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311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3:29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包含:本体,具有第一感测区及第二感测区,第一感测区设有第一进气口及第一出气口,第二感测区设有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悬浮粒感测模块,设置于本体的第一感测区内,包括有光机构、第一气体致动器、激光器及光传感器,第一气体致动器导送空气导入,而空气中悬浮粒受该激光器所发射的光束照射,以产生散射光点由光传感器感测出悬浮粒大小及浓度;气体感测模块,设置于本体的第二感测区内,包括有气体传感器及第二气体致动器,第二气体致动器致动导送空气导入,并由气体传感器感测空气中的特定监测气体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检测装置
本案关于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尤指一种具有气体传输致动器以导气的气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与邻近区域的空气污染问题渐趋严重,尤其是细悬浮微粒(PM2.5)的浓度数据常常过高,空气悬浮微粒浓度的监测渐受重视,但由于空气会随风向、风量不定量的流动,而目前检测悬浮微粒的空气品质监测站大都为定点,所以根本无法确认当下周遭的悬浮微粒浓度,因此需要一个微型方便携带的气体检测装置来供使用者可无时无刻、随时随地的检测周遭的悬浮微粒浓度。此外,目前的气体检测装置往往仅能够对单一气体做检测,但除了悬浮微粒之外,日常生活中尚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若是无法及时检测也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案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检测装置,能够检测空气中所含有悬浮微粒的浓度及其他气体浓度,提供使用者及时且准确的气体信息。本案的一广义实施态样为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感测区及一第二感测区,该第一感测区设有第一进气口及第一出气口,该第二感测区设有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一悬浮粒感测模块,设置于该本体的第一感测区内,包括有一光机构、一第一气体致动器、一激光器及一光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感测区及一第二感测区,该第一感测区设有第一进气口及第一出气口,该第二感测区设有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一悬浮粒感测模块,设置于该本体的第一感测区内,包括有一光机构、一第一气体致动器、一激光器及一光传感器,该第一气体致动器导送空气由该第一进气口快速导入,而空气中悬浮粒受该激光器所发射的光束照射,以产生投射光点由该光传感器感测出悬浮粒大小及浓度;一气体感测模块,设置于该本体的第二感测区内,包括有一气体传感器及一第二气体致动器,该第一气体致动器致动导送空气由该第二进气口快速导入,并由该气体传感器感测空气中的特定监测气体的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感测区及一第二感测区,该第一感测区设有第一进气口及第一出气口,该第二感测区设有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一悬浮粒感测模块,设置于该本体的第一感测区内,包括有一光机构、一第一气体致动器、一激光器及一光传感器,该第一气体致动器导送空气由该第一进气口快速导入,而空气中悬浮粒受该激光器所发射的光束照射,以产生投射光点由该光传感器感测出悬浮粒大小及浓度;一气体感测模块,设置于该本体的第二感测区内,包括有一气体传感器及一第二气体致动器,该第一气体致动器致动导送空气由该第二进气口快速导入,并由该气体传感器感测空气中的特定监测气体的含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机构设于该本体的第一感测区内,具有一气体流道,连通该第一进气口及该第一出气口;一光束通道,横跨连通该气体流道;一光源设置槽,连通该光束通道;以及一容置槽,设置于该气体流道一端,并对应到该第一进气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气体致动器架构于该光机构的该容置槽内,以导引空气由该进气口导入至该气体流道。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激光器架构于该光机构的该光源设置槽中,以发射光束投射于该光束通道中。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传感器设于该气体流道内,并位于该光束通道下方位置,使其对应于该气体流道内感测该激光器所照射悬浮粒上的投射光点,以计算出悬浮粒大小及浓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传感器感测出的悬浮粒为PM2.5悬浮微粒。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传感器感测出的悬浮粒为PM10悬浮微粒。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机构的该容置槽具有多个固定槽。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气体致动器包括:一喷气孔片,包含多个支架、一悬浮片及一中空孔洞,该悬浮片可弯曲振动,该多个支架容置于该多个固定槽中,以定位该喷气孔片于该容置槽内,并使该喷气孔片与该容置槽之间形成一气流腔室,且该多个支架及该悬浮片与该容置槽之间形成至少一空隙;一腔体框架,承载叠置于该悬浮片上;一致动器,承载叠置于该腔体框架上,以接受电压而产生往复式地弯曲振动;一绝缘框架,承载叠置于该致动器上;以及一导电框架,承载叠设置于该绝缘框架上;其中,该致动器、该腔体框架及该悬浮片之间形成一共振腔室,透过驱动该致动器以带动该喷气孔片产生共振,使该喷气孔片的该悬浮片产生往复式地振动位移,以造成该气体通过该至少一空隙进入该气流腔室,再由该气体流道排出,实现该空气的传输流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支架包含一固定部及一连接部,其中该固定部的形状与该多个固定槽的形状相对应,该连接部连接于该悬浮片及该固定部之间,该连接部弹性支撑该悬浮片,供该悬浮片进行往复式地弯曲振动。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致动器包含:一压电载板,承载叠置于该腔体框架上;一调整共振板,承载叠置于该压电载板上;以及一压电板,承载叠置于该调整共振板上,以接受电压而驱动该压电载板及该调整共振板产生往复式地弯曲振动。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共振板的厚度大于该压电载板的厚度。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于该第二感测区设有一监测腔室,该监测腔室具有一入口通道及一出口通道,该入口通道对应到该第二进气口,该出口通道对应到该第二出气口,且该气体传感器设置于该入口通道下方,而该第二气体致动器固设于该监测腔室内部,并对应该出口通道的位置处。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皓然韩永隆黄启峰李伟铭
申请(专利权)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