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具体涉及预应力纤维薄板在混凝土建筑物的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增强或恢复在役桥梁、隧道和房屋等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以及提高新建桥梁、隧道和房屋等建筑物的承载力、抗震、防震功能,现有预应力加固技术主要采用体外预应力钢绞线(体外预应力钢筋)、预应力碳纤维板、预应力碳纤维布。采用体外预应力钢绞线进行加固的施工过程包括:--在混凝土结构外测,如腹板、肋板等部位钻孔,安装张拉夹具及转向装置;--并将钢绞线穿入夹具中;--安装锚具;--采用千斤顶等设备对钢绞线分批、分级进行张拉;--对预应力钢绞线予以锚固;--表面防护处理。采用预应力钢绞线加固存在以下问题:(1)体外钢绞线需作防火和防腐处理,养护工作量大;(2)在长期动荷载作用下,夹片松弛导致锚具失锚;(3)夹具和转向装置的设计不当会造成较大挤压力和大量预应力损失;(4)张锚体系两端要有保护措施,施工较复杂;(5)需要专用的锚、夹具。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进行加固的施工过程包括:--混凝土表面处理;--裁剪碳纤维板;--在被加固构件两端安装专用夹具、锚具及张拉机具;--在碳纤维板粘贴面及结构混凝土 ...
【技术保护点】
预应力纤维薄板在混凝土建筑物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混凝土表面处理;(2)对不平整处进行找平处理,对带裂缝构件作高压环氧树脂灌缝或封缝处理;(3)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张拉或压缩;(4)涂刷粘结胶,所述粘结胶是丁腈胶-双组分环氧粘结胶,而且其抗剪强度≥10MPa;(5)粘贴预应力纤维薄板;(6)待预应力纤维薄板与混凝土固结后,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放张;(7)表面防护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应力纤维薄板在混凝土建筑物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混凝土表面处理;(2)对不平整处进行找平处理,对带裂缝构件作高压环氧树脂灌缝或封缝处理;(3)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张拉或压缩;(4)涂刷粘结胶,所述粘结胶是丁腈胶——双组分环氧粘结胶,而且其抗剪强度≥10MPa;(5)粘贴预应力纤维薄板;(6)待预应力纤维薄板与混凝土固结后,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放张;(7)表面防护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纤维薄板由碳纤维丝或芳纶纤维丝经过编织,并经浸渍料浸渍而制成;所述浸渍料的组成重量比为:液态环氧树脂∶固态环氧树脂∶聚酰氨=0.75~1.5∶0.75~1.5∶0.75~1.5;预应力纤维薄板中纤维丝的计算厚度为0.20mm~0.50mm,浸渍环氧树脂后的实际厚度为0.40mm...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