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化十字板状压铸振子、振子组件及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75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化十字板状压铸振子,包括馈电片、辐射面、巴伦、底座和同轴线;所述的辐射面、巴伦和底座压铸成振子主体;四个L型的辐射面排列成的十字状的振子面;四个辐射面相互独立,且相邻两个辐射面之间留有间隙;呈对角设置的两个辐射面上分别设置有馈电定位柱和馈电定位孔;馈电片的一端通过馈电定位柱及馈电定位柱上的定位槽口进行定位,另一端与从振子主体穿过馈电定位孔的同轴线进行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减小振子的尺寸和重量,改善了振子安装便利性,提升天线整体性能;降低天线的生产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化十字板状压铸振子、振子组件及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讯
,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化十字板状压铸振子、振子组件及天线。
技术介绍
天线小型化是移动基站天线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在更小的空间内实现天线原本的性能,从而显著的降低天线的生产建设成本,亦能更方便的实现基站的灵活配置与天线的伪装美化。振子是天线上最为关键的元器件,单振子的性能决定了天线的电气性能,振子的尺寸决定了振子的阵列方式,进而决定天线整体的尺寸重量。因此,天线小型化的核心是振子的小型化。现有常规可能的低频振子主要是由振子臂、巴伦和底座所组成。基于该振子的组件由同轴馈电、压铸振子、振子卡1、振子卡2、振子垫、反射板和螺钉组成。一般现有的低频振子通过螺钉固定在反射板上,由于尺寸较大,振动之后易出现松动现象。且振子组件的零件较多,安装麻烦,振子组件的重量大,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振子容易因松动而产生非线性接触,导致互调的稳定性较差,且时效性不佳,会增加天线的生产、安装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化十字板状压铸振子,实现振子小型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小型化十字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小型化十字板状压铸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馈电片(301)、辐射面(302)、巴伦(303)、底座(304)和同轴线(305);所述的辐射面(302)、巴伦(303)和底座(304)压铸成振子主体;四个L型的辐射面(302)排列成的十字状的振子面;四个辐射面(302)相互独立,且相邻两个辐射面(302)之间留有间隙;呈对角设置的两个辐射面(302)上分别设置有馈电定位柱(405)和馈电定位孔(401);馈电片(301)的一端通过馈电定位柱(405)及馈电定位柱上的定位槽口进行定位,另一端与从振子主体穿过馈电定位孔(401)的同轴线(305)进行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型化十字板状压铸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馈电片(301)、辐射面(302)、巴伦(303)、底座(304)和同轴线(305);所述的辐射面(302)、巴伦(303)和底座(304)压铸成振子主体;四个L型的辐射面(302)排列成的十字状的振子面;四个辐射面(302)相互独立,且相邻两个辐射面(302)之间留有间隙;呈对角设置的两个辐射面(302)上分别设置有馈电定位柱(405)和馈电定位孔(401);馈电片(301)的一端通过馈电定位柱(405)及馈电定位柱上的定位槽口进行定位,另一端与从振子主体穿过馈电定位孔(401)的同轴线(305)进行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十字板状压铸振子,其特征在于:馈电片(301)的一端与同轴线(305)的内导体相连接,馈电片(301)的另一端与辐射面(302)通过馈电定位柱(405)和定位槽口相连接,同轴线(305)的外导体与巴伦相连接,形成了振子两个相互垂直的极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十字板状压铸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子面的对角方向设置有四个腰型孔(402);四个腰型孔(402)分别设置于四个辐射面(302)上,这四个腰型孔(402)距离振子面中心的距离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十字板状压铸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面(402)内设置有方孔(403);辐射面(402)上还设置有缺口(4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十字板状压铸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面(302)的背面设置加强筋(501)。6.一种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小型化十字板状压铸振子(7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富海张闪光刘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