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桩基托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3221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进行轨道交通或隧道施工时,替换建筑物原有桩基的方法,其在建筑结构的下方沿原桩基排列方向加设板式扩大基础,用于承受原桩基承受的荷载。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对周围环境及交通影响小。特别在交通拥挤,缺少空地,无法搭建便桥的中心城区更具优势。施工工期较短。充分利用现有桥梁可用部分,桥梁地基加固与隧道地基加固区域重叠同步实施,节约工程造价。产生的废弃物极少,环保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桩基托换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进行轨道交通或隧道施工时,替换建筑物原有桩基的方法。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越江隧道在地下穿越各类既有结构物,尤其是穿越运行中的桥梁时,因桥梁墩台大多由桩基承载,在盾构推进时所遇桩基需按障碍物予以清除。以上海市轨道交通十号线为例,地铁盾构需穿越四平路沙泾港桥。传统的施工方法为:1.搭建临时便桥;2.交通改走临时便桥,拆除旧桥,拔除桩基;3.盾构推进;4.修建新桥,恢复原有交通;5.拆除临时便桥。这种施工方法,工期长,造价高,对交通影响大。在建筑密集道路周围场地狭窄的中心城区,往往无法实施。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施工方法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简便、工程造价低且对交通影响不大的建筑结构桩基托换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达成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桩基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结构的下方沿原桩基排列方向加设板式扩大基础,用于承受原桩基承受的荷载。上述的建筑结构桩基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建筑结构为桥梁,该板式扩大基础沿河床加设。上述的建筑结构桩基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加设板式扩大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结构桩基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结构的下方沿原桩基排列方向加设板式扩大基础,用于承受原桩基承受的荷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桩基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结构的下方沿原桩基排列方向加设板式扩大基础,用于承受原桩基承受的荷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桩基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建筑结构为桥梁,该板式扩大基础沿河床加设。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结构桩基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加设板式扩大基础的步骤包括:在两边桥台后做围护;待围护结构达到设计要求后,在河内筑岛做围堰,将河水抽干并在河边打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挖去淤泥在河底表面做素混凝土垫层,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源朱申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