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折试验机构及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315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耐折试验机构及工作方法,耐折试验机构包括弯折部、传动部、检测部、控制部、以及支撑部,弯折部和控制部固定在支撑部上;弯折部包括圆形的支撑框架、固定在支撑框架上的载物平台、位于支撑框架内侧的滑轨、以及安装在滑轨上的导向器;传动部包括移动杆、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轴带动载物平台的一部分沿支承框架滑动,试件以转动轴为轴心进行上下弯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自动化控制的方式,解决了现有需要人工控制导致试验精度低的问题,到达了高精度、自动化记录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折试验机构及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试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耐折试验机构及工作方法。技术背景目前进行耐折试验的装置,一般都是人工放置并夹紧试件,这就会导致试件摆放位置不精确,并且夹紧力不强,造成在试验过程中试件的脱离,影响试验结果。此外,目前的装置,只能有固定一个弯折试验位置,如果需要改变试件的耐折试验位置,则需要取下试件重新摆放,造成效率低下,并且精度不高。同时对于试件的弯折,目前的装置只能在直线或一个方向进行0-90°的弯折,这样对测试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折试验机构及工作方法,通过自动控制弯折位置,便于精确控制,提高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折试验机构,其包括弯折部、传动部、检测部、控制所述传动部运动和检测部的控制部以及支撑部,所述弯折部和控制部均固定在支撑部上;所述弯折部包括支撑框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载物平台、位于所述支撑框架内侧的滑轨以及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导向器;所述载物平台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器上,试件固定在所述载物平台上;所述传动部包括移动杆、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转动轴;所述电机控制转动轴的正转或反转,所述移动杆带动转动轴在所述弯折部内移动;所述检测部包括用于抓取试验图片摄像机和用于检测是否停止试验的监测仪;其中,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载物平台的一部分沿支承框架滑动,所述试件以转动轴为轴心进行上下弯折。优选地,所述载物平台还包括将试件夹持固定在所述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其中第一夹头固定在所述载物平台的前端,且与所述导向器固定连接;第二夹头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载物平台上。优选地,所述载物平台包括依序连接的多个相同的链片,每个链片包括连接孔、凸部侧和凹部侧;其中,所述连接孔包括位于凸部侧的第一连接孔和位于凹部侧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凸部侧设有固定销,所述凹部侧设有与对应固定销连接的固定孔。优选地,所述凹部侧还设有设置在所述固定孔内的活动件,所述固定孔与第二连接孔导通;所述凸部侧还设有与所述固定销连接的弹性件,所述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固定孔中。优选地,所述转动轴为花键轴,且其端部为圆弧形;所述凸部侧的第一连接孔是与转动轴配合的内花键孔,所述凹部侧的第二连接孔是圆孔,且第二连接孔的内径不小于转动轴的最大外径。优选地,所述载物平台还包括感应装置和扫描线,所述感应装置设置在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上,所述扫描线设置在链片表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耐折试验机构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调整所述耐折试验机构的位置以及水平度;S2、试件放置在弯折部的载物平台上,并夹紧固定试件;S3、确定所述试件的耐折试验位置,所述控制部将传动部移动到耐折试验位置,使转动轴与承载平台连接,启动电机,开始试验;S4、所述控制部操控检测部进行试验图片采集,达到指定弯折次数或试件出现断裂时,检测部反馈信号到控制部,停止试验;S5、取下试件,控制部自动分析试验结果。优选地,所述S2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21、试件放置在载物平台上;S22、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通过感应装置自动检测试件的位置,并自动夹紧试件。优选地,所述S3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31、以承载平台的每个链片为单位,确定耐折试验的弯折位置;S32、控制移动杆带动转动轴移动定位到所述弯折位置;S32、将所述转动轴插入到弯折位置的由相邻两个链片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组成的孔中,转动轴推动活动件,使固定销退出固定孔,弯折位置的两个相邻链片之间相互转动;S33、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使转动轴与导向器之间的载物平台可以沿支撑框架的滑轨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运动,从而对试件在弯折位置处进行耐折试验。优选地,所述S4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41、检测部的摄像机根据控制部的指令抓取试验图片,并传输回到控制部;S42、检测部的监测仪检测到试件的弯折部分断裂露出链片上的扫描线时,监测仪将停止信号反馈给控制部;或者控制部预先设置一弯折次数,当达到指定弯折次数时,监测仪将停止信号反馈给控制部;S43、控制部接收停止信号,并停止试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耐折试验机构及工作方法,通过采用自动化控制的方式,解决了现有需要人工控制导致试验精度低的问题,到达了高精度、自动化记录等效果。