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压电振动薄膜和三电极等离子体组合式合成射流激励器
本技术涉及快速响应流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压电振动薄膜和三电极等离子体组合式合成射流激励器。
技术介绍
早期的合成射流是利用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内振动薄膜的振动(如压电,铁电,电磁及静电或活塞驱动),在激励器出口孔/缝处产生连续不断向扩展的一系列非定常涡环(或涡对),从而对主流方向产生可预期的影响。合成射流技术的特点是不需要引入额外的质量,而是利用流场内本身的流体合成的射流,被称为“零质量射流”。在气体掺混增强,流动控制,微泵,矢量控制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于2003年提出一种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流动控制技术。该激励器由内置印记与阳极的绝缘腔体以及腔体上表面的出流孔缝组成。该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的工作原理:阳极与阴极分别与高压脉冲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当电源运行时,腔体内的空气由于电极放电而被击穿形成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高温高压气流经出流孔/缝形成高速射流。该技术无需额外的质量输入,具有响应快,工作频带宽,质量轻,结构简单等优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压电振动薄膜和三电极等离子体组合式合成射流激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励器本体、压电振动薄膜(5)、盖板(6)、射流出口缝(4)、点火正极(3)、点火负极(1)、主放电电极(2)和外接脉冲电源,所述激励器本体内部包括一腔体,所述压电振动薄膜(5)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点火正极(3)、点火负极(1)和主放电电极(2)分别从所述激励器本体的侧面嵌入腔体内,所述盖板(6)设置在所述激励器本体的顶部,所述盖板(6)包括一开口,所述射流出口缝(4)设置在所述腔体和所述盖板(6)之间,所述射流出口缝(4)的出口与所述盖板(6)的开口对接从而使得所述腔体与外界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压电振动薄膜和三电极等离子体组合式合成射流激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励器本体、压电振动薄膜(5)、盖板(6)、射流出口缝(4)、点火正极(3)、点火负极(1)、主放电电极(2)和外接脉冲电源,所述激励器本体内部包括一腔体,所述压电振动薄膜(5)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点火正极(3)、点火负极(1)和主放电电极(2)分别从所述激励器本体的侧面嵌入腔体内,所述盖板(6)设置在所述激励器本体的顶部,所述盖板(6)包括一开口,所述射流出口缝(4)设置在所述腔体和所述盖板(6)之间,所述射流出口缝(4)的出口与所述盖板(6)的开口对接从而使得所述腔体与外界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出口缝(4)呈直通圆管形或渐扩圆管形或拉法尔喷管形或长方体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和压电振动薄膜(5)分别通过高温密封胶粘贴连接在激励器腔体底部和激励器本体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