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应力楼板的预应力筋拉伸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应力楼板的预应力筋拉伸结构。
技术介绍
预应力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施工期间给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应力,结构服役期间预加压应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常用于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使其在外荷载作用时的受拉区混凝土内力产生压应力,用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使结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裂得比较晚。预应力楼板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受力钢筋施加张拉应力,以防止此板在工作时受拉部位的混凝土出现开裂,同时也充分发挥受拉钢筋的作用,节约钢材。在进行张拉时,当张拉杆的张拉达到设计力值后,需要将张拉杆上的锁定螺母锁紧,使钢筋一直保持受力状态。现有的技术,都是通过人力进行一个接一个的旋转螺母进行锁紧操作,尤其是在通过多次拉伸预应力钢筋过程中,需要多次旋转拧动螺母,费时费力,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技术,都是通过人力进行一个接一个的旋转螺母进行锁紧操作,尤其是在通过多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应力楼板的预应力筋拉伸结构,包括千斤顶机构(1)和传力架(2),千斤顶机构(1)的伸缩端依次通过拉杆(3)、端杆(4)与预应力钢筋(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杆(4)上套设有锁紧件(6),所述锁紧件(6)包括第一定位筒(601)和第二定位筒(602);所述第一定位筒(601)间隙配合套设在端杆(4)上,第一定位筒(601)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安装通孔(603),安装通孔(603)内活动设有定位块(604);第二定位筒(602)套设在第一定位筒(601)外壁上,同时将定位块(604)压向端杆(4)的外壁、使定位块(604)与端杆(4)外壁压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应力楼板的预应力筋拉伸结构,包括千斤顶机构(1)和传力架(2),千斤顶机构(1)的伸缩端依次通过拉杆(3)、端杆(4)与预应力钢筋(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杆(4)上套设有锁紧件(6),所述锁紧件(6)包括第一定位筒(601)和第二定位筒(602);所述第一定位筒(601)间隙配合套设在端杆(4)上,第一定位筒(601)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安装通孔(603),安装通孔(603)内活动设有定位块(604);第二定位筒(602)套设在第一定位筒(601)外壁上,同时将定位块(604)压向端杆(4)的外壁、使定位块(604)与端杆(4)外壁压紧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应力楼板的预应力筋拉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604)在沿轴线方向呈等腰梯形结构,等腰梯形结构的定位块(604)的板面方向与所在第一定位筒(601)的侧壁表面处垂直,等腰梯形结构的顶部通过固定轴(605)与安装通孔(603)内壁转动连接,且定位块(604)的转动方向与定位块(604)的板面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应力楼板的预应力筋拉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604)的内外两侧边靠近底边外缘处均设有与第二定位筒(602)内壁及端杆(4)外壁接触的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应力楼板的预应力筋拉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604)内侧边靠近底边处外缘平面、及端杆(4)的外壁均设有相互啮合的波纹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应力楼板的预应力筋拉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604)外侧边靠近底边处外缘平面设有橡胶垫(606),所述橡胶垫(606)与第二定位筒(602)内壁过渡配合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应力楼板的预应力筋拉伸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憬,夏绍平,黄禄正,李小莉,陈敬,陶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