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燕斌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58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气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包括气囊层,所述气囊层内填充有弹性按压体,气囊层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处设置有单向阀,进气孔延伸至密封层的外表面设置,所述出气孔的外侧设置有止回气装置,所述止回气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上膜和下膜,上膜、下膜的边缘密封连接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一端与气囊层的出气孔连通、另一端与密封层内部的气腔连通,该按压充气结构可直接吹气,还可按压充气,挤压变形大,充气效率高,收纳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
本技术涉及充气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充气产品,例如充气玩具、充气枕头、充气靠垫等等,这些产品主要采用人工吹气,不仅费力,而且不卫生,但是采用其他的专门的充气结构进行打气,需要额外携带充气筒非常不方便,不便于携带。还有一些产品采用按压结构进行充气,但是这类产品对按压结构的要求比较高,现有的按压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按压结构普遍外壁较厚且造型框架已固定,成本高且占用空间较大,携带不便;第二,无法与产品融为一体,须把按压装置的一部分暴露出来,影响整体美观;第三,外壁软性材质,回弹速度慢,由于是已成型的结构,挤压后变形幅度较小,充气效率低;第四,只能通过按压进行充气,不能直接用打气工具吹,对于体积较大的充气产品,充气时间过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当前的按压充气结构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携带、充气结构挤压后变形幅度小、回弹速度慢、充气效率低、不能直接打气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该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可任意挤压变形,充气效率高,收纳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既可以按压充气,又可以直接打气。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包括气囊层,所述气囊层内填充有弹性按压体,气囊层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处设置有单向阀,进气孔延伸至密封层的外表面设置,所述出气孔的外侧设置有止回气装置,所述止回气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上膜和下膜,上膜、下膜的边缘密封连接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一端与气囊层的出气孔连通、另一端与密封层内部的气腔连通。优选的,所述弹性按压体为海绵。优选的,所述位于进气孔末端的弹性按压体上设置有槽体。优选的,所述上膜、下膜的两侧为压合边。优选的,所述气流通道的横截面积随气流方向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气囊层为矩形体。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的内部填充高回弹大孔隙海绵,可任意挤压变形,充气效率高,便于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填充气腔内的空气,使充气产品快速充气,以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并且按压体能够隐藏于产品内部,产品外观美观,收纳后占用空间小,携带更加方便;同时只需要海绵和pvc、tpu等常见材料即可生产,无需再开模制作按压主体,工艺简单,成本低;同时,该按压充气结构通过增设止回气结构,能够防止挤压充气过程中,空气回流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增大充气速度,提高充气效率,使充气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充气达到良好的外形;并且,该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既可以实现按压充气,还不影响正常的直接吹气,在需要快速充气的情况下,可直接使用打气筒快速充气,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气囊、止回气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止回气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密封层,2-气腔,3-气囊层,4-弹性按压体,5-进气孔,6-出气孔,7-进气嘴,8-上膜,9-下膜,10-气流通道,11-槽体。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如图1-3所示,该按压结构设置于充气产品的密封层1内,能够将充气产品的密封层内部的气腔2填充满空气,从而将整个充气产品撑开;该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包括气囊层3,优选的,所述气囊层为矩形体,便于按压,气囊层内填充有弹性按压体4,优选的,所述弹性按压体4为海绵,其中,该海绵选择孔隙较大的海绵,这种海绵能够保证单次挤压过程中形变量较大,可将较大体积的空气从密封层1外部携带至海绵孔隙中,再将较大体积的空气由海绵中挤压进密封层的气腔2中,从而提高充气效率;气囊层3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孔5和出气孔6,进气孔处设置有单向阀,即空气的流通方向只能从外界经气囊层3流进密封层的气腔2中,进气孔延伸至密封层的外表面设置,外界空气从进气嘴7流入气囊层3,位于进气孔末端的弹性按压体上设置有槽体11,槽体能够有效防止弹性按压体堵住单向阀,进而保证进气速度;气囊层的出气孔6的外侧设置有止回气装置,止回气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上膜8和下膜9,上膜、下膜的边缘密封连接形成气流通道10,气流通道一端与气囊层的出气孔6连通、另一端与密封层内部的气腔2连通,气囊层3中的空气通过气流通道10进入密封层的气腔2中,优选的,所述上膜、下膜的两侧为压合边,上膜、下膜的质地较薄,在没有气流通过的时候,上膜8、下膜9之间相互贴合,进而防止气腔2中的空气倒流出去,所以气流只能在挤压海绵的时候,单方向流进气腔2内,而在海绵回弹的时候,空气则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空气倒流回气囊层3中,进而提高充气的速度,优选的,气流通道的横截面积随气流方向逐渐减小,即上膜、下膜呈梯形,能够有效防止气体回流。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不仅可以按压进行充气,干净卫生,在需要快速充气的时候,仍旧可以采用嘴吹气、或者打气筒打气的方式进行快速充气,并且丝毫不会影响正常的充气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层,所述气囊层内填充有弹性按压体,气囊层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处设置有单向阀,进气孔延伸至密封层的外表面设置,所述出气孔的外侧设置有止回气装置,所述止回气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上膜和下膜,上膜、下膜的边缘密封连接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一端与气囊层的出气孔连通、另一端与密封层内部的气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层,所述气囊层内填充有弹性按压体,气囊层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处设置有单向阀,进气孔延伸至密封层的外表面设置,所述出气孔的外侧设置有止回气装置,所述止回气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上膜和下膜,上膜、下膜的边缘密封连接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一端与气囊层的出气孔连通、另一端与密封层内部的气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燕斌
申请(专利权)人:孙燕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