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耐折试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耐折试验机构的载物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耐折试验机构的链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耐折试验机构的链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耐折试验机构的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耐折试验机构的转动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转动轴插入载物平台的过程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转动轴插入载物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耐折试验机构100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弯折部1、传动部2、检测部3、控制部4以及支撑部5,弯折部1和控制部4均固定在支撑部5上,传动部2固定在弯折部1上。如图1所示,弯折部1包括圆形的支撑框架11、固定在支撑框架11内部的载物平台12、位于支撑框架11内侧的滑轨13以及安装在滑轨13上的导向器14,导向器14可以在支撑框架11上顺时针或逆时针运动,载物平台12的一端固定在导向器14上,载物平台12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框架11上,试件6固定在载物平台12上。具体地,如图2所示,载物平台12还包括两个夹头,分别是第一夹头15和第二夹头16,其中,第一夹头15固定在载物平台12的前端部分,并且与导向器14固定连接,第二夹头16可移动的设置在载物平台12上,第一夹头15和第二夹头16将试件6固定在载物平台12上。由于不同的试件的长度大小不同,第二夹头16通过移动位置便于适应多种规格的试件尺寸,同时,第一夹头15和第二夹头16的宽度和高度都可以调节,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宽度和厚度的试件。作为优选地实施例,第一夹头15和第二夹头16上分别设置有感应装置,当试件6放置在载物平台12上后,第一夹头15和第二夹头16通过感应装置(图未示)检测试件6的位置,并自动夹紧试件6的两端,第一夹头15感应到试件6放置后,自动夹紧,第二夹头16通过移动感应到试件6的末端位置,并自动夹紧。优选地,感应装置是红外感应仪。如图2至图4所示,载物平台12包括依序连接的多个相同的链片10,每个链片10包括连接孔、凸部侧101和凹部侧102,连接孔包括位于凸部侧101的第一连接孔1031和位于凹部侧102的第二连接孔1032,相邻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折试验机构,其包括弯折部、传动部、检测部、控制所述传动部运动和检测部的控制部以及支撑部,所述弯折部和控制部均固定在支撑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支撑框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载物平台、位于所述支撑框架内侧的滑轨以及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导向器;所述载物平台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器上,试件固定在所述载物平台上;所述传动部包括移动杆、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转动轴;所述电机控制转动轴的正转或反转,所述移动杆带动转动轴在所述弯折部内移动;所述检测部包括用于抓取试验图片摄像机和用于检测是否停止试验的监测仪;其中,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载物平台的一部分沿支承框架滑动,所述试件以转动轴为轴心进行上下弯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折试验机构,其包括弯折部、传动部、检测部、控制所述传动部运动和检测部的控制部以及支撑部,所述弯折部和控制部均固定在支撑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支撑框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载物平台、位于所述支撑框架内侧的滑轨以及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导向器;所述载物平台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器上,试件固定在所述载物平台上;所述传动部包括移动杆、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转动轴;所述电机控制转动轴的正转或反转,所述移动杆带动转动轴在所述弯折部内移动;所述检测部包括用于抓取试验图片摄像机和用于检测是否停止试验的监测仪;其中,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载物平台的一部分沿支承框架滑动,所述试件以转动轴为轴心进行上下弯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折试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还包括将试件夹持固定在所述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其中第一夹头固定在所述载物平台的前端,且与所述导向器固定连接;第二夹头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载物平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折试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包括依序连接的多个相同的链片,每个链片包括连接孔、凸部侧和凹部侧;其中,所述连接孔包括位于凸部侧的第一连接孔和位于凹部侧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凸部侧设有固定销,所述凹部侧设有与对应固定销连接的固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折试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侧还设有设置在所述固定孔内的活动件,所述固定孔与第二连接孔导通;所述凸部侧还设有与所述固定销连接的弹性件,所述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固定孔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折试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为花键轴,且其端部为圆弧形;所述凸部侧的第一连接孔是与转动轴配合的内花键孔,所述凹部侧的第二连接孔是圆孔,且第二连接孔的内径不小于转动轴的最大外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折试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还包括感应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霞吴百香龚敏曾宏勋黎丛兵龚天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