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401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2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2)火龙果种植架搭设,(3)火龙果苗定植,(4)肥水管理及(5)病虫害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搭设双层火龙果种植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光照利用率,火龙果产量高,甜度高;通过种植架定植火龙果苗,让火龙果苗向固定方向生长,布满种植架,方便浇水、施肥和采摘,并且可以有效的防御台风和暴雨;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火龙果生长时期的情况,科学地合理浇水、施肥及防治病虫害,有效控制和防治了病虫的发生,达到了优质、高效、高产的目的。

A Double Layer Planting Method of Pitay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layer pitaya plant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land preparation, (2) pitaya planting erection, (3) pitaya seedling planting, (4)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and (5)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by setting up a double-layer pitaya planting frame, the invention makes full use of land resources, improves the light utilization rate, high pitaya yield and high sweetness; and by planting a pitaya seedling erection, the Pitaya seedling is planted. The invention can make pitaya seedlings grow in a fixed direction, be covered with planting racks, be convenient for watering, fertilizing and picking, and can effectively defend against typhoons and rainstorms;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Pitaya growing period, the invention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waters, fertilizes and prevents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effectively controls and prevents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and insects, and achieves the goal of high quality,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y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龙果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龙珠果,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属植物,其果实呈椭圆形,直径10-12cm,外观为红色或黄色,有绿色圆角三角形的叶状体,白色、红色或黄色果肉,具有黑色种子。火龙果原产中美洲,是热带、亚热带的著名水果之一,后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台湾省,中国大陆的海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也进行了引种试种。火龙果营养丰富、口味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在自然状态下,果实于夏秋成熟,味甜,多汁。随着国内火龙果消费市场需求的提高,国内火龙果的种植面积在扩大;同时近几年,火龙果产地火龙果的价格,高居不下,丰产期,火龙果亩产纯收入可达到2万元以上;火龙果种植利益扩大的方法主要是提高产量和提高大果率,而提高产量及大果率的最佳方法是增加种植密度。现有火龙果的种植方式主要有有单柱种植和单行单层种植,然而,单柱种植存在以下缺点:种植密度小,采光度差,易发生倒塌,种植产量低,大果率低,丰产后,不方便管理;单行种植存在以下缺点:产量低,大果率低,密度较大时,根系较差,不利于植株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火龙果产量高,大果率高的双层火龙果种植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选择沙壤土地,然后开始做垄,垄宽为1.8-2.0m,垄高0.15-0.2m,行距3.5-4.0m;(2)火龙果种植架搭设:所述种植架包括若干个立柱,所述立柱间隔设置成一排,所述相邻立柱之间间隔设置有长短交替的长杆及短杆,所述立柱上贯穿设置有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位于第二横杆的上方,所述相邻立柱之间的第一横杆通过钢丝绳围成第一矩形架,所述相邻立柱之间的第二横杆通过钢丝绳围成第二矩形架;所述相邻立柱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分别与长杆及短杆连接,用于固定长杆及短杆;(3)火龙果苗定植:选于11月份将培育生根的火龙果苗定植,每根长杆和短杆两旁各定植一棵火龙果苗,用麻绳将火龙果苗与长杆或短杆捆绑在一起,使火龙果苗沿长杆或短杆向上生长;(4)肥水管理:火龙果定植后的次年3月、6月及9月各先施复合肥、尿素、微量元素肥,再增施农家肥一次,施肥量不变;火龙果定植后的次年3月至12月内,每10天施水肥一次;(5)病虫害防治:火龙果定植后的次年4月至6月内,每10-15天打一次防病虫害药;9月至10月内,再每10-15天打一次防病虫害药,主要防治斜纹夜蛾、霉烟病、溃疡病及疮痂。较佳地,所述立柱间距为3-3.5m,所述立柱高为2-2.3m,所述立柱的底部埋入地下0.5-0.8m,所述第一横杆设于立柱地面上1.3-1.5m处,所述第二横杆设于立柱地面上0.8-0.9m处。较佳地,所述长杆与短杆的间距为0.4-0.6m,所述长杆的高为1.8-2m,所述短杆的高为1.0-1.2m。较佳地,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与立柱的间距为0.25-0.3m;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与立柱的间距为0.35-0.45m。较佳地,还包括花期管理,每根火龙果主枝留1-3根生长健壮的分枝,每个枝条保留2-3个阳光照射充足的花蕾生长,其余的疏除。较佳地,还包括在叶面喷施80%代森锰锌600倍液+速乐硼砂2500倍液,防治花蓟马。