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全溶液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具体涉及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全溶液加工型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由于在显示和照明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以及简单的制备工艺,丰富的材料体系,吸引了科学界以及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商业化的产品都是基于小分子材料,以真空蒸镀工艺实现的,这种工艺存在前期设备投资大、材料浪费严重、成品率低、难以实现大面积等缺点。溶液处理法具有简单且低成本的优势,更适用于OLED的批量生产,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溶液处理法效率较低,性能不够好。现阶段,溶液加工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溶液加工的有机发光层,例如,文献OPTICSEXPRESS,2016,(4),1250—1256中提到对溶液加工的发光层主体材料进行改进,使用混合主体材料制备绿光器件,器件性能提高1.5倍,但是电子传输层仍采用蒸镀方法制备,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全溶液化,想要真正摆脱真空蒸镀设备的束缚制备全溶液器件,就必须考虑溶液电子传输层制备工艺。目前为止,使用溶液法制备电子传输层的一大困难,在于制备过程对下一层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全溶液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层叠的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掺有金属纳米粒子的溶液电子传输层、以及阴极。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全溶液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层叠的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掺有金属纳米粒子的溶液电子传输层、以及阴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全溶液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阳极采用铟锡氧化物玻璃基底,空穴传输层由可溶于水且不溶于有机溶剂的空穴传输材料制备而成,发光层由溶于芳香烃或者卤化烃类有机溶剂的主体材料和发光客体材料制备而成,阴极由功函数较低的金属材料制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全溶液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空穴传输材料为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全溶液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发光层中,有机溶剂为甲苯或氯苯或氯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全溶液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发光层中,主体材料为聚9-乙烯基咔唑或1,3-双[5-(4-叔丁基苯基)-2-[1,3,4]恶二唑基]苯;绿光客体材料为三[2-(对甲苯基)吡啶]合铱,蓝光客体材料为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黄光客体材料为乙酰丙酮酸二(4-苯基-噻吩[3,2-c]吡啶-C2,N)合铱。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全溶液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掺有金属纳米粒子的溶液电子传输层由电子传输材料溶溶液与金属纳米粒子溶液混合后旋涂制备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全溶液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电子传输材料溶液采用能溶于醇类有机溶剂的电子传输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全溶液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电子传输材料溶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玲玲,詹楠,鱼天燕,陈淑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