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仲伟军专利>正文

一种多用燃料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83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2:37
一种多用燃料锅炉,包括锅筒、燃烧室,在燃烧室的正面设有燃烧器接口,燃烧室的一侧设有炉门,在锅筒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管板和后管板,在锅筒内设有连通前管板和后管板的若干内烟管,内烟管构成第三回程烟道,前管板的前方设有前烟箱,后管板的后方设有后出烟口,燃烧室即第一回程烟道,由底墙、顶棚、左右外墙的下部、前墙、后下墙与集箱框架组合而成,燃烧室上部的顶棚与锅筒之间的通道构成第二回程烟道,第二回程烟道由顶棚、左右外墙的上部、后上墙组合而成,在第二回程烟道内,由中上纵集箱管向上与锅筒之间间隔的设置有若干根汽流上升管。采用框架式结构,维修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可使用多种燃料。燃烧室空间容积大,氮氧化合物排放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燃料锅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特别是一种多用燃料锅炉。
技术介绍
传统的燃气锅炉有以下特点:1、回燃室前后管板,维修困难,甚至无法维修。2、燃烧室容积不够,烟速太快,氮氧化合物排放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维修方便快捷、氮氧化合物排放低的多用燃料锅炉。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用燃料锅炉,包括锅筒、燃烧室,在燃烧室的正面设有燃烧器接口,在燃烧室的一侧设有维修炉门,在锅筒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管板和后管板,在锅筒内设有连通前管板和后管板的若干内烟管,内烟管构成第三回程烟道,前管板的前方设有前烟箱,后管板的后方设有后出烟口,其特点是:所述的燃烧室即第一回程烟道,由底墙、顶棚、左右外墙的下部、前墙、后下墙与集箱框架组合而成,集箱框架包括左下纵集箱管、右下纵集箱管、左上纵集箱管、右上纵集箱管,以及连接左、右下纵集箱管的前下横集箱管和后下横集箱管,连接左、右上纵集箱管的前上横集箱管和后上横集箱管,在左上纵集箱管、右上纵集箱管之间设有中上纵集箱管,中上纵集箱管与左上纵集箱管和右上纵集箱管平行设置,前上横集箱管和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燃料锅炉,包括锅筒、燃烧室,在燃烧室的正面设有燃烧器接口,在燃烧室的一侧设有维修炉门,在锅筒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管板和后管板,在锅筒内设有连通前管板和后管板的若干内烟管,内烟管构成第三回程烟道,前管板的前方设有前烟箱,后管板的后方设有后出烟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室即第一回程烟道,由底墙、顶棚、左右外墙的下部、前墙、后下墙与集箱框架组合而成,集箱框架包括左下纵集箱管、右下纵集箱管、左上纵集箱管、右上纵集箱管,以及连接左、右下纵集箱管的前下横集箱管和后下横集箱管,连接左、右上纵集箱管的前上横集箱管和后上横集箱管,在左上纵集箱管、右上纵集箱管之间设有中上纵集箱管,中上纵集箱管与左上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燃料锅炉,包括锅筒、燃烧室,在燃烧室的正面设有燃烧器接口,在燃烧室的一侧设有维修炉门,在锅筒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管板和后管板,在锅筒内设有连通前管板和后管板的若干内烟管,内烟管构成第三回程烟道,前管板的前方设有前烟箱,后管板的后方设有后出烟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室即第一回程烟道,由底墙、顶棚、左右外墙的下部、前墙、后下墙与集箱框架组合而成,集箱框架包括左下纵集箱管、右下纵集箱管、左上纵集箱管、右上纵集箱管,以及连接左、右下纵集箱管的前下横集箱管和后下横集箱管,连接左、右上纵集箱管的前上横集箱管和后上横集箱管,在左上纵集箱管、右上纵集箱管之间设有中上纵集箱管,中上纵集箱管与左上纵集箱管和右上纵集箱管平行设置,前上横集箱管和后上横集箱管均分为左右两部分,且分别与中上纵集箱管相接,燃烧室的顶棚由连接在左、右上纵集箱管与中上纵集箱管之间的密布的顶棚管构成,相邻顶棚管之间通过鳍片焊接连接,燃烧室上部的顶棚与锅筒之间的通道构成第二回程烟道,第二回程烟道由顶棚、左右外墙的上部、后上墙组合而成,在靠近两个后上横集箱管的顶棚管处留有烟气由第一回程烟道上升至第二回程烟道的过烟口,第二回程烟道的前端直接与前烟箱相连通,形成烟气由第二回程烟道至第三程回程烟道的过烟通道;在第二回程烟道内,由中上纵集箱管向上与锅筒之间间隔的设置有若干根汽流上升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燃料锅炉,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下纵集箱管的后端分别设有向上与锅筒直通的后下降管;在左、右下纵集箱管的前端分别设有向上与锅筒直通的前下降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燃料锅炉,其特征在于:左、右下纵集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伟军仲跃
申请(专利权)人:仲伟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