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井冈山大学专利>正文

伸长法测杨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3110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伸长法测杨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定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竖杆、定滑轮、第二竖杆、螺纹杆、第三竖杆、螺纹管、滑杆、滑槽、第一转轮和固定杆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伸长法测杨模装置对金属丝加减压力时稳定性不好,读数不准确的问题,该伸长法测杨模装置,具备读数准确和稳定性好的优点,大幅度减少了因待测金属丝的摆动而影响测量数据的因素,使得实验条件更严谨,能有效地阻止光杠杆从仪器支架平台上掉下来,避免仪器部件损坏,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伸长法测杨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装置
,具体为伸长法测杨模装置。
技术介绍
伸长法测杨氏模量实验,需不断改变金属丝所受拉力的大小,使金属丝的长度发生微小变化,伴随着金属丝长度的微小变化,与金属丝固定在一起的小圆柱平台发生上下移动,导致置于小圆柱平台上的光杠杆会发生转动,使得从望远镜中观测到的望远镜的十字叉丝在标尺上的位置发生变化,读出对应的刻度值,在现有的伸长法测杨氏模量实验中,改变金属丝所受拉力的大小,是通过在系于金属丝下端的挂钩上加减砝码或在金属丝下端直接改变拉力的大小来实现的,无论在金属丝下端的挂钩上加减砝码或在金属丝下端直接改变拉力大小的过程中,都会使金属丝发生摆动,使得与金属丝固定在一起的小圆柱平台发生摆动,从而使得置于小圆柱平台上的光杠杆发生摆动,也造成了从望远镜中看到的望远镜的十字叉丝在标尺上的位置发生变化,直接导致得到的读数不准确,光杠杆容易从悬挂金属丝的支架平台上掉下来,金属丝容易摇动,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伸长法测杨模装置,具备读数准确和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伸长法测杨模装置对金属丝加减压力时稳定性不好,读数不准确的问题。为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伸长法测杨模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杆(2),所述第一竖杆(2)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定滑轮(3),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杆(4),所述第二竖杆(4)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竖杆(6),且螺纹杆(5)的右端贯穿第三竖杆(6)并延伸至第三竖杆(6)的右侧,所述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7),所述螺纹管(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8),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杆(8)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轮(10),且第一转轮(10)位于滑槽(9)的内腔,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伸长法测杨模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杆(2),所述第一竖杆(2)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定滑轮(3),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杆(4),所述第二竖杆(4)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竖杆(6),且螺纹杆(5)的右端贯穿第三竖杆(6)并延伸至第三竖杆(6)的右侧,所述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7),所述螺纹管(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8),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杆(8)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轮(10),且第一转轮(10)位于滑槽(9)的内腔,所述螺纹管(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竖杆(12),所述第四竖杆(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3),所述第四竖杆(1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4),所述第二支撑板(14)顶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太余晓光覃玖英陈银坤
申请(专利权)人:井冈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