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准安专利>正文

一种遮阳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26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遮阳篷,包括有支撑篷布(8)的支撑杆(1)及固定杆(4),支撑杆(1)的一端与固定杆(4)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1)与固定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可调节支撑杆(1)上下摆动的调节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紧凑,整体牢度强;还有,由于Y形支架与定位支架相结合具有结构的稳定性,使遮阳篷的遮阳角度不易变形,从而有效地提高防风性能,使遮阳篷的使用寿命更长;再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方便、快捷地调节遮阳篷的遮阳角度,并且能在往上0~35°,往下0~45°角度角度之间任意调节,使用灵活又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门、窗、阳台、及娱乐场外的遮阳篷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96225324.3名称为《手动折臂伸缩装饰阳篷》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结构,其结构包括支架和篷布,其特征是:在支架上安装有卷筒和一对可调倾角的折臂,两折臂的前端连接有前梁,卷筒的一个端头装有手摇蜗轮蜗杆式伸缩机构,篷布连接卷筒和前梁之间。因采用了可折叠的结构,所以,使用方便,适用面广,并可在门、窗、阳台外及室外娱乐场所设置;由于采用铝型材和特殊防水篷布,其结构新颖,色彩丰富,给城市中增添了一种格调清新、档次高雅的装饰和美观醒目的宣传媒体。但其缺点是结构较复杂,部件多,制作麻烦、整体牢度不够;还有,防风性能差,该遮阳篷的角度易被风吹动而变形,导致降低遮阳篷的使用寿命,所以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牢固且能方便地调节遮阳篷角度的用于门、窗、阳台外等地方的遮阳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门、窗、阳台外的遮阳篷,包括有支撑篷布的支撑杆及固定杆,支撑杆的一端与固定杆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与固定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可调节支撑杆上下摆动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有Y形支架和定位支架,所述支撑杆与Y-->形支架的主杆连接在一起,且Y形支架的两叉边可上下活动地与定位支架相连接,而定位支架与固定杆固定在一起,且在下叉边上设置有两叉边相对对于定位支架上下活动的机构。作为改进,所述两叉边可上下活动地与定位支架相连接的结构优选为:在Y形支架的两叉边上分别设置有带弧度的腰形孔,所述定位支架在两叉边的两侧面上左右各设有定位支架,上叉边通过上螺栓依次经定位支架上的上螺孔、上叉边上的腰形孔、另一个定位支架的上螺孔相互穿置而可活动地连接在一起,而下叉边通过下螺栓依次经定位支架的下螺孔、下叉边上的腰形孔、另一个定位支架的下螺孔相互穿置而可活动连接在一起。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在下叉边上设置有两叉边相对对于定位支架上下活动的机构选择为:包括有调节套和调节螺钉,在调节套上设置有两夹边,在两夹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螺孔,所述调节套通过夹边可活动地夹置于下叉边的两侧面上,所述的下螺栓是依次经定位支架的下螺孔、一夹边螺孔、下叉边上的腰形孔、另一夹边螺孔、再经另一个定位支架的下螺孔相互穿置而可活动组装连接在一起,且在下叉边端面中部设置有调节螺孔,而在调节套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与下叉边的调节螺孔为同心设置的调节螺钉孔,所述调节螺钉的一端依次从调节套的调节螺钉孔、调节螺孔伸入下叉边的腰形孔与下螺栓相顶在一起,并在调节螺钉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扳手拧动结构;所述扳手拧动结构优选为在调节螺钉的端面上凹设有与内六角螺杆相配套的内六角螺孔。再改进,所述定位支架与固定杆固定在一起的结构选择为,在定位支架上设置有一对卡脚,每个卡脚的端部设有螺栓孔,定位支架通过两卡脚卡固于固定杆上,并通过螺栓穿置于两卡脚的螺栓孔中而将固定杆围于其中的结构将定位支架固定于固定杆上;所述的支撑杆与水平线往下摆动的角度为0~45°,所-->述的支撑杆与水平线往上摆动的角度为0~35°。再改进,所述固定杆其上方还可设置有可卷绕篷布的卷绕杆,该卷绕杆的两端通过支撑块可转动地定位于固定杆的上方,使篷布安装更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在支撑杆与固定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可调节支撑杆上下摆动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有Y形支架和定位支架,所述支撑杆与Y形支架的主杆连接在一起,而遮阳篷的两叉边可上下活动地与定位支架相连接,而定位支架与固定杆固定在一起,且在下叉边上设置有两叉边相对对于定位支架上下活动的机构。