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轨式提梁机大车走行的球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132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44
一种轮轨式提梁机大车走行的球铰结构,包含上部球盖、下部球座、销轴和开槽螺母,所述上部球盖包含球盖本体,所述球盖本体的上端外缘设有连接法兰以实现与均衡梁的连接,所述球盖本体的下端设有供下部球座伸入的球形凹槽,所述下部球座包含球座本体,所述球座本体的上端设有伸入球形凹槽以实现转动的球形凸起,下端外缘设有连接凸缘以实现与走行台车的连接,所述销轴的轴体从上部球盖贯通下部球座后螺纹连接至开槽螺母;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均衡梁和走行台车之间设置球铰结构,能比较有效的减少轨道横向和纵向高差带来的对结构的影响,还有效的减少走行过程中的啃轨和磨损现象,以及走行过程中径向、轴向、扭转等各个方向的冲击和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轨式提梁机大车走行的球铰结构
本技术涉及大吨位轮轨式提梁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轮轨式提梁机大车走行的球铰结构。
技术介绍
大吨位轮轨式提梁机上,大车走行结构负责整个提梁机的纵向移动,整个设备的自重以及所吊梁片的载荷最终通过大车走行结构传递到基础。现有技术的大车走行结构仅在走行台车与均衡梁连接处设置横向销轴,在现场的使用过程中,该销轴虽然能减少轨道纵向高差带来的影响,但是对于轨道横向高差没有调节作用,仍然会造成大车结构的磨损,以及大车的啃轨现象,一旦损坏更换相当困难。为此,本技术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轮轨式提梁机大车走行的球铰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轨式提梁机大车走行的球铰结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充分考虑了大车走行过程中的轨道横向和纵向高差,有效减小了轨道高差带来的啃轨和磨损现象,适用于大吨位轮轨式提梁机大车走行的结构设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轨式提梁机大车走行的球铰结构,包含上部球盖、下部球座、销轴和开槽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球盖包含球盖本体,所述球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轨式提梁机大车走行的球铰结构,包含上部球盖、下部球座、销轴和开槽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球盖包含球盖本体,所述球盖本体的上端外缘设有连接法兰以实现与均衡梁的连接,所述球盖本体的下端设有供下部球座伸入的球形凹槽,所述下部球座包含球座本体,所述球座本体的上端设有伸入球形凹槽以实现转动的球形凸起,下端外缘设有连接凸缘以实现与走行台车的连接;所述销轴的轴体从上部球盖贯通下部球座后螺纹连接至开槽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轨式提梁机大车走行的球铰结构,包含上部球盖、下部球座、销轴和开槽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球盖包含球盖本体,所述球盖本体的上端外缘设有连接法兰以实现与均衡梁的连接,所述球盖本体的下端设有供下部球座伸入的球形凹槽,所述下部球座包含球座本体,所述球座本体的上端设有伸入球形凹槽以实现转动的球形凸起,下端外缘设有连接凸缘以实现与走行台车的连接;所述销轴的轴体从上部球盖贯通下部球座后螺纹连接至开槽螺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铰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曾子敬董成杰张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