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弄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095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弄布置结构,包括管弄舱,管弄舱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方的顶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与顶板之间的两个侧板,底板上设置底肋板,底肋板与顶板之间呈间隔分布,底肋板、侧板以及顶板围设形成管弄本体,底肋板中开设有若干线缆安装通孔。其优化管弄的布置,减低检修人员的工作强度。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底肋板中开设有线缆安装通孔,使得线缆可以从管弄本体的下方通过,从而避免将线缆布置在管弄本体中,减少了线缆对管弄本体中的空间的占用,在将压载水管和阀门布置到管弄本体中后,能够为管弄本体腾出更多的空间供检修人员通过,降低了检修人员在对管弄中的压载水管道和阀门的检修时的工作难度,方便检修人员的检出管弄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弄布置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尤其涉及一种管弄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在设计散货船舶时,一般会在船舶上设计管弄,即在船舶的双层底下方预留一个由船舶艉部通向船舶艏部的密封通道,以用于布置船舶的线缆、压载水管以及阀件等。检修人员需要定期进入到管弄对布置在其中的线缆、压载管以及阀件等进行维护和检修,因此,需要在管弄中预留一定的空间供检修人员进出。但是,现有的弄管结构布置不合理,线缆、压载水管道以及阀门占用管弄的空间较大,供检修人员进出的空间较小,造成检修人员在管弄内的活动空间较小,对管弄中的线缆、压载水管以及阀门的检修难度较大,且检修的效率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弄布置结构,其优化管弄的布置,降低检修人员的工作强度。为达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管弄布置结构,包括管弄舱,所述管弄舱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的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上设置底肋板,所述底肋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呈间隔分布,所述底肋板、所述侧板以及所述顶板围设形成管弄本体,所述底肋板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线缆安装通孔。作为所述的管弄布置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弄舱,所述管弄舱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的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上设置底肋板,所述底肋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呈间隔分布,所述底肋板、所述侧板以及所述顶板围设形成管弄本体,所述底肋板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若干线缆安装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弄舱,所述管弄舱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的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上设置底肋板,所述底肋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呈间隔分布,所述底肋板、所述侧板以及所述顶板围设形成管弄本体,所述底肋板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若干线缆安装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安装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管弄本体的长度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安装通孔包括上层线缆安装通孔和设置在所述上层线缆安装通孔下方的下层线缆安装通孔,所述上层线缆安装通孔与所述下层线缆安装通孔间隔设置,且所述上层线缆安装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下层线缆安装通孔的孔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供移动小车行走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底肋板间隔设置,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底肋板之间形成管道安装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通过导轨结构沿所述管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林周静
申请(专利权)人: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