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器及制造方法和细胞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258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器及制造方法和细胞培养方法,包括PDMS培养室,所述PDMS培养室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培养通道,所述培养通道包括水平凹槽和两个竖直通道,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模具,然后由PDMS倒入模具中制作出PDMS培养室,培养细胞时,将PDMS培养室设置在基板上,将共培养的各种细胞悬液注入到培养通道中,待细胞悬液中的细胞黏附后移除PDMS培养室并继续进行培养,形成各种细胞的共培养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建立两种或多种细胞共培养体系,有利于研究不同细胞之间的互相作用,该方法建立的细胞共培养体系生产效率高,经济便捷,且工艺简单,易大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器及制造方法和细胞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器。
技术介绍
生物体是由多种细胞组成的有机整体,不同细胞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协调发挥作用,维持器官,组织的正常,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不同细胞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例如:少突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细胞之间的细胞通讯影响髓鞘的形成,心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参与心脏的发育过程,树突状细胞与T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免疫反应中的抗原提成过程,等等。同种细胞不同状态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例如。视网膜层内的凋亡信号可以在组织内扩散,使凋亡细胞周围的正常细胞发生凋亡。心肌梗死过程中,死亡信号可以通过缝隙连接传递,使死亡心肌细胞周围的正常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等等。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广泛,在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发挥重要作用,值得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细胞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不同种类的细胞的共培养来实现。目前,细胞共培养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接触式共培养和非直接接触式共培养。直接接触式共培养是将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同一个培养体系中混合在一起进行共同培养,使两种细胞直接接触,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PDMS培养室,所述PDMS培养室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培养通道,所述培养通道包括水平凹槽和两个竖直通道,两个竖直通道分别为竖直通道一、竖直通道二,竖直通道一的一端与水平凹槽的一端相接,另一端设置在PDMS培养室表面形成加样口;竖直通道二的一端与水平凹槽的另一端相接,竖直通道二另一端设置在PDMS培养室表面形成出样口;相邻的两个水平凹槽之间的距离为90‑110μm,水平凹槽的高度为290‑31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PDMS培养室,所述PDMS培养室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培养通道,所述培养通道包括水平凹槽和两个竖直通道,两个竖直通道分别为竖直通道一、竖直通道二,竖直通道一的一端与水平凹槽的一端相接,另一端设置在PDMS培养室表面形成加样口;竖直通道二的一端与水平凹槽的另一端相接,竖直通道二另一端设置在PDMS培养室表面形成出样口;相邻的两个水平凹槽之间的距离为90-110μm,水平凹槽的高度为290-31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片,所述PDMS培养室设置在基片上,使得竖直通道一、水平凹槽、竖直通道二与基片相接触将培养通道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凹槽之间相互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水平凹槽之间的长度不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凹槽和竖直通道的形状均为长方体。6.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由聚乳酸PLA通过3D打印机打印制备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两个以上的培养通道成型模和模具基座(4),所述培养通道成型模设置在模具基座(4)上,所述模具基座(4)的四周设置有围板;所述培养通道成型模包括两个竖直立柱和水平凸起条,两个竖直立柱分别设置在水平凸起条的两端,其中,相邻的两个水平凸起条之间的距离为90-110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才徐永强张鲁中马磊杨宇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