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盐催化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242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锌盐催化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取原料大单体、小单体、链转移剂、还原剂、氧化剂、催化剂和水;将小单体和链转移剂与水混合配制成A液;将还原剂和催化剂与水混合配制成B液;将大单体和水加入到有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热升温并搅拌,待温度达到47~52℃且大单体完全溶解时,加入氧化剂,混合,再同时匀速滴加入A液和B液,滴加和保温反应的总时间为2~2.5h,将反应后物料冷却至室温,即制得聚羧酸减水剂。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反应温度低、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产品分散性能和保坍性能良好、可工业化生产,实用性强,制得的聚羧酸减水剂特别适合于水泥基建筑材料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锌盐催化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水剂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锌盐催化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聚羧酸减水剂适用作混凝土外加剂及建筑材料中。
技术介绍
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对于国家建设和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减水剂作为混凝土外加剂的关键组分,可以减少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提升预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和使用寿命等。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具有梳型结构的分子,具有高减水率、可以改善混凝土孔结构和密实度等优点。聚羧酸减水剂作为最重要的混凝土外加剂之一,具有绿色、高效、高可塑性等特点,深受各个国家重视,随着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大,对混凝土量的需求和性能要求逐年上升,对聚羧酸减水剂的需求也不断增大。目前,国内外聚羧酸减水剂的生产及应用已较广泛,现有技术中,聚羧酸减水剂的生产主要以聚醚大单体和各类小单体为主要原料,采取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聚羧酸减水剂。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单体聚合。生产聚羧酸减水剂所用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主要采用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钾等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使用加热方法合成聚羧酸减水剂,聚合反应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锌盐催化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为:a、配料:取原料大单体、小单体、链转移剂、还原剂、氧化剂、催化剂和水,其中:大单体:小单体的摩尔比为3.8:1~4.2:1,链转移剂为单体总质量的0.5%~0.7%,还原剂为单体总质量的0.2%~4%,氧化剂为单体总质量的0.5%~1.1%,催化剂为单体总质量的0.1%~0.2% ;将小单体和链转移剂与水混合,配制成A液,待用;将还原剂和催化剂与水混合,配制成B液,待用;所述大单体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分子量为2000~4000;所述小单体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以及甲基丙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链转移剂为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盐催化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为:a、配料:取原料大单体、小单体、链转移剂、还原剂、氧化剂、催化剂和水,其中:大单体:小单体的摩尔比为3.8:1~4.2:1,链转移剂为单体总质量的0.5%~0.7%,还原剂为单体总质量的0.2%~4%,氧化剂为单体总质量的0.5%~1.1%,催化剂为单体总质量的0.1%~0.2%;将小单体和链转移剂与水混合,配制成A液,待用;将还原剂和催化剂与水混合,配制成B液,待用;所述大单体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分子量为2000~4000;所述小单体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以及甲基丙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链转移剂为巯基乙酸、巯基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锌、硫酸锌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还原剂为次亚磷酸钠、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以及抗坏血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过硫酸钾、以及过硫酸铵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b、合成反应:将大单体和水加入到有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热升温并搅拌,待温度达到47~52℃且大单体完全溶解时,加入氧化剂,混合,再同时匀速滴加入A液和B液,滴加和47~52℃温度下保温反应的总时间为2~2.5h,将反应后物料冷却至室温,即制得聚羧酸减水剂。2.按权利要求1所述锌盐催化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所述配料中:大单体:小单体的摩尔比较好的为3.9:1~4.1:1,链转移剂较好的为单体总质量的0.6%~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才林冯全祥任先艳杨海君王玉平黄钰茜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