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588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培养箱,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密封门、动力机构、变速机构Ⅰ、变速机构Ⅱ、推动机构、单向泵、冷却管和调速机构,所述培养箱包括培养箱体、支撑板Ⅰ、支撑板Ⅱ和侧板,可以通过推动机构带动单向泵向冷却管内输送冷却液来控制培养箱内的温度,当根据使用需求要对培养箱内的温度进行调整时,手动转动调速机构,调速机构通过改变变速机构Ⅰ和变速机构Ⅱ之间的传动比来改变推动机构推动单向泵运动的速度,改变单向泵向冷却管内输送冷却液的速度来改变培养箱内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培养箱,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
技术介绍
例如公开号CN206089662U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放置架,该放置架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底部的驱动电机、水平设置在转轴上并呈圆周阵列的挑杆和设置在挑杆上的用于放置微生物培养容器的托架,箱体内壁上设置有机械臂,机械臂前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箱体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机械臂的摇杆和与摄像头匹配的显示屏。本技术能够在不打开培养箱箱门的情况下对培养的微生物进行观察,避免培养过程中因打开培养箱而使外界环境对微生物造成影响,同时,培养容器在培养箱内做圆周运动,保证了各培养容器内的微生物能够获得均一的培养条件;该技术的缺点是不能根据使用需求来控制培养箱内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来控制培养箱内的温度,对不同的微生物进行恒温培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密封门、动力机构、变速机构Ⅰ、变速机构Ⅱ、推动机构、单向泵、冷却管和调速机构,所述培养箱包括培养箱体、支撑板Ⅰ、支撑板Ⅱ和侧板,支撑板Ⅰ和支撑板Ⅱ分别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后侧的左右两端,培养箱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培养箱体为前端开口的箱体,密封门的一侧铰接在培养箱体上,密封门过盈配合在培养箱体内,动力机构连接在支撑板Ⅰ上;所述变速机构Ⅰ包括变速轴Ⅰ、变速带轮和变速轮Ⅰ,变速带轮固定连接在变速轴Ⅰ的一端,变速轮Ⅰ固定连接在变速轴Ⅰ上,变速轴Ⅰ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板Ⅰ和支撑板Ⅱ上,变速带轮和动力机构通过带传动连接;所述变速机构Ⅱ包括变速轴Ⅱ、变速锥齿和变速轮Ⅱ,变速锥齿固定连接在变速轴Ⅱ的一端,变速轮Ⅱ固定连接在变速轴Ⅱ上,变速轴Ⅱ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板Ⅰ和支撑板Ⅱ上,变速轮Ⅱ和变速轮Ⅰ通过带传动连接;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轴、推动锥齿和推动凸轮,推动锥齿固定连接在推动轴的一端,推动凸轮固定连接在推动轴上,推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侧板上,推动锥齿和变速锥齿啮合传动;所述单向泵包括单向筒、单向连接筒、单向推动柱、单向推动板、单向挤压板、单向块Ⅰ、单向板Ⅰ、单向板Ⅱ和单向块Ⅱ,单向推动板上设置有锥形孔Ⅰ,单向板Ⅰ上设置有锥形孔Ⅱ,单向连接筒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单向筒上,单向连接筒和单向筒连通,单向推动柱滑动连接在单向筒上,单向推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推动板,单向推动柱的另一端与推动凸轮接触,单向推动柱上套装有压缩弹簧Ⅰ,压缩弹簧Ⅰ位于单向筒和单向推动柱之间,单向推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挤压板,单向挤压板上滑动连接有单向块Ⅰ,单向块Ⅰ的一端顶在单向推动板上的锥形孔Ⅰ内,单向块Ⅰ上套装有压缩弹簧Ⅱ,压缩弹簧Ⅱ位于单向挤压板和单向块Ⅰ之间,单向推动板和单向挤压板均滑动连接在单向筒内,单向推动板和单向挤压板上均设置有密封圈,单向板Ⅰ和单向板Ⅱ均固定连接在单向筒内,单向板Ⅱ上滑动连接有单向块Ⅱ,单向块Ⅱ的一端顶在单向板Ⅰ上的锥形孔Ⅱ内,单向块Ⅱ上套装有压缩弹簧Ⅲ,压缩弹簧Ⅲ位于单向块Ⅱ和单向板Ⅱ之间,单向筒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上,冷却管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上,单向筒和冷却