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钊洋专利>正文

一种循环用集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01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用集装袋,包括袋体、吊装带、绑带、绑带固定装置和袋体集扎装置,袋体两端开口设置,顶部固定安装有吊装带,底部可拆卸安装有袋体集扎装置,袋体集扎装置对袋体进行收口集扎;沿袋体的延伸方向,袋体外侧安装有若干绑带;绑带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与袋体固定连接,延伸出袋体的部分绑带为活动部;通过绑带固定装置,活动部与袋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袋,使用过程中,袋体的集扎部位位于袋体的内部,凭借物料的重力将袋体底部冲开进行卸料,集装袋可循环利用,卸料干净、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用集装袋
本技术涉及集装运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用集装袋。
技术介绍
集装袋又称柔性集装袋、吨装袋、太空袋等,是集装单元器具的一种,配以起重机或叉车,就可以实现集装单元化运输,它适用于装运大宗散状粉粒状物料。集装袋广泛用于水泥、食品、粮谷、医药、化工、饲料、矿产品等粉状、颗粒、块状物品的运输、包装。因其装卸、运输、贮存,都非常方便,还节省劳动力,发达的国家普遍使用集装袋做为运输、仓储的包装产品。一般的集装袋,通常包括袋体和吊装带,袋体底部封闭、顶部敞开设置,通过吊装带,机器将袋体吊起,用刀具将袋体底部划开进行卸料,传统的集装袋,一是卸料时袋体容易积料,需要人员二次清理才可卸清,二是集装袋只能使用一次。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用集装袋,其袋体底部为敞开设置,通过扎扣将底部封闭,卸料时将扎扣解开,实现了集装袋的循环使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装有货物的集装袋在进行货运、堆叠后,将会使扎扣变紧、解扣困难,仍需用刀割开,一是集装袋报废,无法重复利用,二是底部容易积料,卸料不净;同时,解扣动作必须由人员在吊起后的集装袋下侧进行,安全风险大;粉状物料卸料初期粉尘大,需解扣操作人员防护后迅速撤离,危险系数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用集装袋,用以解决集装袋循环利用率低、卸料不净,以及底部解扣引起的人员健康及安全风险高的问题。一种循环用集装袋,包括袋体、吊装带、绑带、绑带固定装置和袋体集扎装置,其中:所述袋体两端开口设置,顶部固定安装有所述吊装带,底部可拆卸安装有所述袋体集扎装置,所述袋体集扎装置对所述袋体进行收口集扎;沿所述袋体的延伸方向,所述袋体外侧安装有若干所述绑带;所述绑带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袋体固定连接,延伸出所述袋体的部分绑带为所述活动部;通过所述绑带固定装置,所述活动部与所述袋体可拆卸连接。可选地,上述集装袋中,所述袋体集扎装置包括集扎环、切割环和牵拉绳,其中:所述牵拉绳为Y形结构,包括主绳、切割绳和辅助绳,其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主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袋体上,所述切割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切割环连接在所述集扎环上,所述辅助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集扎环上;所述切割绳的长度小于所述辅助绳的长度。可选地,上述集装袋中,所述袋体的底部内侧设有集扎环固定套,所述集扎环穿过所述集扎环固定套对所述袋体进行集扎。可选地,上述集装袋中,所述绑带固定装置包括吊环和吊环勾,所述袋体上安装所述吊环,所述活动部安装所述吊环勾,所述吊环勾与所述吊环匹配设置。可选地,上述集装袋中,还包括绑带约束装置,所述活动部从所述袋体内部连接在袋体上,所述绑带约束装置固定在任一条绑带的活动部。可选地,上述集装袋中,所述绑带约束装置为撕拉式绑带约束装置。可选地,上述集装袋中,还包括辅助加强装置,所述辅助加强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袋体底部,用于底部加强。可选地,上述集装袋中,所述袋体设有加强带,用于袋体周向加强;所述袋体内部设有防水内衬。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集装袋,包括袋体、吊装带、绑带、绑带固定装置和袋体集扎装置,通过绑带固定装置,绑带的活动部可拆卸连接在袋体上,使用袋体集扎装置对袋体底部集扎,袋体的集扎部位位于袋体的内部,凭借物料的重力将袋体底部冲开进行卸料,集装袋可循环利用,卸料干净、速度快;袋体集扎装置包括集扎环、切割环和牵拉绳,通过拉动牵拉绳将集扎环切断,扩大集装袋的适用范围,可灌装质量较轻或极重的物料,同时将切断的集扎环统一回收,避免其成为物料中的杂物;通过集扎环固定套和绑带约束装置,加强集扎环的稳定牢固性。本技术提供的装置,解扣简单,无需在袋体底部进行,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循环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更换集扎环即可,成本低,利用率高。