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外加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高标号混凝土正以其强度高、整体性好、自重小的独特优势被广泛采用,尤其在桥梁工程等大型化工程中得到大量应用,同时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工程安全使用期、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有明显效益,因此,高标号混凝土已成为当代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采用了较低的水胶比以及提高一些矿物掺合料掺入比例,高标号混凝土在应用中存在粘度大,流动速度慢的问题,造成施工周期长,浇筑物易出现冷缝等问题。聚羧酸减水剂(PCE)是一种表面活性剂,PCE的亲水亲油(HLB)平衡值与其拌制混凝土的流变行为有重要关系,通过砂浆扩展度、L形箱流速、V型漏斗流空时间研究了5种APEG-PCE,5种MPEG-PCE,2种IPEG-PCE流变行为与其HLB值的关系,PCE聚合物分子的HLB值如Griffin'smethod计算,结果发现PCE的HLB值与砂浆流速成正比,与流空时间成反比,慕尼黑工业大学的JohannPlank教授同样赞同这一观点,提出解决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摩尔比1:3~6:0.1~0.5分别称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单体、不饱和二元酸单体或其衍生物单体、以及降粘助剂;S2:将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单体和降粘助剂加入反应釜中,在反应釜中添加水,升温至20~30℃搅拌,使上述单体溶解成混合溶液A;S3:将不饱和二元酸单体或其衍生物单体与水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S4:称取一定量的还原剂,并将其与水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溶液C;S5:称取一定量的链转移剂,加入步骤S2中的反应釜中并搅拌混合;S6:称取一定量的氧化剂,将称取的氧化剂加入步骤5的反应釜中搅拌混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摩尔比1:3~6:0.1~0.5分别称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单体、不饱和二元酸单体或其衍生物单体、以及降粘助剂;S2:将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单体和降粘助剂加入反应釜中,在反应釜中添加水,升温至20~30℃搅拌,使上述单体溶解成混合溶液A;S3:将不饱和二元酸单体或其衍生物单体与水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S4:称取一定量的还原剂,并将其与水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溶液C;S5:称取一定量的链转移剂,加入步骤S2中的反应釜中并搅拌混合;S6:称取一定量的氧化剂,将称取的氧化剂加入步骤5的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并在混合5~10min后采用滴加的方式将步骤S3中的混合溶液B和步骤S4中的混合溶液C同时滴入反应釜中;S7:步骤S6中所有溶液滴加完成后,在滴加结束的温度下反应1~1.5h,反应结束后加碱中和pH至6~8,即得到降粘聚羧酸减水剂。2.一种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摩尔比1:3~6:0.1~0.5分别称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单体、不饱和二元酸单体或其衍生物单体、以及降粘助剂;S2:将称取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单体和降粘助剂加入反应釜中,在反应釜中添加水,升温至20~30℃搅拌,使上述单体溶解成混合溶液A;S3:称取一定量的链转移剂,再将称取的不饱和二元酸单体或其衍生物单体、链转移剂与水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S4:称取一定量的还原剂,并将其与水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溶液C;S5:称取一定量的氧化剂,将称取的氧化剂加入步骤2的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并在混合5~10min后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勇,黄海,林春红,陈娟,温建峰,李双超,汪春满,许立,李双,崔云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