管连通;所述调速机构包括丝杆、手柄、滑动块、滑动柱、滑动槽、滑动轴、滑动轮、滑动柱和滑动固定板,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滑动块通过螺纹连接在丝杆上,滑动块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滑动块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滑动槽,滑动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动槽内,滑动轴上转动连接有滑动轮,滑动轮位于两个滑动槽之间,滑动柱固定连接在滑动块上,滑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固定板,滑动柱滑动连接在滑动固定板上,滑动柱上套装有压缩弹簧Ⅳ,压缩弹簧Ⅳ位于滑动柱和滑动固定板之间,滑动轮与变速轮Ⅱ和变速轮Ⅰ之间的传动带接触,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板Ⅰ和支撑板Ⅱ上,滑动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Ⅰ和支撑板Ⅱ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所述变速轮Ⅱ和变速轮Ⅰ均为锥形,变速轮Ⅱ和变速轮Ⅰ的锥度相同。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所述培养箱还包括温度测量支架和可视安装槽,温度测量支架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的右侧,温度测量支架和培养箱体连通,可视安装槽设置在温度测量支架上,可视安装槽内通过玻璃胶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所述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还包括温度计,温度计固定连接在温度测量支架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所述密封门包括密封门体、密封安装板和密封垫,密封门上设置有矩形安装槽,矩形安装槽内通过玻璃胶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密封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密封门体上,密封垫固定连接在密封安装板上,密封门体的一侧铰接在培养箱体上,密封垫过盈配合在培养箱体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动力带轮,动力带轮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Ⅰ上,动力带轮和变速带轮通过带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可以通过推动机构带动单向泵向冷却管内输送冷却液来控制培养箱内的温度,当根据使用需求要对培养箱内的温度进行调整时,手动转动调速机构,调速机构通过改变变速机构Ⅰ和变速机构Ⅱ之间的传动比来改变推动机构推动单向泵运动的速度,改变单向泵向冷却管内输送冷却液的速度来改变培养箱内的温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内部传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培养箱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密封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变速机构Ⅰ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变速机构Ⅱ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推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单向泵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单向泵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单向块Ⅰ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管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调速机构结构示意图一;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调速机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培养箱1;培养箱体1-1;温度测量支架1-2;可视安装槽1-3;支撑板Ⅰ1-4;支撑板Ⅱ1-5;侧板1-6;密封门2;密封门体2-1;密封安装板2-2;密封垫2-3;动力机构3;电机3-1;动力带轮3-2;变速机构Ⅰ4;变速轴Ⅰ4-1;变速带轮4-2;变速轮Ⅰ4-3;