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版印刷机减风增浓排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19879 阅读:9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22
一种凹版印刷机减风增浓排风系统涉及凹版印刷机之排风系统。其由8台凹版印刷机组成。前3台、中间3台、后2台印刷机分别构成为A、B、\C三机组。各设有U型循环管。A机组1、2、3号印刷机之排风管连接U型循环管的前端,进风管连接U型循环管的后端。B机组4、\5\、6号印刷机之排风管连接U型循环管的前端,进风管连接U型循环管的后端。C机组的7、8号印刷机之排风管连接U型循环管的前端,进风管连接U型循环管的后端。三个U型循环管其后端分别安装有排风风机至主排风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三机组分别设有U型循环管,每一机组的排气、进气在烘干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烘箱构成热风循环,既节能降耗,又减少排风,又可不断增加废气浓度,以满足系统末端热裂解废气净化处理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版印刷机减风增浓排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行业,主要涉及凹版印刷机技术设备,特别涉及凹版印刷机之排风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多色凹版印刷机组其每台印刷机之烘箱由排风口至进风口连接有二次回风管道37,目的是使烘箱内的热风得以循环利用,最后经排风阀36至主排风管33排出至末端废气处理装置。可是,上述二次回风管的进风口是处于负压状态,经二次回风管37和回风阀38连接至二次排风口,即烘箱进风口39处则是处于平压状态,所以,上述所设二次回风管等于没有起作用,根本达不到预期的循环减风增浓和热风循环利用的效果和目的。排风量大、排气浓度低,不能满足末端热力焚烧废气处理装置的要求,是目前凹版印刷机排风系统的主要矛盾和存在问题。其次是烘箱出现正压漏风和高速承印膜由出口带出气雾状有机物废气,导致车间产生空气污染、出现异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是提供一种凹版印刷机减风增浓排风系统,它采用U型循环管,使排风与进风经U型循环管不断的进行循环再利用,真正达到了减风增浓,为末端热裂解废气处理装置创造了条件。在承印膜出口处增设废气回收管和长条状挡废气毛刷,有效减少车间污染异味。通过程序和科学操作,使烘箱和系统始终处于微负压运行状态,进一步阻止烘箱漏风和产生异味污染。本专利技术是如此实现:一种凹版印刷机减风增浓排风系统,包括由多台凹版印刷机构成的印刷机组,每台凹版印刷机具有烘箱9、烘干风机12、风机进风管11′、烘箱进风管11、烘箱内进风总管13、风铲14、经过印刷辊17压辊16和托辊22的承印膜15连续通过风铲14、烘箱排风管24和排风阀25,特征是所述凹版印刷机组由8台凹版印刷机组成,构成8色凹版印刷。将前3台凹版印刷机构成为A机组,中间3台凹版印刷机构成为B机组,后2台凹版印刷机构成为C机组。A机组设有第一U型循环管21,1、2、3号印刷机之排风管24经排风阀25连接第一U型循环管21的前端,1、2、3号印刷机之烘箱进风管11经烘干风机12、风机进风管11′、加热装置以及进风阀10连接第一U型循环管21的后端。B机组设有第二U型循环管22,4、\5\、6号印刷机之排风管经排风阀连接第二U型循环管22的前端,4、5、6号印刷机之烘箱进风管经烘干风机、风机进风管、加热装置以及进风阀连接第二U型循环管22的后端。C机组设有第三U型循环管23,7、8号印刷机之排风管经排风阀连接第三U型循环管23的前端,7、\8号印刷机之烘箱进风管经烘干风机、风机进风管、加热装置以及进风阀连接第三U型循环管23的后端。A机组第一U型循环管21其后端安装有第一排风风机24,其前端安装有第一新风阀30,第一排风风机24经第一A排风阀27a连接主排风管道33。