离心管,并抽取肿瘤细胞混悬液,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高度,操作方便,效率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种瘤的离心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底部和第二安装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离心管框架,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均固定连接有转轴,离心管框架转动于转轴上,离心管框架设于支撑板的顶面上,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活动有调整杆,调整杆设于转轴和支撑板之间,调整杆穿过离心管框架,第一安装板的外侧设有杆套,第二安装板设有第一通孔,调整杆穿过第一通孔,调整杆的端部通入杆套中,第二安装板的顶面设有挡板,挡板设于离心管框架的上方。当对离心管中的肿瘤细胞混悬液吹打,液体浓度均匀后,可将离心管框架水平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能快速将离心管逐一放置在离心管框架中,当进行注射种瘤时,将离心管框架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转动一定角度,使得离心管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操作人员将针头倾斜伸入离心管,并抽取肿瘤细胞混悬液,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高度,操作方便,效率高。进一步,第一安装板的外侧设有限位套,支撑板的端部固定连接于限位套中,第二安装板设有第二通孔,支撑板固定于第二通孔中,实现第一安装板的底部和第二安装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进一步,离心管框架包括侧板、上层板和下层板,侧板设有第三通孔,侧板通过第三通孔转动于转轴上,侧板设有第四通孔,调整杆穿过第四通孔,上层板设有离心管插入孔,下层板设有导向套,离心管插入孔与导向套上下对应设置,侧板设于支撑板的顶面上。当放置离心管时,将离心管通入离心管插入孔,并将离心管的底部放入到导向套中,导向套对离心管的底部进行限位作用。进一步,侧板的底部设有圆弧凸起,圆弧凸起设于支撑板的顶面上,便于侧板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面完全接触。进一步,支撑板的顶面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侧面设有弹性块,弹性块夹紧侧板。当肿瘤细胞混悬液抽取完成后,将离心管框架缓慢下放,当侧板到达限位板设置位置处时,弹性块对侧板产生作用力,此时需对离心管框架施加作用力,才能将侧板放置在支撑板的顶面上,离心管框架回复到起始位置,可提高离心管框架下放时的安全性。进一步,第二安装板的外侧设有放置盒,放置盒可用于存放镊子等实验工具。进一步,第一安装板的底部和第二安装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均匀设有离心管放置槽,可将破损的离心管放置在离心管放置槽中。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离心管框架转动于转轴上,同时离心管框架设于支撑板的顶面上,当对离心管中的肿瘤细胞混悬液吹打,液体浓度均匀后,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装入调整杆,调整杆穿过第一通孔,同时调整杆的端部通入杆套中,此时调整杆穿过离心管框架,可将离心管框架水平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能快速将离心管逐一放置在离心管框架中。当进行注射种瘤时,将调整杆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取出,然后对离心管框架施加向上作用力,离心管框架在转轴上转动,挡板对离心管框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离心管框架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离心管中的液体流出。当离心管框架转到设计角度时,再次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装入调整杆,调整杆穿过第一通孔,同时调整杆的端部通入杆套中,然后将离心管框架放置在调整杆上。这样可将离心管框架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转动一定角度,使得离心管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操作人员将针头倾斜伸入离心管,并抽取肿瘤细胞混悬液,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高度,操作方便,效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种瘤的离心管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处于放置离心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处于抽取肿瘤细胞混悬液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离心管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第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支撑板;4-离心管框架;5-转轴;6-调整杆;7-杆套;8-第一通孔;9-挡板;10-限位套;11-第二通孔;12-侧板;13-上层板;14-下层板;15-第三通孔;16-第四通孔;17-离心管插入孔;18-导向套;19-圆弧凸起;20-限位板;21-弹性块;22-放置盒;23-放置板;24-离心管放置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种瘤的离心管架,包括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第一安装板1的底部和第二安装板2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第一安装板1的外侧设有限位套10,支撑板3的端部固定连接于限位套10中,第二安装板2设有第二通孔11,支撑板3固定于第二通孔11中,实现第一安装板1的底部和第二安装板2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之间设有离心管框架4,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均固定连接有转轴5,离心管框架4转动于转轴5上,离心管框架4设于支撑板3的顶面上。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之间活动有调整杆6,调整杆6设于转轴5和支撑板3之间,调整杆6穿过离心管框架4。第一安装板1的外侧设有杆套7,第二安装板2设有第一通孔8,调整杆6穿过第一通孔8,调整杆6的端部通入杆套7中。第二安装板2的顶面设有挡板9,挡板9设于离心管框架4的上方。离心管框架4包括侧板12、上层板13和下层板14,侧板12设有第三通孔15,侧板12通过第三通孔15转动于转轴5上,侧板12设有第四通孔16,调整杆6穿过第四通孔16。上层板13设有离心管插入孔17,下层板14设有导向套18,离心管插入孔17与导向套18上下对应设置,侧板12设于支撑板3的顶面上。当放置离心管时,将离心管通入离心管插入孔17,并将离心管的底部放入到导向套18中,导向套18对离心管的底部进行限位作用。侧板12的底部设有圆弧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种瘤的离心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离心管框架,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离心管框架转动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离心管框架设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活动有调整杆,所述调整杆设于所述转轴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调整杆穿过所述离心管框架,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侧设有杆套,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调整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调整杆的端部通入所述杆套中,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面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离心管框架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种瘤的离心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离心管框架,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离心管框架转动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离心管框架设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活动有调整杆,所述调整杆设于所述转轴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调整杆穿过所述离心管框架,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侧设有杆套,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调整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调整杆的端部通入所述杆套中,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面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离心管框架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种瘤的离心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侧设有限位套,所述支撑板的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套中,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第二通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种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吟孙磊涛裘生梁余洁茹李昭逸张轶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