变速机构Ⅱ5;变速轴Ⅱ5-1;变速锥齿5-2;变速轮Ⅱ5-3;推动机构6;推动轴6-1;推动锥齿6-2;推动凸轮6-3;单向泵7;单向筒7-1;单向连接筒7-2;单向推动柱7-3;单向推动板7-4;单向挤压板7-5;单向块Ⅰ7-6;单向板Ⅰ7-7;单向板Ⅱ7-8;单向块Ⅱ7-9;冷却管8;温度计9;调速机构10;丝杆10-1;手柄10-2;滑动块10-3;滑动柱10-4;滑动槽10-5;滑动轴10-6;滑动轮10-7;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1)、密封门(2)、动力机构(3)、变速机构Ⅰ(4)、变速机构Ⅱ(5)、推动机构(6)、单向泵(7)、冷却管(8)和调速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包括培养箱体(1‑1)、支撑板Ⅰ(1‑4)、支撑板Ⅱ(1‑5)和侧板(1‑6),支撑板Ⅰ(1‑4)和支撑板Ⅱ(1‑5)分别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1‑1)后侧的左右两端,培养箱体(1‑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1‑6),培养箱体(1‑1)为前端开口的箱体,密封门(2)的一侧铰接在培养箱体(1‑1)上,密封门(2)过盈配合在培养箱体(1‑1)内,动力机构(3)连接在支撑板Ⅰ(1‑4)上;所述变速机构Ⅰ(4)包括变速轴Ⅰ(4‑1)、变速带轮(4‑2)和变速轮Ⅰ(4‑3),变速带轮(4‑2)固定连接在变速轴Ⅰ(4‑1)的一端,变速轮Ⅰ(4‑3)固定连接在变速轴Ⅰ(4‑1)上,变速轴Ⅰ(4‑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板Ⅰ(1‑4)和支撑板Ⅱ(1‑5)上,变速带轮(4‑2)和动力机构(3)通过带传动连接;所述变速机构Ⅱ(5)包括变速轴Ⅱ(5‑1)、变速锥齿(5‑2)和变速轮Ⅱ(5‑3),变速锥齿(5‑2)固定连接在变速轴Ⅱ(5‑1)的一端,变速轮Ⅱ(5‑3)固定连接在变速轴Ⅱ(5‑1)上,变速轴Ⅱ(5‑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板Ⅰ(1‑4)和支撑板Ⅱ(1‑5)上,变速轮Ⅱ(5‑3)和变速轮Ⅰ(4‑3)通过带传动连接;所述推动机构(6)包括推动轴(6‑1)、推动锥齿(6‑2)和推动凸轮(6‑3),推动锥齿(6‑2)固定连接在推动轴(6‑1)的一端,推动凸轮(6‑3)固定连接在推动轴(6‑1)上,推动轴(6‑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侧板(1‑6)上,推动锥齿(6‑2)和变速锥齿(5‑2)啮合传动;所述单向泵(7)包括单向筒(7‑1)、单向连接筒(7‑2)、单向推动柱(7‑3)、单向推动板(7‑4)、单向挤压板(7‑5)、单向块Ⅰ(7‑6)、单向板Ⅰ(7‑7)、单向板Ⅱ(7‑8)和单向块Ⅱ(7‑9),单向推动板(7‑4)上设置有锥形孔Ⅰ,单向板Ⅰ(7‑7)上设置有锥形孔Ⅱ,单向连接筒(7‑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单向筒(7‑1)上,单向连接筒(7‑2)和单向筒(7‑1)连通,单向推动柱(7‑3)滑动连接在单向筒(7‑1)上,单向推动柱(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推动板(7‑4),单向推动柱(7‑3)的另一端与推动凸轮(6‑3)接触,单向推动柱(7‑3)上套装有压缩弹簧Ⅰ,压缩弹簧Ⅰ位于单向筒(7‑1)和单向推动柱(7‑3)之间,单向推动板(7‑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挤压板(7‑5),单向挤压板(7‑5)上滑动连接有单向块Ⅰ(7‑6),单向块Ⅰ(7‑6)的一端顶在单向推动板(7‑4)上的锥形孔Ⅰ内,单向块Ⅰ(7‑6)上套装有压缩弹簧Ⅱ,压缩弹簧Ⅱ位于单向挤压板(7‑5)和单向块Ⅰ(7‑6)之间,单向推动板(7‑4)和单向挤压板(7‑5)均滑动连接在单向筒(7‑1)内,单向推动板(7‑4)和单向挤压板(7‑5)上均设置有密封圈,单向板Ⅰ(7‑7)和单向板Ⅱ(7‑8)均固定连接在单向筒(7‑1)内,单向板Ⅱ(7‑8)上滑动连接有单向块Ⅱ(7‑9),单向块Ⅱ(7‑9)的一端顶在单向板Ⅰ(7‑7)上的锥形孔Ⅱ内,单向块Ⅱ(7‑9)上套装有压缩弹簧Ⅲ,压缩弹簧Ⅲ位于单向块Ⅱ(7‑9)和单向板Ⅱ(7‑8)之间,单向筒(7‑1)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1‑1)上,冷却管(8)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1‑1)上,单向筒(7‑1)和冷却管(8)连通;所述调速机构(10)包括丝杆(10‑1)、手柄(10‑2)、滑动块(10‑3)、滑动柱(10‑4)、滑动槽(10‑5)、滑动轴(10‑6)、滑动轮(10‑7)、滑动柱(10‑8)和滑动固定板(10‑9),丝杆(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0‑2),滑动块(10‑3)通过螺纹连接在丝杆(10‑1)上,滑动块(10‑3)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