B机组第二U型循环管22其后端安装有第二排风风机25,其前端安装有第二新风阀31,第二排风风机25经第二排风阀28连接主排风管道33。C机组第三U型循环管23其后端安装有第三排风风机26,其前端安装第三新风阀32,第三排风风机26经第三排风阀29连接主排风管道33。主排风管道连接主排风风机3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是,于A机组第一U型循环管21之后端所安装的第一排风风机24与第一A排风阀27a之间设有分支连接管27,分支连接管27连接C机组之第三U型循环管23,分支连接管27设有第二A排风阀27b。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是,在烘箱9之承印膜出口18处,在冷却辊19与导向托辊22′之间设有废气回收管20,废气回收管表面设孔,废气回收管一端封闭,另一端经废气回收连接管20′连接烘干风机之进风管11′。同时,在导向托辊22′与烘箱9之间还设有挡废气长条毛刷23。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是以由8台凹版印刷机组成8色凹版塑料包装膜印刷机组为例,可通用于九色、十色、十一色等多色凹版印刷机组。本系统8台凹版印刷机构成A、B、C三机组,三机组分别设有U型循环管,各机组多台印刷机的排风管连接U型循环管的前端,各机组多台印刷机的进风管连接U型循环管的后端,每一机组的排气、进气在烘干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烘箱构成热风循环,如此,既节能降耗,又减少排风,又可不断增加废气浓度,增加废气浓度可以满足系统末端燃烧热裂解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技术要求。本系统在A机组与C机组的U型循环管之间增加了分支连接管27,当在A机组各印刷膜上墨量小的情况下,A机组所排废气将全部输送至C机组新风使用,这样既满足了C机组新风的补充需要,又节能、又可使A机组废气进入C机组继续循环增浓。再之,本专利技术在烘箱9之承印膜出口18处,增设了废气回收管20和长条状挡废气毛刷23,可有效将高速运行的承印膜与废气产生摩擦而带出的油墨气雾予以阻挡、并吸收入系统内,可有效减少车间油墨废气排出浓度及产生油墨废气异味。通过优化设置和操作,可使烘箱和系统始终处于微负压运行状态,进一步避免车间异味的产生。附图说明:附图1本专利技术系统主视图附图2本专利技术印刷机烘箱构造主视图附图3现有凹版印刷机排风系统简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1、2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凹版印刷机减风增浓排风系统,包括由多台凹版印刷机构成的印刷机组,每台凹版印刷机具有烘箱9、烘干风机12、风机进风管11′、加热装置35、烘箱进风管11、烘箱内进风总管13、风铲14、经过印刷辊17压辊16和托辊22的承印膜15连续通过风铲14、烘箱排风管24和排风阀25。所述凹版印刷机组由8台凹版印刷机组成,构成8色凹版印刷。前3台凹版印刷机构成为A机组,中间3台凹版印刷机构成为B机组,后2台凹版印刷机构成为C机组。A机组设有第一U型循环管21,1、2、3号印刷机之排风管24经排风阀25连接第一U型循环管21的前端,1、2、3号印刷机之烘箱进风管11经烘干风机12、风机进风管11′加热装置以及进风阀10连接第一U型循环管21的后端。1、2、3号印刷机排出的废气在烘干风机的作用下沿同一方向流向第一U型循环管道的后端,然后被烘干风机吹送到烘箱内通过风铲对承印物进行吹扫烘干。如此通过U型管道废气被循环利用,达到节能、增浓、减排风的效果。同样,B机组设有第二U型循环管22,4、\5\、6号印刷机之排风管经排风阀连接第二U型循环管22的前端,4、5、6号印刷机之烘箱进风管经烘干风机、风机进风管、加热装置以及进风阀连接第二U型循环管22的后端。C机组设有第三U型循环管23,7、8号印刷机之排风管经排风阀连接第三U型循环管23的前端,7、\8号印刷机之烘箱进风管经烘干风机、风机进风管、加热装置以及进风阀连接第三U型循环管23的后端。