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衰减真菌荧光染色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3157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衰减真菌荧光染色液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防衰减真菌荧光染色液的组分包括:荧光剂、促溶剂、渗透剂、背景染料、防荧光衰减剂、稳定剂和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各组分稳定在一个溶液体系中,用纤维素膜过滤,有效去除各类微小杂质,具有长期存放无结晶的功效,同时具有在数秒内使真菌荧光标记与背景染色同步进行的优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衰减真菌荧光染色液不需要在暗室中操作,性能较为稳定。同时具有操作方便、染色时间短、衰减时间长久、效率高、使用范围全面、观察清晰度高、特异性好、检测结果准确等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衰减真菌荧光染色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染色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衰减真菌荧光染色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现已经发现了上万种真菌,其中有大约270多种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现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逐年增多,以致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呈现上升趋势。真菌具有坚固的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典型者兼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产生各种形式的孢子。真菌容易引起真菌性皮肤病,也称皮肤真菌病,该疾病指的是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人类皮肤以及粘膜、毛发和指甲等附属器官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属于浅部真菌病,常见为:头癣、手足癣、体股癣、甲真菌病和花斑癣等。侵犯深部组织和内脏的称为深部真菌病,指的是致病性真菌侵犯深部组织、内脏、肺部、血液、肠胃各个器官和系统,严重危及患者健康。常用于判断是否是由真菌引起的感染病常用的真菌检测的方法有涂片直接镜检法、培养法和免疫学检测等。涂片直接镜检法最常见的是氢氧化钾湿片法,此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一,就是不具有特异性,很容易受到其他杂质底物的干扰,容易出现漏检、误检;其二,是在未染色的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衰减真菌荧光染色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荧光染色液包括如下原料:荧光剂、促溶剂、渗透剂、背景染料、防荧光衰减剂、稳定剂和去离子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衰减真菌荧光染色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荧光染色液包括如下原料:荧光剂、促溶剂、渗透剂、背景染料、防荧光衰减剂、稳定剂和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衰减真菌荧光染色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荧光染色液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荧光剂0.1~1份、促溶剂1~10份、渗透剂5~15份、背景染料0.01~0.05份、防荧光衰减剂0.1~1份、稳定剂10~20份、去离子水52.95~83.79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衰减真菌荧光染色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剂为荧光增白剂-28,所述促溶剂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衰减真菌荧光染色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为二甲基亚砜,所述背景染料为伊文思蓝、溴甲酚蓝、溴酚蓝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衰减真菌荧光染色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荧光衰减剂为抗坏血酸、1,4-二偶氮双环[2,2,2]-辛烷和没食子酸丙酯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衰减真菌荧光染色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坏血酸、1,4-二偶氮双环[2,2,2]-辛烷和没食子酸丙酯混合物的重量份数比为0.5~1:1.5~2:0.5~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衰减真菌荧光染色液,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雷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