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2548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加固抗震基座、连接套管、防漏加固器和预警装置,所述加固抗震基座由基座、锥形固定器、回力弹簧、金属板和支撑架组成,所述基座底部焊接有锥形固定器,所述回力弹簧镶嵌于基座上侧,且上侧连接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上侧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上侧的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内侧活动连接防漏加固器,所述预警装置位于连接套管内侧。该装置通过在盾构钢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加固抗震基座,在隧道底部打好地基,然后通过锥形固定器将基座固定在地面,然后通过回力弹簧达到抗震缓冲的目的,并通过支撑架达到支撑的目的,提高盾构钢套筒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盾构钢套筒在隧道施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确保盾构以正确的姿态顺利到达,防止出现塌陷等事故是施工的重点,目前国内使用的盾构到达方式有到达端头地层加固、化学浆加固法、冻结法、挖填法、竖井加气法等。盾构到达直接地面加固+接收钢套筒是城际轨道广州至佛山段某盾构工程的盾构到达方式,该方案在广州地铁二、八线延长线某工程也成功应用。但传统的接收钢套筒为一整体结构,不仅加工困难而且运输成本高,后来也出现了拆分拼接式的盾构钢套筒,然后现实套筒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在套筒的连接处会出现漏水、安全性不高和抗震性较差的情况。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盾构钢套筒接收安全性低,抗震性能差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加固抗震基座、连接套管、防漏加固器和预警装置,所述加固抗震基座包括基座、锥形固定器、回力弹簧、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加固抗震基座(1)、连接套管(2)、防漏加固器(3)和预警装置(4),所述加固抗震基座(1)包括基座(11)、锥形固定器(12)、回力弹簧(13)、金属板(14)和支撑架(15),所述基座(11)底部焊接有锥形固定器(12),所述回力弹簧(13)镶嵌于所述基座(11)上侧,且上侧连接金属板(14),所述金属板(14)上侧焊接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固定连接上侧的所述连接套管(2),所述连接套管(2)内侧活动连接防漏加固器(3),所述预警装置(4)位于所述连接套管(2)上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加固抗震基座(1)、连接套管(2)、防漏加固器(3)和预警装置(4),所述加固抗震基座(1)包括基座(11)、锥形固定器(12)、回力弹簧(13)、金属板(14)和支撑架(15),所述基座(11)底部焊接有锥形固定器(12),所述回力弹簧(13)镶嵌于所述基座(11)上侧,且上侧连接金属板(14),所述金属板(14)上侧焊接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固定连接上侧的所述连接套管(2),所述连接套管(2)内侧活动连接防漏加固器(3),所述预警装置(4)位于所述连接套管(2)上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2)包括上套管(21)、下套管(22)、连接扣(23)和固定栓(24),所述上套管(21)下侧设有下套管(22),且通过连接扣(2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管(21)上表面和下套管(22)下表面设置有固定栓(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钢套筒接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飞李艳辉王少甲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