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脚手架单元,包括立柱和与立柱铰接并按需要高度布置的操作平板,每层操作平板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铰接并在张开工作状态处于水平的至少两块板,至少两块板的铰接轴线方向为操作平板的宽度方向,每层操作平板的铰接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基本重合,相邻操作平板包括的板的数量相等;立柱沿操作平板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并与操作平板在侧面铰接,立柱与操作平板的铰接轴线方向为操作平板的宽度方向,操作平板每一侧包括至少两根立柱,每根立柱单独与每层操作平板对应的同一块板铰接。本折叠式脚手架单元的张开/折叠体积比约为二十六分之一,大大降低了脚手架需要的存放空间,方便存储,同时可实现操作平板高度的无级调节,更好地满足建筑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脚手架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更具体地说,涉及可折叠的脚手架单元。
技术介绍
折叠式脚手架因其与传统的采用钢管、连接扣件及其他部件搭设的固定式脚手架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拆装快捷、使用安全的特点,并大大降低了所需的人工数量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得到快速发展。如公布日为1997年2月27日的日本专利JP9032273就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脚手架,它将各层操作平板与立柱在脚手架宽度方向进行铰接,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脚手架在宽度方向的折叠。这种折叠脚手架的缺点是:1、脚手架张开/折叠的体积比较大,一般为六分之一,脚手架需要较大的存放空间;2、另外,因脚手架操作平板与立柱直接铰接,只能在立柱上设置不同的铰接孔,操作平板的高度只能固定调节,不能实现无级调节,不能最好地满足操作高度的要求; 3、在立柱上设置铰接孔对立柱的强度影响较大,需要加大立柱截面尺寸,增加了脚手架的材料消耗和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式脚手架单元,大幅降低脚手架张开/折叠的体积比,使脚手架需要的存放空间更小,并可以实现操作平板高度的无级调节,降低脚手架的重量。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折叠式脚手架单-->元,包括立柱和至少两层与所述立柱铰接并按需要高度布置的操作平板,其特征在于:每层操作平板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铰接并在张开工作状态处于水平的至少两块板,所述至少两块板的铰接轴线方向为操作平板的宽度方向,每层操作平板的铰接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基本重合,所述每层操作平板包括的板的数量相等;所述立柱沿操作平板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并与操作平板在侧面铰接,立柱与操作平板的铰接轴线方向为操作平板的宽度方向,所述操作平板每一侧包括至少两根立柱,每根立柱单独与每层操作平板对应的同一块板铰接。上述折叠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板扣件,所述平板扣件与所述操作平板铰接并夹紧在所述立柱上。上述折叠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扣件包括带纵向开口并与所述立柱配合的夹紧环、锁紧套和限位销,该夹紧环开口处外部两侧沿径向各带有轴对称的同一圆锥体的各一半,所述圆锥销端部带有通孔,在该圆锥体相对的夹紧环的另一侧,带有固定连接的外销,所述锁紧套带有与所述圆锥体配合并可将夹紧套锁紧的圆锥面,所述锁紧套带有通孔,在锁紧套锁紧圆锥体的位置锁紧套通孔和圆锥体通孔正对,所述锁紧套与所述圆锥体配合将夹紧套锁紧在所述立柱上后,与操作平板铰接,所述限位销穿过所述锁紧套和圆锥体的通孔将操作平板与所述平板扣件限位,所述连杆铰接在该平板扣件的外销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脚手架沿长度方向进行折叠,折叠后张开状态的长度变为操作平板两块板的厚度,大大降低了张开/折叠的体积比,约为二十六分之一,大大降低了脚手架需要的存放空间,方便存储;2、采用与立柱夹紧连接的扣件连接立柱和操作平板,实现了操作平板高度的无级调节,可更好地满足建筑施工要求;3、连接结构不减弱立柱强度,可采用最经济的立柱结构尺寸,节省材料、降低脚手架成本和重量。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脚手架单元的张开工作状态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脚手架单元的折叠状态立体图;图3是扣件实施例1的装配立体图;图4是扣件实施例1的夹套立体图;图5是扣件实施例2的装配立体图;图6是连杆伸缩锁紧结构锁紧状态局部剖面图;图7是连杆伸缩锁紧结构解锁状态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脚手架单元的张开工作状态的立体图。图中示出了3层操作平板,但根据需要,每个单元可设置多层操作平板,在一个单元中,至少应设置两块操作平板。每层操作平板由板1和板6沿长度方向铰接,两板铰链7的轴线方向为板的宽度方向,每层操作平板的铰接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基本重合,板1和板6在张开工作状态处于水平,结构上可采用在铰接处一块板伸出限位结构,该结构在张开水平状态与另一块板的上表面贴合,限制两板再向下转动,折叠时两板铰接处只能向上折叠。也可以采用在铰接处设置水平连接固定结构,如在两板铰接处分别设置带孔的连接板,在张开水平状态使两连接板的孔正对,插入限位销即可锁定该两块板,此时根据连接板设置在两块板的上侧或下侧,折叠时两板铰接处可向上或向下折叠。