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型新型燃油管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72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撞型新型燃油管接头结构,它包括接头本体(1),所述接头本体(1)包括依次前后连接的接头前段(1.1)、接头中段(1.2)和接头后段(1.3),所述接头中段(1.2)由多个台阶面构成,所述接头前段(1.1)为圆形结构,其与汽车部件相连,所述接头后段(1.3)的端部设有与管路连接的扩口(1.3.1),在所述接头前段(1.1)的外圆面上套设有起保护作用的金属环(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复杂的接头前段进行改进,以便于能顺利套设起保护作用的金属环,同时对接头整体的壁厚进行增强,防止在撞击过程中造成损坏;此外将原接头上的握持部转动45°角,使其偏离水平线或垂直线位置,远离易撞击点,从而提高整个接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型新型燃油管接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管路部件,尤其涉及一种防撞型新型燃油管接头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

技术介绍
汽车燃油系统是在汽车上用于根据工况对发动机供油的系统装置,其中位于车身上的油箱和发动机之间采用燃油管连接,汽车燃油管主要用于提供汽油的流通管路,随着燃油蒸发排放法规要求的提高,对燃油管的渗透性和强度也随之提升。燃油管路通常包括燃油管和接头。燃油管用于向发动机传递燃油,燃油管的自由端具有相应的扩口,燃油管通过扩口与快速接头连接形式与尼龙管连接和橡胶管连接扩口形式与橡胶管连接,实现油箱与发动机机构的连通,从而向发动机等机构传递燃油。目前使用的燃油管路,管体部分直径相对较小,且采用强度高、韧性较好的尼龙材料制成,而接头部分结构复杂,直径较大,且材质比较硬,抗压和抗撞击能力相对薄弱,在受到冲击时容易造成损坏,从而导致燃油泄露,更严重则引发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防撞型新型燃油管接头结构,在简化了接头结构的同时,确保其抗压、抗撞击能力。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撞型新型燃油管接头结构,它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包括依次前后连接的接头前段、接头中段和接头后段,所述接头中段由多个台阶面构成,所述接头前段为圆形结构,其与汽车部件相连,所述接头后段的端部设有与管路连接的扩口,在所述接头前段的外圆面上套设有起保护作用的金属环。优选地,所述接头本体的整体壁厚由原先的1.5-2mm增厚到2.5-3.5mm。优选地,在所述接头前段的外圆面上设有一对向外凸出的握持部,该握持部用于挤压接头前段的连接孔,便于接头的装配和拆卸,所述握持部旋转45°角,使其偏离接头前段圆面的水平或垂直线,在所述金属环上与接头前段上的握持部相配合的位置开设通孔,以使得握持部外露。优选地,所述的壁厚为0.5-1.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对于复杂的接头前段进行改进,以便于能顺利套设起保护作用的金属环,同时对接头整体的壁厚进行增强,防止在撞击过程中造成损坏;此外将原接头上的握持部转动45°角,使其偏离水平线或垂直线位置,远离易撞击点,从而提高整个接头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剖视图。其中:接头本体1接头前段1.1握持部1.1.1接头中段1.2接头后段1.3扩口1.3.1金属环2通孔2.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防撞型新型燃油管接头结构,包括接头本体1,接头本体1的整体壁厚由原先的1.5-2mm增厚到2.5-3.5mm,以提高接头的整体抗压和抗撞击能力,所述接头本体1分为接头前段1.1、接头中段1.2和接头后段1.3三个部分,所述接头中段1.2由多个台阶面构成,使得由接头前段1.1至接头后段1.3的直径慢慢变小,所述接头前段1.1为圆形结构,其与汽车的发动机等部件相连,属于接头本体1上直径最大的部分,在所述接头前段1.1的外圆面上设有一对向外凸出的握持部1.1.1,该握持部1.1.1用于挤压接头前段1.1的连接孔,便于接头的装配和拆卸,以往握持部1.1.1安装在接头前段1.1的水平或垂直线上,即最易与外接撞击接触的位置,为了避开这几个撞击点,将所述握持部1.1.1旋转45°角,使其偏离接头前段1.1圆面的水平或垂直线,在所述接头后段1.3的端部设有与管路连接的扩口1.3.1。由于接头前段1.1是整个管路结构最易碰撞损坏的位置,仅仅通过增厚管壁还不能完成提高强度,故在所述接头本体1的接头前段1.1外侧套设有金属环2,在所述金属环2上与接头前段1.1上的握持部1.1.1相配合的位置开设通孔2.1,以使得握持部1.1.1外露,便于按压。金属环的壁厚为0.5-1.5mm。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型新型燃油管接头结构,它包括接头本体(1),所述接头本体(1)包括依次前后连接的接头前段(1.1)、接头中段(1.2)和接头后段(1.3),所述接头中段(1.2)由多个台阶面构成,所述接头前段(1.1)为圆形结构,其与汽车部件相连,所述接头后段(1.3)的端部设有与管路连接的扩口(1.3.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头前段(1.1)的外圆面上套设有起保护作用的金属环(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型新型燃油管接头结构,它包括接头本体(1),所述接头本体(1)包括依次前后连接的接头前段(1.1)、接头中段(1.2)和接头后段(1.3),所述接头中段(1.2)由多个台阶面构成,所述接头前段(1.1)为圆形结构,其与汽车部件相连,所述接头后段(1.3)的端部设有与管路连接的扩口(1.3.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头前段(1.1)的外圆面上套设有起保护作用的金属环(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型新型燃油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1)的整体壁厚由原先的1.5-2mm增厚到2.5-3.5mm。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标榜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