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晶铜薄板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单晶铜制备技术,具体涉及单晶铜薄板的制备方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运用在集成电路底板、通讯电缆、航天飞行器、电缆电线等领域的铜板主要采用粗晶铜板,由于多晶材料中存在大量的横向晶界,对自由电子的阻碍较大,与单晶铜板相比,其导热和导电效率相对较差;另外,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大量的单晶材料,目前所用的技术主要是提拉法、定向凝固法等,这种技术成本较高且生产效率低,而利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可以为科研机构提供较为廉价的高质量单晶板材;其次,目前一些领域单晶铜板是利用单晶铜杆轧制而成,这种生产方式如果轧制温度控制不均匀或轧制后冷却不当,易形成裂纹,轧制过程中压力控制不当会将单晶铜薄板表面划伤,严重影响单晶铜薄板的性能,轧制后所形成的单晶铜薄板尺寸也会有偏差,还要进行后续的机加工处理,同时轧制后会造成应力集中,还需进行退火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晶铜薄板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单晶铜薄板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单晶铜薄板制备装置,包括牵引轮6,引锭单晶铜薄板7,冷却器8,凹槽23,加热装置10,水平圆形通液管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晶铜薄板制备装置,包括牵引轮(6),引锭单晶铜薄板(7),冷却器(8),凹槽(23),加热装置(10),水平圆形通液管(11),连接法兰盘(9),水平板状通液管(24);其特征在于:水平圆形通液管(11)左端通过法兰盘(9)与熔炉(14)内的通液管相连,其周围有加热装置(10)且内部有感应器能控制温度,右端与水平板状通液管(24)相连;水平板状通液管(24)始端设有凹槽(23),末端紧靠冷却器(8)其内部的感应器能控制冷却水的流量;距冷却器(8)预设距离设有牵引轮(6),牵引轮(6)和引锭单晶铜薄板(7)能够同时调节牵引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晶铜薄板制备装置,包括牵引轮(6),引锭单晶铜薄板(7),冷却器(8),凹槽(23),加热装置(10),水平圆形通液管(11),连接法兰盘(9),水平板状通液管(24);其特征在于:水平圆形通液管(11)左端通过法兰盘(9)与熔炉(14)内的通液管相连,其周围有加热装置(10)且内部有感应器能控制温度,右端与水平板状通液管(24)相连;水平板状通液管(24)始端设有凹槽(23),末端紧靠冷却器(8)其内部的感应器能控制冷却水的流量;距冷却器(8)预设距离设有牵引轮(6),牵引轮(6)和引锭单晶铜薄板(7)能够同时调节牵引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铜薄板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熔炉(14)内有搅拌器(15),由电动机(22)通过陶瓷管(19)控制;在坩埚(17)内部设有阀体(3),其为中空套管,下端有下端进液口(12),还与驱动装置控制(1)的塞杆(2)配套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铜薄板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对驱动装置(1)的控制使熔炼好的金属液(16)进入水平圆形通液管(11),其管道外壁有加热装置(10),能使金属液(16)直接进入单晶铜薄板的拉制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铜薄板制备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廷彪,倪吉旭,严维新,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