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酸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372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精细化工中间体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H酸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磺化:将精萘和第一批硫酸混合,反应,降温后加入第二批硫酸,继续降温,加入第一批发烟硫酸,升温,维持一段时间再加入第二批发烟硫酸,升温,维持一段时间,降温后加入清水,搅拌,得到磺化物;(2)取磺化物,经过硝化、脱硝、中和、还原、T酸离析后,得到T酸;(3)碱熔:取T酸,加液碱,升温脱水,加甲醇,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将得到的碱熔物料经过离析、过滤、干燥处理,得到H酸产品。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大大降低了磺化阶段浓硫酸和发烟硫酸的用量,降低了后续废水的排放量,同时提高了碱熔物的收率,大大降低了副产物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酸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细化工中间体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H酸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H酸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印染、纺织行业。现有技术主要以精萘为原料,经过磺化、硝化、脱硝、中和、还原、T酸离析、碱熔、H酸离析工艺步骤制备H酸,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以下问题:(1)磺化阶段时为了降低物料粘度、提高传热效率,必须加入过量的无水硫酸;并且为了提高反应体系中硫酸的浓度还要加入大量的发烟硫酸,这样以来使得后期中和工序要加入大量的液氨来中和反应体系中过量的硫酸,产生的硫酸盐不参与后序反应,影响后续T酸膏状物料的纯度,并且导致后期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2)在碱熔反应阶段,会产生一些副产物,碱熔物收率低,直接影响H酸产量。(3)T酸离析后物料是固液悬浮液,放入T酸析滤池中,经抽干,再洗,再抽干得到T酸膏状物,在T酸析滤时要用木锤将整个T酸析滤池内的膏状物料进行捣固,用质量浓度为20%的工业盐水进行水洗,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加大了废水排放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建立一种H酸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降低硫酸用量,可减少废水的排放量,降低碱熔阶段副产物的含量,同时提高碱熔物的收率的H酸生产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H酸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磺化:将精萘和第一批硫酸混合,升温至140-150℃,保持0.5-1.5h,降温至95-110℃;向反应物料中加入第二批硫酸,待反应物料降温至55-60℃,加入第一批发烟硫酸,升温至150-160℃,维持2-4h再加入第二批发烟硫酸,升温至182-190℃,维持0.5-1.5h,降温至100-115℃加入清水,搅拌,得到磺化物;(2)取步骤(1)中磺化物经过硝化、脱硝、中和、还原、T酸离析后,得到T酸;(3)碱熔阶段:取步骤(2)中T酸,加入液碱,搅拌混合,升温至90-110℃进行脱水,脱水结束后加入甲醇,升温至183-194℃,控制反应压力,将得到的碱熔物料经过离析、过滤、干燥处理,得到H酸产品。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精萘和第一批硫酸混合后,升温至145℃,保持1h,降温至100℃再加入第二批硫酸。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加入第二批硫酸后,待反应物料降温至60℃,加入第一批发烟硫酸,升温至155℃,维持3h再加入第二批发烟硫酸。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加入第二批发烟硫酸,升温至185℃,维持1h,降温至105℃加入清水。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T酸和液碱搅拌混合后,升温至108℃进行脱水,并且脱水比值控制为4.45-4.55。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加入甲醇后,升温至186℃,控制反应压力至2.4-2.7MPa,维持该温度和压力20-30min。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甲醇按照T酸和液碱混合物:甲醇为1:0.13-1:0.18的质量比加入。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液碱的质量浓度为50%。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T酸和液碱的质量比为1:4-4.