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磨抗磨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70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减磨抗磨弯头,其包括:旋流腔体,其上设有用于向旋流腔体柱形的旋流腔内注气的注气口;进料管,其设置在旋流腔体上并与旋流腔连通;出料管,其设置在旋流腔体上,并与旋流腔连通;其中,进料管的进料方向与出料管的出料方向及注气口的注气方向均不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减磨抗磨弯头,物料随气体进入旋流腔,由于惯性的作用颗粒大的物料不会直接从出料管排出,而是沿柱形旋流腔的内壁旋转,当物料转到出料管处时,物料在惯性和排出气流的作用下从出料管排出。注气口的注气气流,可有效的引导物料的流向,保证排料顺畅。该减磨抗磨弯头能消弱物料对柱形旋流腔内壁的冲刷力,降低减磨抗磨弯头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磨抗磨弯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磨抗磨弯头,属于气力输送

技术介绍
在火电厂、钢铁厂、矿山、石化、建材行业中颗粒以及硬度大的原料都需要通过管道进行气力输送。弯头是气力输送管道不可缺少的配件。原料颗粒进入弯头时,由于运动方向的改变,物料的惯性力会对管壁形成撞击、冲刷,不断地磨蚀管壁,最终导致管壁击穿。在管道系统中相同材料的直管与弯头破损率相差很大,弯头的破损失效率超高。现有的弯头一般采用钢管直接进行弯制,这种弯头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击穿,寿命很短。为了提高弯头的寿命,往往会在弯制弯头中加衬耐磨材料,尽管如此也无法摆脱被磨损甚至被击穿。不论何种弯头即使破损面积很小,都不能修补,需要更换整个弯头。更换弯头是非常麻烦的工作,不仅需要材料成本,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弯头的更换次数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提升。另外,弯头的破损有明显的位置指向,而且是突发的。一旦破损物料喷泄会对工作区的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的减磨抗磨弯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减磨抗磨弯头,其包括:旋流腔体,所述旋流腔体上设有用于向所述旋流腔体的柱形的旋流腔内注气的注气口;进料管,其设置在所述旋流腔体上,并与所述旋流腔连通;出料管,其设置在所述旋流腔体上,并与所述旋流腔连通;其中,所述进料管的进料方向与所述出料管的出料方向以及所述注气口的注气方向均不相同。优选地,所述出料管的出料方向与所述注气口的注气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旋流腔为圆柱形,所述进料管的轴线和出料管的轴线均与所述旋流腔的轴线垂直,且所述进料管的轴线和出料管的轴线均相切于与所述旋流腔同心的同心圆。优选地,所述进料管的内径与所述出料管的内径相同,且所述进料管的内径与所述旋流腔的内径比为1:2~8;所述进料管的内径与所述旋流腔的高度比为1:1.5~5。优选地,所述旋流腔的内壁上设置衬板;所述衬板与所述旋流腔的内壁之间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优选地,所述衬板采用耐磨性优于所述旋流腔体的耐磨材料制成;所述衬板上通过粘贴、涂镀或镶嵌方式形成有耐磨层。优选地,所述减磨抗磨弯头还包括防喷泄仓,其设置于所述旋流腔体外,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均伸出所述防喷泄仓。优选地,所述减磨抗磨弯头还包括报警阀,其设置在所述进料管所朝向的所述旋流腔的腔壁上。优选地,所述减磨抗磨弯头还包括至少一个报警传感器,以用于分别检测所述防喷泄仓内的压力、电阻和/或气流,所述报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防喷泄仓内。优选地,所述旋流腔体至少一端设置法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减磨抗磨弯头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实施例的减磨抗磨弯头,物料随气体进入旋流腔,由于惯性的作用颗粒大的物料不会直接从出料管排出,而是沿柱形的旋流腔的内壁形成旋转,当物料转到出料管处时,物料在惯性和排出气流的作用下从出料管排出。注气口的注气气流,可以有效的引导物料的流向,保证排料顺畅。由于进料管截面S1小于旋流腔的截面S2,根据流体力学速度定律S1V1=S2V2,所以V2<V1,也就是说物料运动速度降低—消弱物料对旋流腔内壁的冲刷力;旋转物料与进入旋流腔物料会发生碰撞与摩擦改变物料的运动轨迹,亦可消弱物料对旋流腔体内壁的冲刷力。从而降低减磨抗磨弯头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2、本技术实施例由于增设衬板,物料的冲刷和磨损直接作用于衬板上,进一步降低了物料对旋流腔内壁的冲刷,延长了减磨抗磨弯头的使用寿命。