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用集装袋的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外观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辅助加强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5中:1-袋体,2-吊装带,3-绑带,31-固定部,32-活动部,4-绑带固定装置,41-吊环,42-吊环勾,5-袋体集扎装置,51-集扎环,52-切割环,53-牵拉绳,531-主绳,532-切割绳,533-辅助绳,54-集扎环固定套,6-绑带约束装置,7-辅助加强装置,8-加强带;其中:图2为图1的非工作状态图,图3为图1的局部透视图,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4的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用集装袋,用以解决集装袋循环利用率低、卸料不净,以及底部解扣引起的人员健康及安全风险高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图3所示的装置,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包括袋体1、吊装带2、绑带3、绑带固定装置4和袋体集扎装置5:袋体1两端开口设置,顶部固定安装有吊装带2,底部可拆卸安装有袋体集扎装置5,袋体集扎装置5对袋体1进行收口集扎;沿袋体1的延伸方向,袋体1外侧安装有若干组绑带3,绑带3包括固定部31和活动部32,固定部31与袋体1固定连接,延伸出袋体1底部的部分绑带为活动部32;通过绑带固定装置4,活动部32与袋体1可拆卸连接。灌料之前,使用袋体集扎装置5将袋体1底部进行集扎,被集扎的部位(以下简称:集扎部位)位于袋体1内部,通过绑带固定装置4,将绑带的活动部32与袋体1连接,从而使袋体呈上部开口、下部密封的状态;灌料时,通过吊装带2将集装袋吊起,绑带的活动部32呈紧状态,袋体1的下部由绑带3捆紧加强,集扎部位仅承受物料的压力;卸料时,将活动部32从袋体1拆下,再将集装袋吊起,凭借物料的重力,将袋体底部冲开进行卸料,从而实现集装袋的循环利用;由于袋体为通口设置,卸料快速、干净。值得一提的是,如图3所示的袋体集扎装置5包括集扎环51、切割环52和牵拉绳53(可参照图4-图5),牵拉绳53为Y形结构,包括主绳531、切割绳532和辅助绳533,上述三组绳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主绳531的另一端连接在袋体1上,切割绳532的一端通过切割环52连接在集扎环51上,辅助绳533的另一端连接在集扎环51上;切割绳532的长度小于辅助绳533的长度;由于切割绳532比辅助绳533短,拉动牵拉绳53时带动切割绳532动作,通过切割环52将集扎环51切断,切断的集扎环51悬挂在辅助绳533上;操作过程中,灌料时牵拉绳为松状态,卸料前,拉动牵拉绳将集扎环切断;通过上述袋体集扎装置,一是可灌装质量较轻或极重的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用集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1)、吊装带(2)、绑带(3)、绑带固定装置(4)和袋体集扎装置(5),其中:所述袋体(1)两端开口设置,顶部固定安装有所述吊装带(2),底部可拆卸安装有所述袋体集扎装置(5),所述袋体集扎装置(5)对所述袋体(1)进行收口集扎;沿所述袋体(1)的延伸方向,所述袋体(1)外侧安装有若干所述绑带(3);所述绑带(3)包括固定部(31)和活动部(32),所述固定部(31)与所述袋体(1)固定连接,延伸出所述袋体(1)的部分绑带为所述活动部(32);通过所述绑带固定装置(4),所述活动部(32)与所述袋体(1)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用集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1)、吊装带(2)、绑带(3)、绑带固定装置(4)和袋体集扎装置(5),其中:所述袋体(1)两端开口设置,顶部固定安装有所述吊装带(2),底部可拆卸安装有所述袋体集扎装置(5),所述袋体集扎装置(5)对所述袋体(1)进行收口集扎;沿所述袋体(1)的延伸方向,所述袋体(1)外侧安装有若干所述绑带(3);所述绑带(3)包括固定部(31)和活动部(32),所述固定部(31)与所述袋体(1)固定连接,延伸出所述袋体(1)的部分绑带为所述活动部(32);通过所述绑带固定装置(4),所述活动部(32)与所述袋体(1)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集扎装置(5)包括集扎环(51)、切割环(52)和牵拉绳(53),其中:所述牵拉绳(53)为Y形结构,包括主绳(531)、切割绳(532)和辅助绳(533),其一端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主绳(531)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袋体(1)上,所述切割绳(53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切割环(52)连接在所述集扎环(51)上,所述辅助绳(533)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集扎环(51)上;所述切割绳(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紫微刘钊洋
申请(专利权)人:刘钊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