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体积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在磺化反应阶段,首先将精萘和第一批硫酸在140-150℃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可促使精萘和硫酸充分反应,再降温至95-110℃,终止一磺化反应;加入第二批硫酸,继续降温至55-60℃,加入发烟硫酸第一批,将温度降至55-60℃可有效避免损失大量SO3,升温至150-160℃,维持一段时间,促进第二批硫酸和精萘的反应,促进二磺化反应的进行;加入第二批发烟硫酸,升温至182-190℃,维持0.5-1.5h,降温至100-115℃加入清水,将反应温度控制在182-190℃,促进三磺化反应的进行,大大提高了磺化反应效率;降温至100-115℃加入清水,这一操作终止三磺化反应,同时还终止磺化副产物的产生。磺化反应阶段通过三步磺化反应,分别调控一磺化反应、二磺化反应和三磺化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大大提高了磺化反应效率,降低了硫酸和发烟硫酸的用量,避免后续中和环节对氨水的消耗,大大降低了废水的排放量。(2)本专利技术碱溶阶段,将脱水温度控制在90-110℃,控制脱水比值(脱水比值=碱度/亚硝值)为4.45-4.55,这一操作更有助于T酸和液碱的反应;碱熔阶段加入甲醇,甲醇的加入量按照与T酸和液碱混合物0.13-0.18:1的质量比加入,控制反应温度在183-194℃,反应压力为2.4-2.7MPa,在此工艺参数下大大提高碱熔物的收率,同时降低了副产物的含量(变色酸含量≤0.1%)。(3)本专利技术T酸离析后的固液混悬液,在析滤时以H酸析滤时收集的母液在30度条件下浸泡,取代了传统工业盐水水洗以及捣固工艺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废水的排放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H酸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磺化:将精萘和质量分数为99.8%第一批硫酸按照质量比1:1.2的比例混合,升温至140℃,保持1.5h,降温至95℃;向反应物料中按照加入质量分数为99.8%的第二批硫酸(精萘和第二批硫酸的质量比为1:0.5),待反应物料降温至55℃,加入65%第一批发烟硫酸(精萘和第一批发烟硫酸的质量比为1:1.5),升温至150℃,维持4h再加入65%第二批发烟硫酸(精萘和第二批发烟硫酸的质量比为1:0.2),升温至182℃,维持1.5h,降温至100℃加入清水,搅拌,得到磺化物;(2)取步骤(1)中磺化物经过加入硝酸,控制温度45℃左右,得到硝化物;取硝化物,加入水,控制温度110℃左右,得到脱硝物;取脱硝物,加入20%左右氨水,进行中和反应,控制中和物料PH值5-7得到中和物;取中和物,用铁粉还原,经过压滤机过滤,得到还原液;取还原液,加入盐,加入98%硫酸,控制温度80℃左右,得到T酸固液混悬液;将T酸固液混悬液置于析滤池内,经过洗涤得到T酸膏状物;取T酸膏状物,加入纯碱,经溶解得到T酸溶解液,经压滤机过滤得到精T酸溶液;(3)碱熔阶段:取步骤(2)中精T酸溶液,加入质量浓度为50%液碱(T酸和液碱的质量比为1:4),搅拌混合,升温至95℃进行脱水(脱水比值控制为4.45),脱水结束后加入甲醇(T酸和液碱混合物:甲醇的质量比为1:0.13),升温至183℃,控制反应压力至2.4MPa,维持该温度和压力30min,将得到的碱熔物料加入配置好的酸水中,进行H酸离析,得到H酸固液悬浮液;将H酸固液悬浮液放入析滤池,用真空抽出母液,得到H酸膏状物;将H酸膏状物进行闪蒸干燥得到成品H酸。其中步骤(3)中将H酸固液悬浮液放入析滤池,用真空将母液抽出并回收至H酸母液储罐,再用该H酸母液在28℃条件下浸泡步骤(2)中置于析滤池内的T酸固液混悬液,抽真空,得到T酸膏状物。实施例2一种H酸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磺化:将精萘和质量分数为99.8%第一批硫酸按照质量比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H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磺化阶段:将精萘和第一批硫酸混合,升温至140‑150℃,保持0.5‑1.5h,降温至95‑110℃;向反应物料中加入第二批硫酸,待反应物料降温至55‑60℃,加入第一批发烟硫酸,升温至150‑160℃,维持2‑4h再加入第二批发烟硫酸,升温至182‑190℃,维持0.5‑1.5h,降温至100‑115℃加入清水,搅拌,得到磺化物;(2)取步骤(1)中磺化物经过硝化、脱硝、中和、还原、T酸离析后,得到T酸;(3)碱熔阶段:取步骤(2)中T酸,加入液碱,搅拌混合,升温至90‑110℃进行脱水,脱水结束后加入甲醇,升温至183‑194℃,控制反应压力,将得到的碱熔物料经过离析、过滤、干燥处理,得到H酸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磺化阶段:将精萘和第一批硫酸混合,升温至140-150℃,保持0.5-1.5h,降温至95-110℃;向反应物料中加入第二批硫酸,待反应物料降温至55-60℃,加入第一批发烟硫酸,升温至150-160℃,维持2-4h再加入第二批发烟硫酸,升温至182-190℃,维持0.5-1.5h,降温至100-115℃加入清水,搅拌,得到磺化物;(2)取步骤(1)中磺化物经过硝化、脱硝、中和、还原、T酸离析后,得到T酸;(3)碱熔阶段:取步骤(2)中T酸,加入液碱,搅拌混合,升温至90-110℃进行脱水,脱水结束后加入甲醇,升温至183-194℃,控制反应压力,将得到的碱熔物料经过离析、过滤、干燥处理,得到H酸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精萘和第一批硫酸混合后,升温至145℃,保持1h,降温至100℃再加入第二批硫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裕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