A机组第一U型循环管21其后端安装有第一排风风机24,其前端安装第一新风阀30,第一排风风机24经第一A排风阀27a连接主排风管道33。B机组第二U型循环管22其后端安装有第二排风风机25,其前端安装有第二新风阀31,第二排风风机25经第二排风阀28连接主排风管道33。C机组第三U型循环管23其后端安装有第三排风风机26,其前端安装有第三新风阀32,第三排风风机26经第三排风阀29连接主排风管道33。主排风管道33连接主排风风机34。又,于A机组第一U型循环管21之后端所安装的第一排风风机24与第一A排风阀27a之间设有分支连接管27,分支连接管27连接C机组之第三U型循环管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凹版印刷机减风增浓排风系统,包括由多台凹版印刷机构成的凹版印刷机组,每台凹版印刷机分别具有烘箱(9)、烘干风机(12)、风机进风管(11′)、烘箱进风管(11)、烘箱内进风总管(13)、风铲(14)、经过印刷辊(17)压辊(16)和托辊(22)的承印膜(15)连续通过风铲(14)、烘箱设有排风管(24)和排风阀(25),其特征是,所述凹版印刷机组由8台凹版印刷机组成,构成8色凹版印刷,将前3台凹版印刷机构成A机组,中间3台凹版印刷机构成B机组,后2台凹版印刷机构成C机组;A机组设有第一U型循环管(21),1、2、3号印刷机之排风管(24)经排风阀(25)连接第一U型循环管(21)的前端,1、2、3号印刷机之烘箱进风管(11)经烘干风机(12)、风机进风管(11′)、加热装置(35)以及进风阀(10)连接第一U型循环管(21)的后端;B机组设有第二U型循环管(22),4、\5\、6号印刷机之排风管经排风阀连接第二U型循环管(22)的前端,4、5、6号印刷机之烘箱进风管经烘干风机、风机进风管、加热装置以及进风阀连接第二U型循环管(22)的后端;C机组设有第三U型循环管(23),7、\8号印刷机之排风管经排风阀连接第三U型循环管(23)的前端,7、\8号印刷机之烘箱进风管经烘干风机、风机进风管、加热装置以及进风阀连接第三U型循环管(23)的后端;A机组所设第一U型循环管(21)其后端安装有第一排风风机(24),第一排风风机(24)经第一A排风阀(27a)连接主排风管道(33);B机组所设第二U型循环管(22)其后端安装有第二排风风机(25),第二排风风机(25)经第二排风阀(28)连接主排风管道(33);C机组所设第三U型循环管(23)其后端安装有第三排风风机(26),第三排风风机(26)经第三排风阀(29)连接主排风管道(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版印刷机减风增浓排风系统,包括由多台凹版印刷机构成的凹版印刷机组,每台凹版印刷机分别具有烘箱(9)、烘干风机(12)、风机进风管(11′)、烘箱进风管(11)、烘箱内进风总管(13)、风铲(14)、经过印刷辊(17)压辊(16)和托辊(22)的承印膜(15)连续通过风铲(14)、烘箱设有排风管(24)和排风阀(25),其特征是,所述凹版印刷机组由8台凹版印刷机组成,构成8色凹版印刷,将前3台凹版印刷机构成A机组,中间3台凹版印刷机构成B机组,后2台凹版印刷机构成C机组;A机组设有第一U型循环管(21),1、2、3号印刷机之排风管(24)经排风阀(25)连接第一U型循环管(21)的前端,1、2、3号印刷机之烘箱进风管(11)经烘干风机(12)、风机进风管(11′)、加热装置(35)以及进风阀(10)连接第一U型循环管(21)的后端;B机组设有第二U型循环管(22),4、\5\、6号印刷机之排风管经排风阀连接第二U型循环管(22)的前端,4、5、6号印刷机之烘箱进风管经烘干风机、风机进风管、加热装置以及进风阀连接第二U型循环管(22)的后端;C机组设有第三U型循环管(23),7、\8号印刷机之排风管经排风阀连接第三U型循环管(23)的前端,7、\8号印刷机之烘箱进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林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成盛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