立柱3沿操作平板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操作平板每一侧对应每块板设置一根立柱,每根立柱与操作平板在侧面铰接,立柱与操作平板的铰接轴线方向为操作平板的宽度方向,使操作平板与立柱3在折叠时构成两组平行四边形,操作平板折叠后可实现板面与立柱轴线方向平行。特殊情况,可对应每块板的一侧设置多根立柱,但需满足操作平板与立柱3在折叠时构成两组平行四边形。特殊情况,可对应每块板的一侧设置多根立柱,但需满足操作平板与立柱3在折叠时构成两组平行四边形。-->本实施例的操作平板由两块板组成。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每层操作平板沿其长度方向铰接3块、4块或更多的数量相等的板,每层操作平板的铰接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基本重合,并对应每块板相应设置立柱3,使操作平板与立柱3在折叠时构成平行四边形,即可实现折叠。在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也可以在操作平板的部分板上不设置立柱,如操作平板由三块板构成时,中间一块板可不设立柱,操作平板由四块板构成时,中间两块板或两端两块板也可不设立柱等。在相邻两层操作平板之间,设置剪刀形连杆4,连杆4倾斜布置,一端连接在上层操作平板中部铰接点一端的立柱3上,另一端连接在下层操作平板中部铰接点另一端的立柱3上。连杆4也可连接在操作平板上。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可拆卸但不可转动连接、铰接连接等。可拆卸但不可转动连接适合于固定长度的连杆,脚手架折叠时需先拆除连杆;采用铰接连接,脚手架折叠时可不拆卸连杆,但连杆须采用可伸缩结构,以适应折叠时连杆长度的变化。连杆4可以在操作平板两侧设置,也可仅在一侧设置,可以每相邻两层操作平板之间设置连杆4,也可以隔几层操作平板设置连杆4,连杆4最少设置一根,也可以为两根。立柱3与操作平板的铰接可以按如下方式实现:方式一:在立柱3需要布置操作平板的位置分别焊接垂直于立柱并相互平行的销轴,操作平板侧面对应位置开配合孔与该销轴配合,销轴端部带定位销或弹簧卡圈等限位结构,对立柱与操作平板的铰接配合进行限位。该方式可以实现立柱与操作平板的铰接,但其缺点是操作平板的高度不能自由调节。方式二:采用扣件2连接(本实施例方式)。本方式的扣件与立柱卡紧连接,可实现操作平板高度的无级调节。扣件2的实施方式如下:扣件实施例1:如图3所示,扣件2包括夹套21、锁紧套22和限位销23。图4示出了夹套21的具体结构,它包括带有纵向开口并与立柱配合的的夹紧环212,立柱一般采用圆管,也可采用方管等其他截面的杆,夹紧环212的内表面要与立柱3的截面形状及尺寸相适应。在夹紧环212纵向开口处外部两侧-->沿径向各带有轴对称的同一圆锥体213的各一半,圆锥体213的端部设置与限位销23配合的限位孔214,在该圆锥体213相对的夹紧环212的另一侧,带有固定连接的外销211。锁紧套22带有与圆锥体213配合并可将夹紧套212锁紧的圆锥面,其一端亦带有限位孔,当其锁紧夹紧套212时,其限位孔与圆锥体213的限位孔214正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脚手架单元,包括立柱和至少两层与所述立柱铰接并按需要高度布置的操作平板,其特征在于:每层操作平板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铰接并在张开工作状态处于水平的至少两块板,所述至少两块板的铰接轴线方向为操作平板的宽度方向,每层操作平板的铰接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基本重合,所述每层操作平板包括的板的数量相等;所述立柱沿操作平板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并与操作平板在侧面铰接,立柱与操作平板的铰接轴线方向为操作平板的宽度方向,所述操作平板每一侧包括至少两根立柱,每根立柱单独与每层操作平板对应的同一块板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脚手架单元,包括立柱和至少两层与所述立柱铰接并按需要高度布置的操作平板,其特征在于:每层操作平板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铰接并在张开工作状态处于水平的至少两块板,所述至少两块板的铰接轴线方向为操作平板的宽度方向,每层操作平板的铰接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基本重合,所述每层操作平板包括的板的数量相等;所述立柱沿操作平板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并与操作平板在侧面铰接,立柱与操作平板的铰接轴线方向为操作平板的宽度方向,所述操作平板每一侧包括至少两根立柱,每根立柱单独与每层操作平板对应的同一块板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脚手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上、下端结构相互连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脚手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相邻两层操作平板之间至少一根位于操作平板一侧的连杆,该连杆一端与上层操作平板铰接位置一侧的结构连接,另一端与下层操作平板铰接位置另一侧的结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折叠式脚手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板扣件,所述平板扣件与所述操作平板铰接并夹紧在所述立柱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脚手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扣件包括带纵向开口并与所述立柱配合的夹紧环、锁紧套和限位销,该夹紧环开口处外部两侧沿径向各带有轴对称的同一圆锥体的各一半,所述圆锥销端部带有通孔,在该圆锥体相对的夹紧环的另一侧,带有固定连接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晏,张爱武,王成义,周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