而且,采用可更换的衬板,能够将消耗降低到最低,简便的更换维护,用时不多,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3、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喷泄仓的设置,可以控制旋流腔被损坏后物料外泄,有效限制外泄的物料对工作区域造成污染,为维修弯头赢得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减磨抗磨弯头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减磨抗磨弯头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减磨抗磨弯头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减磨抗磨弯头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减磨抗磨弯头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旋流腔体;2-进料管;3-出料管;4-注气口;5-旋流腔;6-衬板;7-报警阀;8-防喷泄仓;9-法兰;10-连接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减磨抗磨弯头,其包括:旋流腔体1、进料管2和出料管3,旋流腔体1其内具有柱形的旋流腔5,本实施例的旋流腔5为圆柱形;旋流腔体1上设有用于向旋流腔5内注气的注气口4,通过注气口4向旋流腔5内注入导流气;进料管2设置在旋流腔体1上,并与旋流腔5连通,由气体输送的物料(以下简称气送物料)从进料管2进入旋流腔5;出料管3设置在旋流腔体1上,并与旋流腔5连通,旋流腔5内的物料经出料管3输出;其中,进料管2的进料方向与出料管3的出料方向以及注气口4的注气方向均不相同,即进料管2与出料管3不平行,同时进料管2的轴线与注气口4的轴线也不平行。本实施例的减磨抗磨弯头为机理型减磨抗磨弯头,其工作原理是依托流体力学理论V1S1=V2S2,气送物料颗粒从进料管2进入旋流腔5,因旋流腔5截面大于进料管2截面,进入旋流腔5的物料速度会骤减,卸掉了物料的推力,并在旋流腔5内形成漩流,由于P进>P出,漩流在由注气口4注入的导流气的作用下从出料管3排除;漩流在进入出料管3前与进入旋流腔5的输料气流发生怼冲,怼冲会改变被送物料(如颗粒状物料)的运动轨迹——与旋流腔5壁的接触角,消弱了物料颗粒的冲刷力,减轻物料对旋流腔5的内壁的磨损作用,从而提高了减磨抗磨弯头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的减磨抗磨弯头的旋流腔体1整体可以采用常规材料(如钢材、铝材或工程塑料等)焊接成形,尺寸不限,可以适应各种制造使用环境;制造工艺简捷,成本低廉,可以实现规模化的生产。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出料管3的出料方向(或称为气送物料的流出方向)与注气口4的注气方向一致,从而使进入旋流腔5内的物料均能够在旋流的作用下从出料管3输出,成为减磨抗磨弯头不堵的保障。本实施例图1中示出的注气口4的中心线和出气管的中心线共线,当然两者的中心线应有偏差,偏差的大小,注入气流的大小应根据物料的性质、形态及气料比、传输速度,根据经验确定。继续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进料管2的轴线和出料管3的轴线均与旋流腔5的轴线垂直,且进料管2的轴线和出料管3的轴线均相切于与旋流腔5同心的同心圆。由于进料管2和出料管3不平行,则两者之间存在夹角,该夹角即为减磨抗磨弯头的夹角。而且,进料管2与出料管3的轴心相对位置在一个象限内为最佳,图1示出的即为在一个象限内的情况。进料管2和出料管3在旋流腔体1上的该种设置方式,有利于物料形成旋流,并减少对内壁的磨损。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进料管2的内径与出料管3的内径相同,且进料管2的内径与旋流腔5的内径比为1:2~8;进料管2的内径与旋流腔5的高度(即轴向方向的长度)比为1:1.5~5。图2和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减磨抗磨弯头,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在柱形旋流腔5的内壁上增设衬板6;第二,在旋流腔5上增设报警阀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减磨抗磨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腔体(1),所述旋流腔体(1)上设有用于向所述旋流腔体(1)的柱形的旋流腔(5)内注气的注气口(4);进料管(2),其设置在所述旋流腔体(1)上,并与所述旋流腔(5)连通;出料管(3),其设置在所述旋流腔体(1)上,并与所述旋流腔(5)连通;其中,所述进料管(2)的进料方向与所述出料管(3)的出料方向以及所述注气口(4)的注气方向均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减磨抗磨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腔体(1),所述旋流腔体(1)上设有用于向所述旋流腔体(1)的柱形的旋流腔(5)内注气的注气口(4);进料管(2),其设置在所述旋流腔体(1)上,并与所述旋流腔(5)连通;出料管(3),其设置在所述旋流腔体(1)上,并与所述旋流腔(5)连通;其中,所述进料管(2)的进料方向与所述出料管(3)的出料方向以及所述注气口(4)的注气方向均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磨抗磨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3)的出料方向与所述注气口(4)的注气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磨抗磨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腔(5)为圆柱形,所述进料管(2)的轴线和出料管(3)的轴线均与所述旋流腔(5)的轴线垂直,且所述进料管(2)的轴线和出料管(3)的轴线均相切于与所述旋流腔(5)同心的同心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磨抗磨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2)的内径与所述出料管(3)的内径相同,且所述进料管(2)的内径与所述旋流腔(5)的内径比为1:2~8;所述进料管(2)的内径与所述旋流腔(5)的高度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黄雪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科名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