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砂料浆充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2556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尾砂料浆充填系统,属于尾砂充填技术领域,该尾砂料浆充填系统利用深锥浓密机对低浓度尾砂料浆进行浓缩脱水,低浓度尾砂料浆泵送至浓密机后可以快速沉降浓缩,细粒级尾砂也不会被流失,上部的溢流水比较清澈,并能够使溢流清水输送至生产水池储存;砂仓作为高浓度料浆储存、放砂装置,专门负责尾砂的储存与造浆、放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尾砂料浆充填系统充分利用深锥浓密机与砂仓各自优点,进行尾砂料浆处理,减少尾砂的流失,提高了尾砂的利用率,保障了充填质量,提高填充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砂料浆充填系统
本技术涉及尾砂充填
,具体涉及一种尾砂料浆充填系统。
技术介绍
尾砂充填采矿技术是现代矿山开采经济环保的一种新技术,与其它采矿方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回采率高、作业安全、保护环境等优点,并且能回采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难采矿体和深部矿体,因此充填采矿技术也越来越受重视,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目前把尾矿视为一种远景资源储存于井下,待将来技术经济成熟再对其进行资源二次开发利用。目前尾砂充填系统工艺中尾砂料浆浓缩、脱水环节往往是以以下两种方式出现:1、传统的砂仓(没有高效深锥浓密机)对低浓度进行浓缩脱水。2、目前比较流行的采用高效深锥浓密机对低浓度尾砂进行浓密脱水。现有技术的客观存在的问题有:一、单独采用砂仓浓缩脱水的缺点是:1、低浓度料浆进入砂仓后也是进行絮凝沉降过程,但是砂仓内部没有尾砂料浆的“自稀释系统”和较合理的絮凝剂添加系统,砂仓的絮凝剂添加主要将絮凝剂直接添加在进料口处。所以砂仓的絮凝沉降效果不好,会导致溢流水浑浊,溢流水带走大量的细颗粒,最终导致尾砂分级,溢流回水必须泵送至尾矿库,细颗粒尾砂在尾矿库进行堆存不能形成干摊,给尾矿库造成一定安全隐患。2、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砂料浆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深锥浓密机、造浆装置、供气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砂仓;所述深锥浓密机用以对低浓度尾砂料浆进行浓缩脱水,能够使溢流清水输送至生产水池储存,深锥浓密机的底流泵通过砂浆供砂管连通所述砂仓的投料口,以向至少一个所述砂仓内投放高浓度尾砂料浆;所述造浆装置设置在所述砂仓内底部位置,所述供气装置通过供气管道与所述造浆装置连通,所述造浆装置能够对砂仓内料浆进行充气造浆,所述造浆装置底部还连通放砂管用以排放尾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砂料浆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深锥浓密机、造浆装置、供气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砂仓;所述深锥浓密机用以对低浓度尾砂料浆进行浓缩脱水,能够使溢流清水输送至生产水池储存,深锥浓密机的底流泵通过砂浆供砂管连通所述砂仓的投料口,以向至少一个所述砂仓内投放高浓度尾砂料浆;所述造浆装置设置在所述砂仓内底部位置,所述供气装置通过供气管道与所述造浆装置连通,所述造浆装置能够对砂仓内料浆进行充气造浆,所述造浆装置底部还连通放砂管用以排放尾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砂料浆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仓设置两个,砂浆供砂管分别通过第一切换阀门和第二切换阀门连通两个所述砂仓的投放口;其中,第一切换阀门开启以使第一个砂仓处于尾砂料浆输入状态时,同步地,第二切换阀门关闭以使第二个砂仓处于造浆及排砂状态;第一切换阀门关闭以使第一个砂仓处于造浆及排砂状态时,同步地,第二切换阀门开启以使而第二个砂仓处于尾砂料浆输入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砂料浆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浆装置包括进气管道、出气管道、盘状的造浆管道以及多个喷嘴装置,所述进气管道一端通过进气阀连通所述供气管道,另一端连通所述造浆管道的进气口,所述出气管道通过出气阀与所述造浆管道的出气口连通;多个所述喷嘴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亮康瑞海王旭仵锋锋江科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