其优点在于结构合理、紧凑,整体牢度强;还有,由于Y形支架与定位支架相结合具有结构的稳定性,使遮阳篷的遮阳角度不易变形,从而有效地提高防风性能,使遮阳篷的使用寿命更长;再有,本专利技术能方便、快捷地调节遮阳篷的遮阳角度,并且能在往上0~35°,往下0~45°角度之间任意调节,使用灵活又方便,所以本技术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产品,值得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调节机构平面图;图3是图2旋转90度后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2旋转90度后投影图;图5是图4中支撑杆向下转动一个角度的状态度;图6是图4中支撑杆向上转动一个角度的状态度;图7是图4的立体图;图8是图5的立体图;-->图9是图2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门、窗、阳台外的遮阳篷,包括有支撑篷布8的支撑杆1及固定杆4,支撑杆1的一端与固定杆4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支撑杆1与固定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可调节支撑杆1上下摆动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有Y形支架2和定位支架3,支撑杆1与Y形支架2的主杆20连接在一起,且Y形支架2的两叉边21、23可上下活动地与定位支架3相连接,而定位支架3与固定杆4固定在一起,且在下叉边23上设置有两叉边21、23相对对于定位支架3上下活动的机构。如图3和图8所示,上述两叉边21、23可上下活动地与定位支架3相连接的结构为:在Y形支架2的两叉边21、23上分别设置有带弧度的腰形孔22、24,所述定位支架3在两叉边21、23的两侧面上左右各设有定位支架3,上叉边21通过上螺栓7依次经定位支架3上的上螺孔31、上叉边21上的腰形孔22、另一个定位支架3的上螺孔31相互穿置而可活动地连接在一起,当然在两叉边21、23的两侧面与上叉边21之间还可以垫上垫片35。而下叉边23通过下螺栓71依次经定位支架3的下螺孔32、下叉边23上的腰形孔24、另一个定位支架3的下螺孔32相互穿置而可活动连接在一起。如图3和图8所示,在下叉边23上设置有两叉边21、23相对对于定位支架3上下活动的机构为:包括有调节套5和调节螺钉53,在调节套5上设置有两夹边51,在两夹边5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螺孔52,所述调节套5通过夹边51可活动地夹置于下叉边23的两侧面上,所述的下螺栓71是依次经定位支架3-->的下螺孔32、一夹边螺孔52、下叉边23上的腰形孔24、另一夹边螺孔52、再经另一个定位支架3的下螺孔32相互穿置而可活动组装连接在一起,且在下叉边23端面中部设置有调节螺孔25,而在调节套5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与下叉边23的调节螺孔25为同心设置的调节螺钉孔,所述调节螺钉53的一端依次从调节套5的调节螺钉孔、调节螺孔25伸入下叉边的腰形孔24与下螺栓71相顶在一起,并在调节螺钉5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扳手拧动结构。该扳手拧动结构为在调节螺钉54的端面上凹设有与内六角螺杆6相配套的内六角螺孔54。如图1至图8所示,上述定位支架3与固定杆4固定在一起的结构为,在定位支架3上设置有一对卡脚33,每个卡脚33的端部设有螺栓孔34,定位支架3通过两卡脚卡33固于固定杆4上,并通过螺栓41穿置于两卡脚33的螺栓孔34中而将固定杆4围于其中的结构将定位支架3固定于固定杆4上。支撑杆1与水平线往下摆动的角度a为0~45°,往上摆动的角度β为0~35°。而在固定杆4的上方还设置有可卷绕篷布8的卷绕杆9,见图1所示,该卷绕杆9的两端通过支撑块42可转动地定位于固定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遮阳篷,包括有支撑篷布(8)的支撑杆(1)及固定杆(4),支撑杆(1)的一端与固定杆(4)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1)与固定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可调节支撑杆(1)上下摆动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有Y形支架(2)和定位支架(3),所述支撑杆(1)与Y形支架(2)的主杆(20)连接在一起,且Y形支架(2)的两叉边(21、23)可上下活动地与定位支架(3)相连接,而定位支架(3)与固定杆(4)固定在一起,且在下叉边(23)上设置有两叉边(21、23)相对对于定位支架(3)上下活动的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篷,包括有支撑篷布(8)的支撑杆(1)及固定杆(4),支撑杆(1)的一端与固定杆(4)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1)与固定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可调节支撑杆(1)上下摆动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有Y形支架(2)和定位支架(3),所述支撑杆(1)与Y形支架(2)的主杆(20)连接在一起,且Y形支架(2)的两叉边(21、23)可上下活动地与定位支架(3)相连接,而定位支架(3)与固定杆(4)固定在一起,且在下叉边(23)上设置有两叉边(21、23)相对对于定位支架(3)上下活动的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叉边(21、23)可上下活动地与定位支架(3)相连接的结构为:在Y形支架(2)的两叉边(21、23)上分别设置有带弧度的腰形孔(22、24),所述定位支架(3)在两叉边(21、23)的两侧面上左右各设有定位支架(3),上叉边(21)通过上螺栓(7)依次经定位支架(3)上的上螺孔(31)、上叉边(21)上的腰形孔(22)、另一个定位支架(3)的上螺孔(31)相互穿置而可活动地连接在一起,而下叉边(23)通过下螺栓(71)依次经定位支架(3)的下螺孔(32)、下叉边(23)上的腰形孔(24)、另一个定位支架(3)的下螺孔(32)相互穿置而可活动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下叉边(23)上设置有两叉边(21、23)相对对于定位支架(3)上下活动的机构为:包括有调节套(5)和调节螺钉(53),在调节套(5)上设置有两夹边(51),在两夹边(5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螺孔(52),所述调节套(5)通过夹边(51)可活动地夹置于下叉边(23)的两侧面上,所述的下螺栓(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准安
申请(专利权)人:马准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