动柱(10‑4),滑动块(10‑3)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滑动槽(10‑5),滑动轴(10‑6)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动槽(10‑5)内,滑动轴(10‑6)上转动连接有滑动轮(10‑7),滑动轮(10‑7)位于两个滑动槽(10‑5)之间,滑动柱(10‑8)固定连接在滑动块(10‑3)上,滑动轴(1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固定板(10‑9),滑动柱(10‑8)滑动连接在滑动固定板(10‑9)上,滑动柱(10‑8)上套装有压缩弹簧Ⅳ,压缩弹簧Ⅳ位于滑动柱(10‑8)和滑动固定板(10‑9)之间,滑动轮(10‑7)与变速轮Ⅱ(5‑3)和变速轮Ⅰ(4‑3)之间的传动带接触,丝杆(10‑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板Ⅰ(1‑4)和支撑板Ⅱ(1‑5)上,滑动柱(10‑4)的两端分别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的微生物恒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1)、密封门(2)、动力机构(3)、变速机构Ⅰ(4)、变速机构Ⅱ(5)、推动机构(6)、单向泵(7)、冷却管(8)和调速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包括培养箱体(1-1)、支撑板Ⅰ(1-4)、支撑板Ⅱ(1-5)和侧板(1-6),支撑板Ⅰ(1-4)和支撑板Ⅱ(1-5)分别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1-1)后侧的左右两端,培养箱体(1-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1-6),培养箱体(1-1)为前端开口的箱体,密封门(2)的一侧铰接在培养箱体(1-1)上,密封门(2)过盈配合在培养箱体(1-1)内,动力机构(3)连接在支撑板Ⅰ(1-4)上;所述变速机构Ⅰ(4)包括变速轴Ⅰ(4-1)、变速带轮(4-2)和变速轮Ⅰ(4-3),变速带轮(4-2)固定连接在变速轴Ⅰ(4-1)的一端,变速轮Ⅰ(4-3)固定连接在变速轴Ⅰ(4-1)上,变速轴Ⅰ(4-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板Ⅰ(1-4)和支撑板Ⅱ(1-5)上,变速带轮(4-2)和动力机构(3)通过带传动连接;所述变速机构Ⅱ(5)包括变速轴Ⅱ(5-1)、变速锥齿(5-2)和变速轮Ⅱ(5-3),变速锥齿(5-2)固定连接在变速轴Ⅱ(5-1)的一端,变速轮Ⅱ(5-3)固定连接在变速轴Ⅱ(5-1)上,变速轴Ⅱ(5-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板Ⅰ(1-4)和支撑板Ⅱ(1-5)上,变速轮Ⅱ(5-3)和变速轮Ⅰ(4-3)通过带传动连接;所述推动机构(6)包括推动轴(6-1)、推动锥齿(6-2)和推动凸轮(6-3),推动锥齿(6-2)固定连接在推动轴(6-1)的一端,推动凸轮(6-3)固定连接在推动轴(6-1)上,推动轴(6-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侧板(1-6)上,推动锥齿(6-2)和变速锥齿(5-2)啮合传动;所述单向泵(7)包括单向筒(7-1)、单向连接筒(7-2)、单向推动柱(7-3)、单向推动板(7-4)、单向挤压板(7-5)、单向块Ⅰ(7-6)、单向板Ⅰ(7-7)、单向板Ⅱ(7-8)和单向块Ⅱ(7-9),单向推动板(7-4)上设置有锥形孔Ⅰ,单向板Ⅰ(7-7)上设置有锥形孔Ⅱ,单向连接筒(7-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单向筒(7-1)上,单向连接筒(7-2)和单向筒(7-1)连通,单向推动柱(7-3)滑动连接在单向筒(7-1)上,单向推动柱(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推动板(7-4),单向推动柱(7-3)的另一端与推动凸轮(6-3)接触,单向推动柱(7-3)上套装有压缩弹簧Ⅰ,压缩弹簧Ⅰ位于单向筒(7-1)和单向推动柱(7-3)之间,单向推动板(7-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挤压板(7-5),单向挤压板(7-5)上滑动连接有单向块Ⅰ(7-6),单向块Ⅰ(7-6)的一端顶在单向推动板(7-4)上的锥形孔Ⅰ内,单向块Ⅰ(7-6)上套装有压缩弹簧Ⅱ,压缩弹簧Ⅱ位于单向挤压板(7-5)和单向块Ⅰ(7-6)之间,单向推动板(7-4)和单向挤压板(7-5)均滑动连接在单向筒(7-1)内,单向推动板(7-4)和单向挤压板(7-5)上均设置有密封圈,单向板Ⅰ(7-7)和单向板Ⅱ(7-8)均固定连接在单向筒(7-1)内,单向板Ⅱ(7-8)上滑动连接有单向块Ⅱ(7-9),单向块Ⅱ(7-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大龙姜雪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