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双极化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755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双极化天线,包括:介质基板,介质基板具有相对且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天线单元,第一天线单元设置在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包括:第一接地导体、第一辐射导体和第一馈电匹配电路,第一接地导体与第一辐射导体间隔开,第一辐射导体和第一馈电匹配电路电连接;第二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设置在介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与第一天线单元垂直,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二接地导体、第二辐射导体和第二馈电匹配电路,第二接地导体与第二辐射导体间隔开,第二辐射导体与第二馈电匹配电路电连接。该天线为平面结构,不仅能够实现双向辐射和双极化功能,而且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频带宽、易组成平面阵列等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双极化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
,特别涉及一种双向双极化天线。
技术介绍
天线作为一种变换器,将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通信、广播、雷达、导航、遥感等工程系统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以进行信息传递。通常天线包括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全向天线包括单极化天线,定向天线包括单极化天线和双极化天线,其中,单极化天线按照极化方向又分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双极化天线按照极化方向又分为垂直/水平极化和+/-45°正交极化。目前,最常用的天线是将两个单向双极化天线对向放置,并通过功分器相连,以实现双向通信。但是,采用该方式实现双向双极化时,需要两套天线,体积大、成本高。另外,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双向单极化天线的设计方案,通过在基板上设置两个相互对称的天线单元,并且两个天线单元的馈电部均收容于接地单元上开设的凹槽,且辐射部相对接地单元向外延伸呈T字形结构,以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但是该方案同样在实现双向双极化时,需要两套天线,体积大、成本高。此外,相关技术中还提出了一种双向双极化天线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虽然能够实现双向辐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板,所述介质基板具有相对且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包括:第一接地导体、第一辐射导体和第一馈电匹配电路,所述第一接地导体与所述第一辐射导体间隔开,所述第一辐射导体和所述第一馈电匹配电路电连接;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垂直,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二接地导体、第二辐射导体和第二馈电匹配电路,所述第二接地导体与所述第二辐射导体间隔开,所述第二辐射导体与所述第二馈电匹配电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板,所述介质基板具有相对且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包括:第一接地导体、第一辐射导体和第一馈电匹配电路,所述第一接地导体与所述第一辐射导体间隔开,所述第一辐射导体和所述第一馈电匹配电路电连接;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垂直,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二接地导体、第二辐射导体和第二馈电匹配电路,所述第二接地导体与所述第二辐射导体间隔开,所述第二辐射导体与所述第二馈电匹配电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导体围绕在所述第一辐射导体的外侧且具有供所述第一馈电匹配电路通过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接地导体围绕在所述第二辐射导体的外侧且具有供所述第二馈电匹配电路通过的第二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匹配电路包括:第一馈电导体和第一匹配电路,所述第一馈电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一辐射导体和所述第一匹配电路之间,所述第一匹配电路伸入所述第一缺口处;所述第二馈电匹配电路包括:第二馈电导体和第二匹配电路,所述第二馈电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郭庆余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