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的起动发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2023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的起动发电系统,属于汽车电器领域,包括起动发电机和由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支架及若干摩擦片组成的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是通过不同摩擦片之间接合与离开实现行星齿轮机构不同挡位传动。在车辆起动阶段,发动机起动转速较低,加一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可以使起动发电机能平稳高效的起动发动机;在发电阶段,发动机齿圈转速较高,齿圈与输出轴之间有一增速传动比,这会使输出轴的转速异常高,加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调速后可使起动发电机能在发动机齿圈转速较高时依然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的起动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起动发电机,特别涉及一种带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的起动发电系统,属于汽车电器

技术介绍
以往在汽车上安装有起动机和发电机,二者相互独立工作,当起动过程完成之后起动机便处于闲置状态,这势必导致起动机在大多数时候不工作却占据着汽车有限的空间,增加了汽车的重量,所以需要起动发电机一体化技术来克服这个缺点。在车辆起动阶段,发动机起动转速较低,但需要一个较大的起动转矩;在车辆行驶阶段,发动机齿圈转速较高,与齿圈相连接的输出轴的转速则更高。若发动机的输出轴直接与起动发电机连接则会导致在车辆起动阶段需要一较大功率的起动发电机以提供发动机的起动转矩,并且在车辆正常行驶阶段起动发电机发电时转速过高,影响安全性。加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调速后既可使起动发电机在起动时能减速增矩便于起动,又可使起动发电机在车辆正常行驶发动机齿圈转速较高的条件下正常发电,提高发电效率。所以,针对带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的起动发电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已有的技术中,变速装置常用于纯电动汽车和汽车发动机用起动机领域。例如申请号为201610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的起动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动发电机和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所述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支架和若干摩擦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第一内齿圈和第一太阳轮;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第二内齿圈和第二太阳轮;所述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位于起动发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第一太阳轮的轴与起动发电机输出轴相连,第二太阳轮的轴与发动机输出轴相连;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上分别装有第一内齿圈摩擦片和第二内齿圈摩擦片;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上分别装有第一行星架摩擦片和第二行星架摩擦片;支架上固定第一横向摩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的起动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动发电机和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所述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支架和若干摩擦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第一内齿圈和第一太阳轮;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第二内齿圈和第二太阳轮;所述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位于起动发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第一太阳轮的轴与起动发电机输出轴相连,第二太阳轮的轴与发动机输出轴相连;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上分别装有第一内齿圈摩擦片和第二内齿圈摩擦片;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上分别装有第一行星架摩擦片和第二行星架摩擦片;支架上固定第一横向摩擦片、第一纵向摩擦片、第二横向摩擦片和第二纵向摩擦片;第一横向摩擦片可以上下移动压紧第一内齿圈摩擦片,第二横向摩擦片可上下移动压紧第二内齿圈摩擦片,第一纵向摩擦片可以左右移动压紧第一行星架摩擦片,第二纵向摩擦片可以左右移动压紧第二行星架摩擦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置的起动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双级正反向差异传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立伟安俊豪张文超严兵刘剑张学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