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吡啶类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吡啶类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表面活性剂
技术介绍
表面活性剂被喻为“工业味精”,由于其具有洗涤、润湿或抗黏、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增溶、分散、防腐、抗静电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对表面活性剂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双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其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良好的水溶性、较好的起泡性和乳化性等优点,备受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关注。尤其是含杂环的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由于杂环头基的存在,使其具有许多新性能,在化学催化、医药学研究、化学分离和表面改性等方面都有潜在的应用。目前,许多含咪唑、吡啶、噻唑、喹啉、四氢吡咯和六氢吡啶等杂环的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已经被报道,但大多数合成工艺比较复杂,仍处在小试规模,因此,开发具有新颖结构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性能研究一直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吡啶类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制备简单、绿色环保。该表面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吡啶类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吡啶类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R代表碳数为8、10、12或14的长链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啶类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以3-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得到N,N'-二(3-吡啶基)丙二酰胺,再与溴代烷烃在无溶剂条件下反应制得吡啶类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吡啶类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N,N'-二(3-吡啶基)丙二酰胺:将丙二酸二乙酯和3-氨基吡啶加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热到140~150℃反应6~7小时,冷却,过滤,用乙酸乙酯洗涤得N,N'-二(3-吡啶基)丙二酰胺;其中丙二酸二乙酯、3-氨基吡啶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量比例为:1mmol:3~5mmol:0.4~0.5ml;(2)将N,N'-二(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俊生,秦涛,张永斌,于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