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卡线的自动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820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卡线的自动充电桩,包括壳体、充电器、收线机构和充电插头,壳体为密封结构,充电器对应放置在壳体内部,壳体前侧下沿设有出线孔,连接充电器的电源线穿出出线孔口对应连接在充电插头上;设置弹簧,通过弹簧及动滑轮对电源线进行驱动,能够拉动电源线向主体内部缩回;设置放置腔,对充电插头进行放置,设置限位凸块,通限位凸块对充电插头进行限位,避免充电插头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卡线的自动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充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卡线的自动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多,充电设备也越来越多的出线在我们的生活中,现有充电设备的充电线一般裸露在外壁,当不使用时容易受到风雨侵蚀,在充电完成后充电线随意放置在地面上,容易遭到汽车车轮碾压,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避免车辆碾压电源线的充电设备,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防止卡线的自动充电桩。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卡线的自动充电桩,包括壳体、充电器、收线机构和充电插头,壳体为密封结构,充电器对应放置在壳体内部,壳体前侧下沿设有出线孔,连接充电器的电源线穿出出线口对应连接在充电插头上;壳体前侧上沿设有放置腔,所述充电插头对应插接在充电腔侧部的放置孔内,壳体内部设有对应电源线的收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弹簧和动滑轮,弹簧上端固连在壳体顶部,下端通过动滑轮对电源线形成约束;所述充电插头为柱状结构,其后端设有对应放置孔的法兰,充电插头外壁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条形限位槽,充电插头外壁设有向外伸出有限位凸块,所述放置孔边缘设有对应限位凸块的缺口;放置腔内壁设有沿充电插头径向延伸的限位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卡线的自动充电桩,包括壳体(1)、充电器(6)、收线机构和充电插头(4),其特征是:壳体(1)为密封结构,充电器(6)对应放置在壳体(1)内部,壳体(1)前侧下沿设有出线孔,连接充电器(6)的电源线(5)穿出出线口对应连接在充电插头(4)上;壳体(1)前侧上沿设有放置腔(2),所述充电插头(4)对应插接在充电腔侧部的放置孔(7)内,壳体(1)内部设有对应电源线(5)的收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弹簧(22)和动滑轮(23),弹簧(22)上端固连在壳体(1)顶部,下端通过动滑轮(23)对电源线(5)形成约束;所述充电插头(4)为柱状结构,其后端设有对应放置孔(7)的法兰,充电插头(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卡线的自动充电桩,包括壳体(1)、充电器(6)、收线机构和充电插头(4),其特征是:壳体(1)为密封结构,充电器(6)对应放置在壳体(1)内部,壳体(1)前侧下沿设有出线孔,连接充电器(6)的电源线(5)穿出出线口对应连接在充电插头(4)上;壳体(1)前侧上沿设有放置腔(2),所述充电插头(4)对应插接在充电腔侧部的放置孔(7)内,壳体(1)内部设有对应电源线(5)的收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弹簧(22)和动滑轮(23),弹簧(22)上端固连在壳体(1)顶部,下端通过动滑轮(23)对电源线(5)形成约束;所述充电插头(4)为柱状结构,其后端设有对应放置孔(7)的法兰,充电插头(4)外壁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条形限位槽(402),充电插头(4)外壁设有向外伸出有限位凸块(401),所述放置孔(7)边缘设有对应限位凸块(401)的缺口;放置腔(2)内壁设有沿充电插头(4)径向延伸的限位柱(18),限位柱(18)下端与限位槽(402)相匹配,限位柱(18)上端设有通过驱动块对应驱动限位柱(18)伸缩于限位槽(402)内的驱动装置,放置腔(2)内壁设有垂直布置在限位柱(18)上方的导柱(8),所述导柱(8)滑动装配在肋板(20)上;所述驱动块固连于的导柱(8)上,驱动装置为对应连接控制器的步进电机(17),导柱(8)其中一端设有卡槽(9),所述步进电机(17)主轴平行于限位柱(18),其主轴上连接有偏心轮(16),偏心轮(16)上设有对应伸入卡槽(9)内的拨柱;壳体(1)内壁设有对应限位凸块(401)的挡块(15),所述挡块(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豪张超宗长波于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水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