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用接地装置及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065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天线用接地装置,其包括第一接地件(100)和第二接地件(200),所述第一接地件(100)包括固定在电路板(300)上的第一连接部(110)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固定连接的第一接地弹片(120),所述第二接地件(200)包括固定在所述电路板(300)上的第二连接部(210)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0)固定连接的第二接地弹片(220),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移动终端。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天线采用至少两个接地弹片导致占用移动终端内部较大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用接地装置及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用接地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移动终端向着轻薄化的方向发展,相应地,移动终端的厚度越来越小。天线是移动终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频信号天线、MIMO多天线等新型天线的应用,上述天线对接地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天线对接地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升可靠性,天线的接地触点数量增多。目前,天线通过接地弹片与移动终端的壳体接触实现接地。请参考图1和2,由于厚度方向的空间不足,移动终端的天线通常通过两个接地弹片10与壳体20接触,接地弹片10固定在移动终端的电路板30上,接地弹片10的弹性端与壳体20接触的点则为接地触点。目前每个天线采用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接地弹片10。以接地弹片10为两个为例,如图2所示,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两个接地弹片10独立分布,因此需要单独安装。目前通常采用贴片设备实现接地弹片10在电路板30上的安装。由于两个接地弹片10单独安装,因此两者之间需要留有供安装工作进行的间隙40,如图2所示。很显然,天线的触点增多会占据更多的空间,而两个并排的接地弹片10之间的间隙40会使得移动终端的内部空间更加局促,进而会导致移动终端的主板、副板、喇叭盒子等部件的布局越来越困难。另外,在安装接地弹片10时,天线所采用的两个接地弹片10需要两次安装过程,这无疑会增加安装时间,导致移动终端的整机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天线用接地装置,以解决目前天线采用至少两个接地弹片导致占用移动终端内部空间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天线用接地装置,包括第一接地件和第二接地件,所述第一接地件包括固定在电路板上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接地弹片,所述第二接地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接地弹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电路板和上文所述的接地装置,所述第一接地件与所述第二接地件均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接地弹片和所述第二接地弹片均与所述壳体弹性接触。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接地装置中,第一接地件和第二接地件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进而实现第一接地弹片与第二接地弹片相连。在对第一接地弹片与第二接地弹片实现连接的前提下,操作人员可以对第一接地弹片与第二接地弹片实现一步安装,也就无需在第一接地弹片与第二接地弹片之间留有安装用的间隙,此种结构的接地装置无疑会减小第一接地弹片与第二接地弹片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天线所用的两个接地弹片布设在电路板上的示意图;图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接地装置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接地装置中第一接地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接地装置中第二接地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和图10两种不同结构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接地装置与电路板的装配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结构的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接地弹片、20-壳体、30-电路板、40-间隙;100-第一接地件、110-第一连接部、111-第一焊盘、112-吸附板、113-第一基部、114-第一护翼、120-第一接地弹片、121-凸起、200-第二接地件、210-第二连接部、211-第二焊盘、212-第二基部、213-第二护翼、220-第二接地弹片、221-凸起、300-电路板、310-凹槽、400-连接板、500-壳体、510-绝缘条、520-第一区域、530-第二区域、600-共用焊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3-图1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天线用接地装置,所公开的接地装置可以实现天线与移动终端的壳体500接地接触。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接地装置包括第一接地件100和第二接地件200。第一接地件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一接地弹片120,第一连接部110固定在移动终端的电路板300上。第一接地弹片120与第一连接部110固定相连。第一接地弹片120与移动终端的壳体500接触,进而实现接地。第二接地件200包括第二连接部210和第二接地弹片220。第二连接部210固定在移动终端的电路板300上,所述第二接地弹片220与第二连接部210固定相连。第二接地弹片220与移动终端的壳体500接触,进而实现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相连。具体的,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可以采用固定的方式实现相连,例如,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可以通过固定连接件(例如螺钉)或固定连接结构(例如卡接结构)实现固定。同样道理,对于上文所述的其他固定相连的两个部件之间的具体固定关系,本技术同样不作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接地装置中,第一接地件100和第二接地件200通过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相连,进而实现第一接地弹片120与第二接地弹片220相连。在对第一接地弹片120与第二接地弹片220实现连接的前提下,操作人员可以对第一接地弹片120与第二接地弹片220实现一步安装,也就无需在第一接地弹片120与第二接地弹片220之间留有安装用的间隙,此种结构的接地装置无疑会减小第一接地弹片120与第二接地弹片220占用的空间。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两个接地弹片在其并排方向的尺寸A1大于7.2mm。而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接地装置在第一接地弹片120和第二接地弹片220并排方向的尺寸能够小于4.2mm。这较明显地减小了接地装置的占用空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多次安装接地弹片而言,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接地装置能够一次完成,这能节省安装时间,进而提高组装效率。由于第一接地弹片120和第二接地弹片220的安装只需要一次安装操作即可完成,因此能够较好地避免由于多次安装导致的接地弹片安装位置公差较大、公差容差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接地装置中,第一连接部110可以包括与电路板300电连接的第一焊盘111,第二连接部210可以包括与电路板300电连接的第二焊盘211。第一焊盘111和第二焊盘211能够分别实现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在电路板300上的安装。通常情况下,第一焊盘111和第二焊盘211可以通过锡焊的方式固定在电路板300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实现其固定安装。当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地件(100)和第二接地件(200),所述第一接地件(100)包括固定在电路板(300)上的第一连接部(110)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固定连接的第一接地弹片(120),所述第二接地件(200)包括固定在所述电路板(300)上的第二连接部(210)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0)固定连接的第二接地弹片(220),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地件(100)和第二接地件(200),所述第一接地件(100)包括固定在电路板(300)上的第一连接部(110)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固定连接的第一接地弹片(120),所述第二接地件(200)包括固定在所述电路板(300)上的第二连接部(210)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0)固定连接的第二接地弹片(220),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包括与所述电路板(300)电连接的第一焊盘(111),所述第二连接部(210)包括与所述电路板(300)电连接的第二焊盘(211),所述第一焊盘(111)与所述第二焊盘(211)至少部分叠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210)通过连接板(400)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焊盘(111)和所述第二焊盘(211)均与所述连接板(400)粘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包括可供贴片吸盘吸附的吸附板(112),所述第一焊盘(111)与所述吸附板(112)固定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111)和所述第二焊盘(211)并排布置在所述吸附板(112)的同一侧、且均与所述吸附板(112)之间形成间隙,所述连接板(400)设置在所述间隙之内,所述连接板(400)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吸附板(112)粘接,所述连接板(400)的另一侧的表面与所述第一焊盘(111)和所述第二焊盘(211)粘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还包括第一基部(113),所述第一接地弹片(1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剑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