较佳地,在步骤(4),所述复合肥及农家肥中混合有杀线虫剂,所述复合肥、尿素及农家肥的施肥量为350-400kg/亩,所述微量元素肥的施肥量为30-50kg/亩,所述杀线虫剂的施药量为4-4.5kg/亩。较佳地,在步骤(3),还包括在火龙果苗定植初期,2-3天浇水一次,以保持土壤湿润。较佳地,所述水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硝酸钙2-5份、尿素0.5-3份、硫酸钾1-4份、硫酸锌0.1-0.5份、硫酸镁0.1-0.5份、红糖20-40份及水90-120份;其中先用45-50℃的温水将硝酸钙、尿素、硫酸钾、硫酸锌及硫酸镁溶解后,搅拌均匀,再加入红糖混合,冷却至常温即可。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双层火龙果种植方法通过搭设双层火龙果种植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光照利用率,火龙果产量高,甜度高;通过种植架定植火龙果苗,让火龙果苗向固定方向生长,布满种植架,方便浇水、施肥和采摘,并且可以有效的防御台风和暴雨;(2)本专利技术根据火龙果生长时期的情况,科学地合理浇水、施肥及防治病虫害,有效控制和防治了病虫的发生,达到了优质、高效、高产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火龙果种植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立柱,2-长杆,3-短杆,4-第一横杆,5-第二横杆,6-第一矩形架,7-第二矩形架,8-连接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方面。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复合肥及微量元素肥产自郑州康拓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杀线虫剂产自北京正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例1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选择沙壤土地,然后开始做垄,垄宽为1.8m,垄高0.15m,行距3.5m;(2)火龙果种植架搭设:如图1所示,所述种植架包括若干个立柱1,所述立柱1间隔设置成一排,所述相邻立柱1之间间隔设置有长短交替的长杆2及短杆3,所述立柱1上贯穿设置有第一横杆4及第二横杆5,所述第一横杆4位于第二横杆5的上方,所述相邻立柱1之间的第一横杆4通过钢丝绳围成第一矩形架6,所述相邻立柱1之间的第二横杆5通过钢丝绳围成第二矩形架7;所述相邻立柱1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绳8,所述连接绳8分别与长杆2及短杆3连接,用于固定长杆2及短杆3,长杆2和短杆3可有竹竿制成;立柱间距为3m,所述立柱高为2m,所述立柱1的底部埋入地下0.5m,所述第一横杆4设于立柱1地面上1.3m处,所述第二横杆5设于立柱1地面上0.8m处;长杆2与短杆3的间距为0.4m,所述长杆2的高为1.8m,所述短杆3的高为1.0m;所述第一横杆4的两端与立柱1的间距为0.25m;所述第二横杆5的两端与立柱1的间距为0.35m;(3)火龙果苗定植:选于11月份将培育生根的火龙果苗定植,每根长杆2和短杆3两旁各定植一棵火龙果苗,用麻绳将火龙果苗与长杆2或短杆3捆绑在一起,使火龙果苗沿长杆2或短杆3向上生长;(4)肥水管理:火龙果定植后的次年3月、6月及9月各先施复合肥、尿素、微量元素肥,再增施农家肥一次,施肥量不变;火龙果定植后的次年3月至12月内,每10天施水肥一次;所述复合肥及农家肥中混合有杀线虫剂,所述复合肥、尿素及农家肥的施肥量为350kg/亩,所述微量元素肥的施肥量为30kg/亩,所述杀线虫剂的施药量为4kg/亩;所述水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硝酸钙2份、尿素0.5份、硫酸钾1份、硫酸锌0.1份、硫酸镁0.1份、红糖20份及水90份;其中先用45℃的温水将硝酸钙、尿素、硫酸钾、硫酸锌及硫酸镁溶解后,搅拌均匀,再加入红糖混合,冷却至常温即可;(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选择沙壤土地,然后开始做垄,垄宽为1.8‑2.0m,垄高0.15‑0.2m,行距3.5‑4.0m;(2)火龙果种植架搭设:所述种植架包括若干个立柱,所述立柱间隔设置成一排,所述相邻立柱之间间隔设置有长短交替的长杆及短杆,所述立柱上贯穿设置有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位于第二横杆的上方,所述相邻立柱之间的第一横杆通过钢丝绳围成第一矩形架,所述相邻立柱之间的第二横杆通过钢丝绳围成第二矩形架;所述相邻立柱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分别与长杆及短杆连接,用于固定长杆及短杆;(3)火龙果苗定植:选于11月份将培育生根的火龙果苗定植,每根长杆和短杆两旁各定植一棵火龙果苗,用麻绳将火龙果苗与长杆或短杆捆绑在一起,使火龙果苗沿长杆或短杆向上生长;(4)肥水管理:火龙果定植后的次年3月、6月及9月各先施复合肥、尿素、微量元素肥,再增施农家肥一次,施肥量不变;火龙果定植后的次年3月至12月内,每10天施水肥一次;(5)病虫害防治:火龙果定植后的次年4月至6月内,每10‑15天打一次防病虫害药;9月至10月内,再每10‑15天打一次防病虫害药,主要防治斜纹夜蛾、霉烟病、溃疡病及疮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选择沙壤土地,然后开始做垄,垄宽为1.8-2.0m,垄高0.15-0.2m,行距3.5-4.0m;(2)火龙果种植架搭设:所述种植架包括若干个立柱,所述立柱间隔设置成一排,所述相邻立柱之间间隔设置有长短交替的长杆及短杆,所述立柱上贯穿设置有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位于第二横杆的上方,所述相邻立柱之间的第一横杆通过钢丝绳围成第一矩形架,所述相邻立柱之间的第二横杆通过钢丝绳围成第二矩形架;所述相邻立柱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分别与长杆及短杆连接,用于固定长杆及短杆;(3)火龙果苗定植:选于11月份将培育生根的火龙果苗定植,每根长杆和短杆两旁各定植一棵火龙果苗,用麻绳将火龙果苗与长杆或短杆捆绑在一起,使火龙果苗沿长杆或短杆向上生长;(4)肥水管理:火龙果定植后的次年3月、6月及9月各先施复合肥、尿素、微量元素肥,再增施农家肥一次,施肥量不变;火龙果定植后的次年3月至12月内,每10天施水肥一次;(5)病虫害防治:火龙果定植后的次年4月至6月内,每10-15天打一次防病虫害药;9月至10月内,再每10-15天打一次防病虫害药,主要防治斜纹夜蛾、霉烟病、溃疡病及疮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间距为3-3.5m,所述立柱高为2-2.3m,所述立柱的底部埋入地下0.5-0.8m,所述第一横杆设于立柱地面上1.3-1.5m处,所述第二横杆设于立柱地面上0.8-0.9m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财铭花泽楠陆财达蒙月娟黄朝峰马尚准莫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铭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宁市天利农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